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改革开放四十

沂蒙老区换新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的发展变化,

彰显了城市发展的力量,

我们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者。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临沂滨河夜景 曹鑫摄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临沂规划展示 向量摄

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感,

正洋溢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

近日,《中国产经新闻》连续两个整版

报道临沂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

展现改革开放给沂蒙老区

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7月18日《中国产经新闻》特别报道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改革四十载临沂新发展

赴临沂“走转改”活动掠影

记者 张毅摄影报道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精神鼓舞心灵。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7月9日至7月14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产经新闻报社等多家中央新闻单位的40余名青年编辑记者赴山东临沂参加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青年编辑记者们通过在临沂市兰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沂南县、蒙阴县、费县、平邑县等地走访学习,深入践行新闻战线“走转改“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之中,深刻见证了临沂市改革发展中的新成就。

红色沂蒙 时代力量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瞻仰视察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对华东陵园建设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岁月如流,弹指一瞬。革命战争年代久远,已经成为了历史书上的几行文字。但是那一次次义无反顾跟党走,舍生忘死投身革命斗争的精神被永远地沉淀了下来。以临沂为中心的沂蒙山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那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7月10日上午,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走转改”沂蒙行的第一站来到沂蒙革命纪念馆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编辑记者在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红色沂蒙的光辉历史和时代力量。随后,记者们冒雨瞻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追思革命历程,并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尽管大雨如注,但大家庄严肃立。

1941年11月,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发生了一场著名战斗——大青山突围战。这场战斗是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军民反击5.3万日军“铁壁合围”大“扫荡”中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

7月13日,青年编辑记者们在费县通过行军竞赛、分组突围、谈感悟、唱红歌等体验式内容,再次加深了对革命前辈不畏强暴、舍生忘死、顾全大局、英勇抗战、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悟。

实际上,沂蒙精神并不只在特定的革命纪念馆或烈士陵园中被标榜,沂蒙地区的家家户户都在歌颂和传承。

“从没想过能活到今天,可怜我的哥哥们,再也看不见今天的好日子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回忆过去不胜感慨,提及自己因战火而牺牲的4个哥哥偷偷地拭去了眼角的泪。于爱梅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沂蒙精神就是军民一心生死与共,多少人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家里最后一口粮做军粮,家里最后一块布做军装。”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哎)……”一首《沂蒙山小调》唱了近50年,67岁的宋守莲虽然不识字却是这首红歌的第三代传唱人。宋守莲坚定地对记者说:“沂蒙精神不能忘,这首歌我还要一直唱下去……”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商贸物流 经济力量

如果说临沂有“两张名片”,一张“软名片”是“沂蒙精神”;另一张“硬名片”就是临沂商城。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人民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坚信“没有跑不了的路、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干不成的事”,大力发展商贸市场,在各项基础条件并不优厚的情况下,崛起了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商城,成就了今天“北临沂,南义乌”的商贸市场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以商贸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路。

在临沂商城展览馆中,编辑记者们见证了临沂商场自改革开放后的宏伟巨变。1978年,临沂商城的原型还是“小地摊”,到了1982年,临沂开始有了“大棚底”。临沂工商部门受到南方商人的启发,通过银行贷款、职工集资,建起了全市第一处小百货市场——西郊小百货市场。

随后到了1982年,专业的批发市场开始涌现,直至2000年,现代商贸物流城得以搭建。而从2012年至今,临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为商城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是临沂商城保持持续繁荣的必由之路。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岐山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支持推进临沂商城国际化。如今,临沂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大商城,中国商贸物流之都。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临沂市加紧步伐改革发展中,不少集团企业也乘着改革的春风,秉承创新务实的精神快速崛起。

作为中国商贸物流之都开拓者的兰田集团,没有人想到它竟是由一个小小的村居企业发展而来的。它的掌舵人王士龄如今早已年过花甲,但他对记者说起集团的发展和临沂的变化,仍然是精神健旺、思路敏捷。“以前能买得起自行车就觉得是有钱人了,现在不是有牌子的汽车都开不出去……”王士龄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打趣说道,现在国家的变化、临沂的变化真的太大了,以前我们临沂是“买全国、卖全国”,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买全球、卖全球”。不管是商贸还是物流,我们都要继续创新开放。

