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晉商在賒旗購進土地,土地成爲晉商財源的另一儲備庫-趙文志

改革開放以來,賒店鎮的山陝會館被提升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的有關領導及國家文物古建築專家相繼蒞臨賒店視察,對賒店這一古建築瑰寶,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讚譽,如在其題詞中說:“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繡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

近年來對賒店晉商起源與發展以及在民間蒐集挖掘出來的不少有關晉商經商的成功經驗,已有不少的篇幅予以報道,尤其在糧食、茶葉、醫藥,飲食等行業經營上更為凸顯。

清代晉商在賒旗購進土地,土地成為晉商財源的另一儲備庫-趙文志

而晉商在這一水旱碼頭著名商埠所開闢的另一財源寶庫——置買土地的報道甚少,成了被人們遺忘的角落。據筆者1947年在跑反(為躲避戰火而背井離鄉時的俗稱)時的所見所聞的回憶,即當時聽到有人說興隆鎮北的腰莊、小張莊有山西找子們在此居住,並聽說找子們在這買有土地(找子一詞,是我們河南人對山西人的俗稱)。於是,我決定針對這一線索予以走訪追蹤探究,蒐集出來傳承扵世。於今年3月初在朋友的引導陪同下,前赴興隆鎮管轄的腰莊及小張莊進行了實地考查,對象是:曾於解放前為山西人種過地的佃戶,現年92歲的趙建業,具有私塾底子的文人,他頭腦清醒思路敏捷,耳不聾眼不花,對很多往事仍記憶猶新。當我問及山西人當年在此置買土地等情況時,這位老先生直言不諱的回答說:“確有此事”。據這位老人講:“在小張莊居住的晉人有兩個戶主,一名叫薛志道,一名叫薛志申,他們的老家在山西省運城地區臨猗縣。祖輩上於清代乾隆三年來到賒店經商,主營布匹類等紡織品,其次是飲食業,他們的蒸饃以品種多花樣鮮著稱賒店,故而發了大財,隨後在賒店南小張莊置買土地10頃(一頃100畝,與一犋牛數量相同),分別有陳、趙、李、胡、王五姓人家租種,趙建業家耕種的土地是在其侄子薛文秀名下租種的,為開闢肥源,此戶還飼養綿羊兩大群約200餘隻,曾僱傭過我舅父等人為其放牧”。

以上兩戶他們均屬集錦號(商號名)中的樂天堂人士,至一九五0年時還在小張莊生活居住,土改時被劃為地主成份,之後即回到老家山西去了。臨行前將分留的土地全部私下變賣掉。

自清代以來直到新中國建立前夕,凡各商號在山陝會館集會,他們均應召到場參加。土改後薛文秀攜全家回到山西臨猗老家,二兒子薛福勝於五十年代中期來賒店三次,來河南主要任務是探親(其舅家在賒店東苗店鄉老賀莊村)。其中有一次在其佃戶趙建業家住了五天,爾後返回山西。

另據趙老先生回憶:集錦號還在腰莊有四犋牛的地,苑辛莊有3犋牛的地。除此之外長生號的晉商在賒店以南的埠口街、韋北章村兩地置買有10犋牛的土地;薛文吉、薛志秀在果莊、潘莊、高砦以及店北泰山廟村置買土地共計18犋牛之多,其他商號(前號、後號主人不詳)在賒店東南的王陶莊村還有10犋牛的土地。

山西人在此經商不少人之所以成了富商大賈,有力在此大量置買土地,是與他們鑽研通曉生意經理論知識分不開的。以當年做糧食生意的山西程氏糧行為例。他的經商策略是根據農業收成的豐歉來決定的,也就是說,農業豐收時,吞進糧食,遇到水火之年,及時吐出,而獲得大筆利潤。

清代晉商在賒旗購進土地,土地成為晉商財源的另一儲備庫-趙文志

程氏在別人忙著儲存金銀財富時,他卻認為這是囤集糧食的極好時機,便斷然採取了與眾不同的手段,適時拋售投放,這樣做既為市場調劑了餘缺,並可從中獲取利潤。

程氏為了及時掌握各地糧食價格升降行情,他特意配養了三匹快馬,用於信息快速傳遞,即什麼地方糧食價格發生波動,就隨時向糧食價格“騰越”的地方調運。

清代晉商在賒旗購進土地,土地成為晉商財源的另一儲備庫-趙文志

程氏糧行當時有門面六間,而倉庫卻多達40餘間,行內另有10多人跑莊,特殊年份日成交量18萬斤,糧行門庭若市,車馬盈門,裝運缷載,熙熙攘攘,日進斗金,生意異常紅火。程氏真正是按照生意經上所講的“想要開好店,先把地利佔,千行百行糧食為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經商訣竅“行事”。

程氏糧行與慶昌源號的生意近鄰,前期生意不錯,但自從英國鴉片輸入中國後,店主染上了吸大煙的陋習,生意逐漸敗落。在重建山陝會館時,慶昌源僅捐出銀子20兩,最後因陋習不改,只抽得片瓦不存。

以上家業破敗的典型例子,採訪中證實,在小張莊居住的商賈后裔,也出現有同類情況,且在土改劃成份時被劃為破產地主。這正是有的人家過的興旺發達,置買田地莊園,有的家過的七零八落,破敗不堪。

2018年3月1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