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上讲的“用笔如刀”是什么意思?练书法有什么技巧吗?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1.大家好,我是清雅斋书法日讲!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2.书法上讲的“用笔如刀”指的是方笔用笔和笔画的力度感。

所谓方笔指的是带有棱角的笔画,一般用在笔画的起笔处、转折处。尤其是楷书、隶书最为明显。这种用笔法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爽快而又美观。例如欧阳询的楷书用笔犹如利刃切割,刀断犀角等,强调的是方笔。


3.另外“用笔如刀”还有一层意思是,用笔写字要像拿刀切东西一样有力度。这就要强调点画的力度感。

我们看到一副书法,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劲没劲”,这就是说写字的力度,也就是笔力。有美感的书法点画,他们的特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有力度。

4.要想达到用笔如刀的效果,就要侧锋切笔入纸,然后转锋调到中锋,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才有力度。



好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感觉有用的朋友麻烦帮忙点赞、转发,如有异议欢迎下方留言指正!

关注头条号清雅斋书法日讲,每天更新书法学习的干货!!!


清雅斋书法日讲


古人讲的用笔如刀,其实就是说你在写书法的过程中,要把毛笔当做一个刀一样来对待,这样的话,你写书法才有可能写出非常深的笔力来。

要想详细的说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点进行阐述:

第一、想象的作用

古今中外的贤哲圣人对于想象都有非常精彩的描述,而且都不否认想象的作用,由此可见,想象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想象可以调动人们的感觉、直觉,帮助人们打开思路,进而在书法创作的过程中发挥更出色。

而具体在这个场景下,在写书法的过程中,把毛笔想象成刀锋,会让我们的书法在视觉上形成一种伶俐矫健的风格,写出称心如意的书法。

第二、控笔的能力

用笔如刀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写书法的时候,能够随心所欲,用笔自如来去如风。作为刀这个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他是硬的,确定性的,而毛笔的笔毫柔软多变,因此,是不确定的。

能把不确定的东西运用成确定性的东西,以柔克刚,才是大境界,这在书法学习中也比较关键。

第三、心态上的自信

这一点很少有人能想到,其实用笔如刀包含着对于毛笔运笔的一个自信,一个心态上的自信,能够说出这样的话的人,自然是书法上的自信者,下笔确定,刀劈斧剁,雷厉风行,犹如神助,这其中自然是必须要有自信心在才能如此。

第四、技术的高超

王羲之的书法有入木三分之称 可见其功力深厚,而一个人要想做到写书法入木三分的话,就一定要做到运笔如刀,只有你把这个毛笔的笔锋当做了刀,你才能写出入木三分这样的书法作品,所以这其中暗含了对于书法技巧的一个高超的赞美和一个较高的要求。


松风阁书法日讲


古人的书论里有用笔如刀和用刀如笔两种说法。

刀是什么刀

刀有刀锋,笔也有笔锋,刀由钢铁制成,给人以力量感,书法美的最基础的美感也是力量感,好的的书法作品无疑都是既有书法内涵又有力量感的作品。一幅有力量感的书法作品才是有精气神的书法作品。所以用笔如刀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说的书写的力量感。

正锋用刀,中锋用笔

用笔如刀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关于刀锋,刀锋是刀最锋利的部分,我们用刀切东西不可能用刀背去切,一般也不会把刀往外倾斜着切,一般都是直上直下或者稍微有点倾斜的去切,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刀锋,刀锋正,切起东西来才更省力气。

切东西用刀锋,写字要用中锋,用中锋书写出来的笔画更加有力量,更加饱满、厚重,中锋也是书法里最基本的笔法,也是最核心的笔法,还是最简单省力的方法,练习书法要先练中锋,才能明白用笔之道。

中锋用笔和正锋用刀确实有相似之处。

用刀如笔

用笔如刀说的是笔法和风格,用刀如笔说的是篆刻,好的篆刻不仅仅是在石头上刻字,而是要刻出书法的意味,所以大家都说书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但是篆刻家一定是书法家。