据记者了解,目前临沂不少企业已经搭上“一带一路”,并在国际化市场中崭露头角。

多元产业 创新力量

在临沂精神的沐浴中,临沂坚持发展的不仅有商贸物流业,还有多元产业的创新探索。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结构加快优化升级。紧紧依靠改革破解经济发展和结构失衡难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虽然临沂是革命老区,但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它已经发展成多元产业发展支撑的经济新高地,在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中取得的成就颇多。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譬如:坐落于临沂市经济区的山东临工集团。作为世界知名的大型工程机械及配件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记者们参观了厂房车间里繁忙的流水线作业,并与工程师和一线工人代表深入交流。

据记者现场观察,厂房中最常出现的标语关键词就是“创新”“发展”“务实”“踏实”。

而为了实现新一轮产业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目前集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一全二创三结合”模式引领下,如今集团已完成了150余项关键技术经验积累,形成了核心的28项专有技术和37项基础技术。

除了传统产业升级,临沂在“互联网+”方面的探索也不少。记者在中印科技产业园中,参观了“拓普智慧教育云平台”技术中心,体验了智能教育机器人,还与这里的外籍专家进行了采访交流。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大家好!”中印科技创新园的一名印度工程技术专家用中国话向随行记者团打了招呼,在和记者的交流中,他表示在临沂的工作生活已经有7年,他非常喜欢临沂,和中国的同事们也相处得很不错,平时还会和其他的外国专家一起学说中国话。

值得一提的是,临沂市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以牺牲“金山银山”为代价,就像《沂蒙山小调》中唱的一样,改革发展40年来,临沂市及其乡镇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也得益于此。如今临沂市的不少乡镇走出了独树一帜的全域旅游新路径,在文旅产业的带动下实现乡村振兴。

沂南县的竹泉村就是其中的例子。该村村民世代绕泉而居,砌石为房,种地为业,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是从2008年起,沂南县引进专业人才,依托竹泉村良好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基础,突出“竹”“泉”“村”三大特色,目前该村已经成为集一个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沂蒙特色乡村。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而在记者入住的费县大田庄周家庄村,不少村民也对记者表示了生活日新月异的感慨。“改革开放俺说不清楚,但是俺们村这几年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周家庄村的王大娘每年都会接待到不少来这里参观旅游的人。她露出淳朴的笑容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十几年前俺们村还很穷,到处都是土路,现在马路也修了,房子也修了,孩子也能到市里读书找工作,俺知足了……”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7月20日《中国产经新闻》特别报道

传承与发展:微观临沂四十年

记者 张毅摄影报道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临沂是革命老区,也是商贸物流之都。临沂是沂蒙精神的摇篮,也是改革开放的实践地。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从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我国人民的生活从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变。


经济发展了,城市变化了,高楼耸起了,日子好过了,全国各地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发生了沧海巨变。临沂作为曾经的革命老区,也在这样的恢弘变迁中,写下了无数发展的故事。每一个临沂儿女都把沂蒙精神传承下去,每一个沂蒙儿女都把奋斗热血洒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于爱梅、王士岭、宋守莲、邱峰等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无一不在感叹:“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传承

临沂有“百万人民拥军向前,10万英烈血洒疆场”的光荣历史,而这正是“最美拥军人物”于爱梅从小就听奶奶和母亲讲的故事。

1939年夏,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大众日报》社等先后驻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于爱梅的奶奶,也就是被称做“沂蒙母亲”的王换于见到罗荣桓(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胡奇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陈沂(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总政文化部长)等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子女和一些革命烈士子女无人照顾,便主动帮助把40多个无人照顾的孩子安排到附近可靠农户抚养组成“战时托儿所”,让革命队伍集中精力反“扫荡”。

在这个过程中,王换于和于爱梅的母亲张淑贞为了保护照顾干部和烈士子女,宁肯亏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也不愿意委屈干部和烈士的后代,不管是食物还是衣物都会优先给“外人”。结果于爱梅的四个哥哥因为长期疏于照顾,相继夭折,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几个月。

小时候的于爱梅并不懂其中的道理,每次听到这里都会问自己的奶奶和妈妈为啥呢?

