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說起好車,相信不少親和小科一樣第一時間想到了不少國外品牌奔馳、寶馬等等。咱們之所以覺得這些品牌的汽車好,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認為這些品牌的發動機好。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而今天,小科將要告訴親們,廣東有一家企業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被世界四大發動機諮詢公司之一的AVL評價為“已經達到奔馳寶馬的水平”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這家企業就是憑藉《汽油機高效燃燒技術及產品開發》項目獲得2017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到底他們的發動機有多牛?這個獲獎項目又什麼亮點?研發的背後還有什麼故事?現在,讓我們一起走近項目來了解一下吧~

尋世界圖紙,立研發決心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在歐美日韓等汽車巨頭的技術壁壘下,想要自主研發一款發動機是十分艱辛的。“2006年,我們沒有自己的發動機。一開始,我們全世界的找發動機,從日本到美國,再到意大利,最後確定從菲亞特進行技術引進,解決了技術來源”。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廣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動力總成技術研發中心主任吳堅博士回憶稱 “但拿到這個東西后傻眼了,實際上只是一堆設計圖紙,而且是上世紀80年代的產品,許多技術指標、工藝都已經落後,需要進行大量的適應性改造。”

面對這樣困境,吳堅帶領發動機研發團隊進行了艱苦的技術攻關做出樣機,對樣機進行測試之後,“我們當時都傻眼了,成本高,油耗高,不符合排放法規要求,反正很糟糕。”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但是教師出身的吳堅並沒有氣餒,繼續帶領團隊進行顛覆性改進,“終於在新車量產前,也就是2010年10月,首款2.0VTML發動機量產,實現了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發動機零的突破

。”吳堅說。

正是這一過程,“通過引進來實現自主研製受限太多,乾脆自己搞吧!”吳堅和研發團隊堅定了一定要自主研發發動機的信心與決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燃燒技術是整個汽車工業核心中的核心。”換句話說,

汽油是否充分燃燒決定了發動機的動力和節油性,這是消費者購買汽車時最為關注的兩方面。

但汽油發生在發動機內部的燃燒看不見,摸不著,又極其複雜。因此,吳堅認為“我們必須要鑽進去,摸清楚燃燒真正要做研究的地方。”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為了清晰觀察汽油在發動機內部燃燒狀態,吳堅和團隊進行了集成創新,獨創出汽油機燃燒控制系統(GCCS技術)

,獲得國家專利。藉助這個技術能看到火焰燃燒的發生發展過程,從而能不斷創新優化發動機內部機構,最終實現汽油機的高效燃燒。

這解決了發動機研發中關鍵的燃燒開發問題,在單個發動機的研發項目上節約了鉅額的研發成本,“填補了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發動機研發生產空白,從根本上實現了汽油機的獨立自主研發,打破了國外發動機設計的壟斷。”

創新不停步,挑戰極限45%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基於GCCS技術,吳堅及其團隊最新研發出的第三代發動機系列最大輸出可以達到180千瓦、380牛米,升功率90千瓦,熱效率達到38.3%,油耗降低10%。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第三代發動機經AVL測定評價為“已經達到奔馳寶馬的水平”。同時,小科還了解到廣汽首款搭載第三代發動機的汽車在今年底將投放市場~

而廣汽並不滿足於此,“我們現在已經開始了第四代發動機的研發。”吳堅稱,

廣汽自主研發第四代發動機已經開展了一年,在進一步提高熱效率方面有所突破,“我個人有一個期盼,努力在2025年之前達到熱效率45%,這基本是汽油機的物理極限。”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吳堅及其研發團隊的項目所研發的發動機技術除了打破了國外發動機設計的壟斷,縮小了國內自主品牌和國外的差距

外,還對提升我國汽車工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行業技術革新和科技進步起到了重要的示範作用。咱們一起期待他們熱效率達到45%的發動機研發成功吧。

中國造不出好的發動機?廣東企業告訴您:能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