不二斋


“用笔如刀”可以根据理解的不同,有多种解释。

  • 用笔如“刀削斧砍”,追求北碑石刻气息,不计工拙,笔画的质感以“峻利”见长。

  • 落笔行笔,快,狠,准。

  • 线条干净,无丝毫拖泥带水。

接下来,就从这三点开始,一一为大家举例说明。

但是有一点须说清楚,这是一种“笔意”,并不是一种技法。所谓用笔如刀,说的就是用笔时的一个状态,属于笔意。当然,也因此有此笔意,才能出“峻利之势”,如欧阳询之“险绝峻利”,就是化北碑笔法入二王。如看过欧阳询比较全面的书作应有所发现。

形质、神韵上用笔如“刀削斧砍”

这是今人比较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写碑就要追求碑刻的味道,笔画的线条一定是那种如石刻一般的感觉。

当然,这是一种用笔的追求,用软的毛笔,去追求“刚硬”的效果。早在蔡邕《九势》中就有提及“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因其质地软,所以效果可以千变万化。再看现在的硬笔,西方的鸡毛笔,非常硬,所以线条呆板,只能从形态上追求变化,故而外国书法为“花体”。

单看这种作品,现在很多人写魏碑,不再如民国一样浑厚。多如这种“国展体”一样,以“方笔”见长,几乎笔笔都有“折”“角”等表现锋利的线条,很少有“圆”“转”一类的用笔,即便是藏锋,也会出“方折”,而非“蚕头”。

上图作品水平一般,还不及国展水平,但是用的国展风格,所以用来举例。

这种风格,这种用笔或是对作品神韵的要求,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可以用毛笔表现刀刻的感觉,但是当这种风格被盲目追摹,问题是不少的。看多了之后你会发现,很难从外表就看出水平高低,因为写的大概都一个样子,必须的去扣细节才能看出水平。

首先说,这种作品风格没问题,单纯求“方”“利”。

如傅山一味求“圆”“媚”“拙”一样,都是一种很偏激的追求,属于把一种用笔风格表现到极致的那种。

如我们看欧阳询的作品,特有一种“险”势,用笔露锋多且瘦硬,就是唐人把“方笔”发挥到极致的作品。


看起起笔处,多露锋,多“尖”,尖就是“方”,有一种锋利的感觉。

转折处特厚,所以感觉很“硬”。

现在学欧阳询行书的人不多,跟楷书的难度不在一个级别。

行笔“快、狠、准”

但从用笔来说欧阳询《仲尼帖》可算一个切入点。

比如“性”字,红色圈里“生”的起笔,这是非常快的地方。

这个是很容易学的,但是难点并不在这个起笔,其难处在于上一笔与下一笔。

上一笔蓝色圈里的“竖”,紧接着就要接“生”的入笔,但是一收一放的两种运笔速度,如何把握?

如果两笔稍连接起来,则“生”的入笔就会出现打弯的地方,没有那么锋利的感觉。

首先这一顿,一起,中间的节奏转换最难练,起笔快狠准,首先位置要准确,而且要压下锋去行笔,所谓“快而不虚”。

其次就是绿色的部分,是提起笔来接下一竖,这点也很难,所谓用笔如刀是笔意,内心中追求快狠准,所以发出的力量来的快来的狠,有一种崩浪之势,这样必不容易“收住”,所以绿色的提很关键,与“竖”又是笔断意连,断开则说明收住了“势”,而写用笔有衔接,说明“笔意”还在,还是“快狠准”的“意”。

其实这种节奏的转变是最难的!

