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湾1975 唐河洪水记-姚万福

1975年8月,源潭公社马湾。

马湾1975 唐河洪水记-姚万福

天的连阴雨仍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马湾北河在8月6号,河水已经涨至半漕, 浑黄的河水泥沙俱下。 近午,水面出现大量鱼群迁移,水面黑压压鱼头窜动。河里过鱼以往也有发生, 但没这次鱼多。有人喊:河里过鱼了!乡亲们男女妇幼皆赤着脚, 披着雨衣头戴草帽, 拿着各种简易捕捞工具纷纷兴奋的奔向河边。这次过鱼,一二斤重的居多,也有五六斤重的大鱼,3个小时后游鱼渐少。后知消息者心有不甘,沿河岸往上游走三、四里逮鱼,终有所获。

7日中午,降雨量加大, 中到大雨, 河水很快涨平漕。河面上,从上游冲下来大量树木、浮萍、冬瓜南瓜等杂物。时有水性好的村民下水捞取,有人一下午捞20多个大冬瓜堆在岸上,其亲属帮忙往家里转运。

下午,河水突然暴涨,河水漫堤,洪水打着旋涡涌进村里,有黄牛从上游主河道沖过来,因水速湍急,已无人敢下水捞取,眼睁睁看着活牛顺河冲走。至黄昏,河水把村里住户分割成片围困。马湾村北,张、姚、谢居住区,邢、王居住区,党、刘、郭、曹、代、随、陈、胡、杨、张居住区,霍、刘、舒、惠居住区,居民只能隔水相望,各自想法自保。

7日深夜至8日凌晨,洪水灌进屋里,低洼处居民水已淹至屋檐。张、姚、谢居住区十几户邻居,纷纷涌进姚家大院避难。张远长家3间土墙草屋首先冲塌,木料家什被洪水席卷而去。远长家张婶大声跺脚哭嚎,晕倒在齐腰水中。

时年,我10周岁。雨夜中母亲左手牵着我,右手牵着三哥,水已围到我的脖胫,母亲吩咐大哥二哥,咱一家人不要走乱。大嫂和姐不识水性,大嫂抱着一岁大的侄女红沛,坐在刚刚扎好的竹排上。夜色下,雨还在涮涮下着,院子里站满了人,齐腰深的水面漂浮着冬瓜、辩瓜、梨枣等再无人问津。

就在远长家张婶哭涕绝望之时,周边的居民房舍一座连着一座轰然倒塌,伴随着房倒的巨响,总会随之传来房主人天崩地裂般的哀嚎: “老天爷吖,我的房子啊,叫俺这一家人以后咋过啊,呜呜呜,老天爷咋不睁睁眼吖!”看到这些惨象,第一个房倒屋塌的远长家张婶反而心态平静下来,算是一种另类的安慰。

是夜,母亲松开我的手,吩咐说:“水再涨,你会扒扠(游泳)几下,就自己逃命吧。”我不记得当时自己怎样回答母亲,只记得游到院里一棵桐树旁,两手抓住树杆,环抱着树,下身泡在水里,耐心等待天明。

在众人绝望之时,随家大院方向照射过来一束明亮的手电筒光,雪白的亮光朝姚家大院一扫,人们以为党中央毛主席派轮船来了,立即有人大声呼救:救命啊!救命!

电筒光随即扫向邢、王居住区,那里也传来男女的呼救声。在这最绝望时刻,一道手电筒光让浸泡在水中的人们看到了生的希望。救命的呼喊声,此起彼复,一呼百应,竟然把全村各居住区的消息在雨夜中象电波一样联系起来。

手电筒的主人,可能为了省电,只照了那么几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就在这时,俺家的三间瓦房,吱哑吱哑几声,轰的塌了。

我还没回过神来,众人一齐冲上屋顶,小瓦片被踩得咔咔脆响,张敬明牵着他家的一头大猪也上了瓦上。倒塌的瓦屋,成了邻里几十人避难的临时制高点。

天快亮时,有人发现水位在往下退,这个发现让众人兴奋起来,纷纷在瓦上做个标记,活命有希望了。

院子里水位退去时,已近中午。母亲站在泥巴糊里开始张罗灾后第一顿早餐。远远的向邢家大院望去,邢西六正撑着小鹰船往刘家高院送人,刘长有家那片地势高。坐上小木船的是邢西云的爱人,我称二奶,担心二次洪峰再来,抓紧往高处转移.