王换于的一席话让于爱梅印象深刻,她说:“这些孩子是烈士的后代,让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咱的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但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他们上前线是为了谁?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咱老百姓啊!”

这样舍小我为大家的故事,于爱梅在家里听得实在是太多。尽管于爱梅出生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战火,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条件依旧匮乏,曾经“一年到头也吃不上酱油”的她至今还记得第一天上学,家里人对她说过的话:“因为有了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你才能有今天上学的好日子。”

就这样,拥军爱国、勇于奉献的品质在于爱梅心中不断扎根。1976年,于爱梅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当时一个月的工资有29.5元,为了照顾家里,每个月她给自己要求吃饭只能花8元,其余的她都寄回了家。1984年,于爱梅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奋斗

于爱梅成为共产党员时,与她年龄相仿的王士岭还一心把“能骑上自行车”当做是光荣事。不过很快地,这个头脑灵活、勇于创新的小伙子开始在临沂市的一家商贸物流企业崭露头角。

如今的临沂被称作是“中国商贸物流之都”,而这个荣誉的开拓者当属兰田集团,不过它最早是由一个小小的村居企业发展而来的。1986年,临沂市第一家专业批发市场——临沂纺织品市场建立,兰田集团也由此起步。

1989年,当时还在临沂市苎麻脱胶厂任厂长的王士岭由于业绩突出,被“挖”到了兰田集团工作,分管企业运营和市场开发管理。这一年,是改革开放后的第十年。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那个时候的王士岭,干劲儿十足,大胆探索,既重视开发市场、扩大规模,又注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逐步为企业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市场管理模式,相继开发培育了十几处市场,先后兴建了家电、厨具、化妆品、汽配、农资、摩配、五金、劳保、通信城等专业批发市场。被人称道的是,他几乎开发一处、成功一处,一举成了临沂市批发市场建设的排头兵。最为关键的是,批发市场的发展不仅使其成为兰田集团的主导产业,也对临沂形成大市场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不过,事物的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2005年9月,由于合作项目出现问题,兰田集团面临了严峻的危机,家电厨卫城、汽摩配城工程停滞一年之久,数亿元资金投入面临损失;2000家市场经营户数次群访,部分居民和干部职工思想不稳,各方面矛盾一触即发,随时会给市、区安定团结局面带来不利影响。

集团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已经是兰田集团元老的王士岭临危受命主持兰田集团的全面工作。

上任之后,王士岭顶住巨大压力,果断实施了渡险关、保生存的“三步棋”:一是全力以赴解决主要矛盾,带领财务人员千方百计协调各家金融机构,先后从济南、青岛、北京等地筹集资金3亿多元,成功化解了多次挤兑危机。

二是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带领施工人员昼夜加班、缩短工期,短短8个月时间,临沂家电厨卫城、汽摩配城全面交付,4处老市场一举搬迁成功,2000余家商户的不稳定因素得到彻底化解。三是抓住机遇新上项目。结合市场提升改造,对现有市场区域提出借势调整的思路,新上了二手车市场、太阳能市场项目,进一步壮大了集团的市场规模。

现在回想起那段危机四伏且又艰苦卓绝的日子,王士岭说:“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在全国刚刚崭露头角的临沂大商场就这样垮了。”而敢于挑战、勇于突破、创新发展的精神也让这个山东大汉写下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创新

像王士岭这样把青春奉献给企业,见证临沂改革发展的还有山东临工集团的邱峰。

1985年邱峰入厂,学历并不是很高的他却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韧劲。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外国专家来工厂安装调试设备,他过去想学习一下,对方却一个劲地摆手,意思好像是:不能看,看了也学不会!