字形难吗?笔法难吗?真不难,慢一点,谁都可以临的像。

但是想要临的好,临到接近书者书写时的状态,必须要追求这种契合古人的节奏,需要千万次的临摹体会,才能去表现。

当掌握好这些,这个人的“笔意”就算是消化了,容入自己之后,即使字形不像,也能知道其“笔意”来自何人,其实看哪位书家的字学了谁,初出在哪,从形上只能看出数家,其余的还是要从神韵笔意上来发现。

并非说没有字形就没有学过这个人的字,每个书家都是临古颇深的,怎么可能只学几家?

其实这种笔意,相对刚说的追求“刀削斧砍”的神韵来说,是更难一步的。

因为这种笔意,完全可以用在非“欧体”的字上。

比如陈海良的“行楷”“行草”,其实形上跟欧没多少关系,但是这种用笔的方法,就有一部分出自欧阳询。

还有,这种露锋多的字。

露锋多,还能遇到一个问题,比如灰色圈里的“裁”

双撇露锋,如何处理显得不雷同?加上“戈”钩的起笔露锋,三个大露锋起笔集中在一起,如何显得和谐?

这是一种长期磨练才能得到的“和谐”,可能初学时,临都会临不像。

这张笔意需要建立在多临帖的基础上,悟是悟的到,但是写就需要功夫。

线条干净利落

这个很容易理解,用笔一定要圆滑顺畅,不拖沓。

很多人写字,都有笔病,比如说锋不正,侧锋偏多,一边的毛刺就多,就显得“涩”。还有人行笔会有迟疑,明显的会重一点,或者可以看出用笔的不熟练。

这都是功夫不到导致的,再也没有第二个原因。

看傅山的大草,即使再圆,也不会显得“拖沓”,用笔快意,而且用笔锋正。

这一种线条的基本功。

总结

总结一下,其实这三种“用笔如刀”的解释,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基本功”好。

而且也并不是一种“技法”,而是一种用笔的状态,很容易就可以悟到,但是如想练好,就得多临帖。

最简单的就是追求“刀削斧砍”的风格,只要笔画多方笔,即使形上有些问题,也是不容易发觉的,毕竟追求的是整体感觉。

需要一些基础的就是“线条干净利落”,这就需要运笔永远保持一个“正锋”的状态,用侧也是取研,而不是显虚,这就是追求线条的质感了。

最难得就是笔意,快速书写中还能变化自如,是一种契合古人的书写状态,少说也要20年临帖基础打底。

米芾当初说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而自己刷字,说的就是一种书写速度。

想要学精,这种节奏和速度是必要的,看到曹宝麟写字,就会发现很快,这是学米芾学到了精华,知道如何用“锋”刷。

而学黄庭坚的时候,就要稍慢一些,这种速度要让笔锋能做出反应,所以笔笔提顿但是圆滑。

学苏轼就要有快有慢,有轻有重,比较均衡。


像“用笔如刀”这种,大家理解一下就够了,这是一种追求,建立在基本功之上,没必要初学时就可以追求,反而会“快而无度”“方圆不合”,总之对理解书法容易产生片面的想法。

用笔可如快刀斩乱麻,也可如黄庭坚所说“划桨”一样慢,都没有问题。

有了基础之后寻找适合自己性格的去追求就行了。


这个当真可以悟到,很容易,没事多想想就行。



梁宇航


用刀用笔都是写字,不外乎方圆曲直淡浓快慢的变化,要出方笔,就是充分用顿折的关系。书法的技巧一言难尽,书法的捷径就是没有捷径。知行合一,行是主体,整就中咧!附上新治王阳明之言印章。




水墨之道书画苑


书法上的技巧,主要是用笔的技巧。

我认为书主要是中锋和侧锋的相互转换的问题。

中锋用笔追求屋漏痕,锥画沙的效果。给人的感觉就是外柔而内刚。所显示的气势就是刚劲而挺拔。


而侧锋用笔,所写出的笔画效果如刀似枪,锋芒毕露。像我们所熟知的魏碑楷书作品,特别是转折处的笔法,就是侧锋用笔所写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