飞机一大早就来了,往下扔馍,大家眼巴眼望的看着,一袋子一袋子的白面馍大都扔在水里被水冲走了。飞机上指挥往下空降食品的是马湾邢荣禄的儿子邢西峰,西云的弟弟。后来他说,在飞机上看马湾一片汪洋,他哭着寻找家的位置,根本无法识别,他只是希望家里还有人生还,没想到全家平安。这真是天大的幸事。

马湾1975 唐河洪水记-姚万福

水灾后的第一顿饭是丰盛的,家里养的八只肥鸭子和七只鸡全部砸死鸭笼里,众人一齐下手,煮了一大锅鸡鸭肉汤,只是水太浑,左右邻居也不客气,有难同当、有福共享了。盛肉时,张书香姑盛得太满,热汤溢出汤伤了谢燕秋叔的脊梁。

洪水过后的第二天,飞机空投食物的准确度大大提高。村南片陶建先的父亲被飞机扔下的馍袋子砸着树叉上的厢子,厢子砸着头不幸身亡。

雨夜的手电筒是谁照的已无法考究,根据马湾张氏家谱记载,当晚张靖宇家旗杆院避难人数达500多人,院内水深不过尺许。

这次洪水,官方称是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唐河水至马湾河面宽至14里,东边达到源潭东龚岗,西达代店岗半腰。马湾村500多户房舍全被淹没,庄稼尽毁,房子多数倒塌。

马湾1975 唐河洪水记-姚万福

灾后,党中央毛主席向灾区人民发来了慰问电。全国各地人民响应号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寄来了衣服、被褥和各类食品、学习用具。灾后重建工作也按步就班展开,马湾人从灾难中挺过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 姚万富 )

史料:

1975年7月31日,第三号台风在美国关岛附近的洋面上形成,台风形成后向西北方向移 动,8月3日台风穿过台湾中部,8月4日上午2时在中国福建省的龙岩登陆,然后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最后返回湖北消失·8月5日台风雨区中心移到河南省南部,一日最大雨量为672毫米,8月6日暴雨强度减弱,一日最大雨量仍有514毫米,8 月7日暴雨强度增加,一日最大雨量达到1005毫米。无论是一小时的暴雨量,还是三小时的暴雨量,无论是六小时的暴雨量,还是十二小时的暴雨量,无论是一天的暴雨量,还是三天的暴雨量,这次暴雨都创造了大陆气象站的最高记录。

当时最大的两个暴雨中心,正好位于淮河上游的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的上游,三天的降雨量超过1600毫米(当地年平均降水量为800毫米),就是说,三天的降雨量比平均两年时间内降的雨水还多。暴雨发生之前的几个月中,河南南部降雨很少,正出现旱情,农田缺水,大部分水库蓄水位很低,不能满足灌溉和供水的需求。

8月4日该地区受台风影响开始降雨,人们还以为是天上降下了及时雨,各地水库纷纷开始蓄水,抬高水位,用于抗旱。这个蓄水过程持续到8月7日,由于降雨量大,水库又只蓄不放,水位上升很快,水位上升到水库正常蓄水位,继续上升到最高蓄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最后板桥水库和石漫滩水库和竹沟、田岗等几十座中小型水库发生漫顶溃坝。

水库溃坝的时间发生在8月8日凌晨一时左右,当时人们还在梦乡之中,溃坝的洪水冲溃了河堤,将下游的村庄和房屋一扫而光,总计毁房680余万间,位于水库下游,与洪水流向垂直的中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也被冲毁一百多公里,一些区段铁路线被冲得荡然无存,一些区段的铁路线成了麻花形。京广线中断18天,最后不得不采取爆破开口分洪的手段,分别在淮河中下游多处采用爆破的手段,炸毁堤坝以分洪,以增加受灾面积来减小溃坝洪水的毁坏力量。由于时间紧迫,许多居民没有事先得到消息,根本来不及逃离,死于爆破分洪的洪水。这次灾害涉及20多个县市,一千二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00亿。


相关文章导读:

1、75.8唐河大水纪实 新野 王云强

2、经历75.8洪水 社旗 魏春明

3、也谈《经历“75.8”洪水》社旗 张成山

4、驻马店75.8大洪水视频曝光!当年的画面你还记得多少?


作者简介:九妮,名字 姚万富,唐河县源潭镇马湾人,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写下如战地日记《永远的十八岁》、《乡情》等脍炙人口的文章。

马湾1975 唐河洪水记-姚万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