这让邱峰坚定了信念:“外国人能做到的,咱中国人一定也能行!”从那天起,为了掌握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过硬的本领,他开始了对进口焊接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自动化控制机床等设备电气线路原理的刻苦钻研和自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他对各种电路板烂熟于心,数控设备维修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进口机器人、加工中心出了问题,不用再花冤枉钱请外国专家,仅此一项,十几年间就为公司节约了上千万元的维修费用。此后,邱峰作为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成熟,而随着“中国智造”的落地与实施,为迎接新一轮产业革命,2012年临工集团也开始创新质量管理机制,实行一元化质量运营管理模式,实现“三个颠覆”:颠覆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建立质量效益型运营管理体系。颠覆“多劳多得”薪酬分配模式,建立“质量为先”的分配考核体制。颠覆“容错率”质量考核指标,实行“零缺陷”质量控制模式。

邱峰在其中也不遗余力地继续贡献着个人力量。2016年12月,以邱峰命名的工作室创新项目《AGV研发与应用》荣获山东省职工技术创新竞赛一等奖第一名,邱峰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因此升格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发展

2005年,王士岭遇上集团危机的时候,于爱梅从沂南县第四中学退休了。同一年,她不顾身边人的质疑考取了驾照,开上了自己的小汽车,并学习着身边一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事物。而在这前后一两年,她身上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她的小外孙出生了,于爱梅很高兴,她开始像自己的奶奶、妈妈那样,把家里的红色拥军故事一遍遍讲给自己的小外孙听。提起自己的小外孙,于爱梅眼里都是欣慰。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他很爱听我讲从前的故事……他从小不自私不怕苦,有一次胳膊都骨折了还忍着疼听课……”

另一件是,2004年她积极组织妇女拥军,成立了“红嫂拥军协会”,从此走上了自费拥军的道路。这些年,每年她用于拥军的花费都在1万元以上,而她每个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金。除此,每一年她都坚持到学校、企业等单位宣传红嫂事迹,如果从2010年开始计算,她到全国各地宣讲“沂蒙精神”“红嫂故事”的场次已经不下3000场。

不过,如果要问忙碌宣传沂蒙精神的于爱梅,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歌,那她应该会说起那首让整个沂蒙地区都铭记在心的《沂蒙山小调》。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2010年,中央三套《星光大道》的擂台赛上,亚军得主宋守莲“来头不小”。那一年的她已经55岁,虽然不识字但她是“《沂蒙山小调》的第三代传唱人。

曾经她一年当中有200多天是在演出中度过的。1997年她获得迎香港回归文艺汇演一等奖;1999年被临沂市费县文化局授予“第三代《沂蒙山小调》农民歌手”的称号。2005年8月经中国煤矿文工团临沂籍演员刘笑宇的极力推荐,宋守莲参加了江苏卫视《激情60秒》的演出比赛,得到广大观众和评委们的认可,一致认为她的歌声保持了民歌的原生态,而她的拿手歌曲《沂蒙山小调》通过荧屏也传遍了全国。

“参加演出活动不是为了单纯挣钱。”宋守莲说,当每次用歌声为别人带来快乐时,自己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就感到人生的幸福和自身的价值所在。在这风风雨雨40多年里,宋守莲不辞辛苦地奔波于各地,为观众义务演出了很多场。“那些革命老兵每次回到俺们这里,都会叫俺再唱一次这首歌。有时候一遍不够,俺就连唱了三遍……”宋守莲骄傲地说。

岁月如流,转眼到了2018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四十年。四十年风雨路,四十年发展路。

王士岭作为兰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今年当选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早就不是那个认为“能骑自行车就了不得”的年轻人,现在的他已经把“野心”放在了海外,他期望临沂能够成为国际化的商贸物流中心。

于爱梅今年下半年则要把自己建立的“沂蒙精神促进会”开设三个分支机构,年轻时候为了省钱而饿到贫血的她,现在为了沂蒙精神能够走出临沂,拿出积蓄、拿出精力奔走宣传。“人人都应该感恩今天的好日子,人人都应该为社会发展有所担当。”

邱峰和宋守莲的今年看似没有什么大不同,他们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唱歌,但是他们深刻感受到,每紧一次螺丝,每唱一句歌词,他们都会比以前更骄傲。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变化,他们知道,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将来会在这片传承的土地上开出更多更美的花儿。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沂蒙好声音再次传遍全国,

让我们“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不断开创新时代大美新临沂建设新局面!

连续两个整版!改革开放40年,临沂新成就引中央媒体聚焦

山东医专

-sdmc196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