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发展全域旅游有优势有资源

专家为编制惠阳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谋划策

惠阳发展全域旅游有优势有资源

惠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这是秋长街道周田村碧滟楼。

惠阳发展全域旅游有优势有资源

专家到叶挺将军纪念园考察。

推动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日前,惠阳区召开编制《惠阳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调研座谈会,惠阳区旅游局、区文广新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林业局、区环保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委农办、区农业局、区水务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以及全区各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专家组组长、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才教授和他带领的规划团队,从全域旅游对惠阳具有的重大意义、惠阳的机遇、惠阳全域旅游如何推进、突破口在哪里等方面,为惠阳旅游详细“把脉”。此后,规划团队通过6天时间,开展部门座谈、深入基层走访,全方位收集整理惠阳旅游资源信息,为之后编制《惠阳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谋划策。

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

惠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拥有1600多年历史,是光荣的革命老区,秦朝时隶属海南郡,隋唐时称归善县,1912年改为惠阳县,1994年撤县设市,2003年6月撤市设区。

惠阳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3座高山:新圩白云嶂、永湖黄巢峰、沙田铁庐嶂,形成了气势十足的保护性自然屏障;客家围屋成群,崇林世居、曲水楼、碧滟楼等客家人独有的客家围屋有100多栋;拥有红色史迹85处,叶挺、邓承修、叶亚来等知名人士都出生在惠阳。

惠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已形成机场(惠州机场)、高铁(惠州南站)、高速公路、国省道路以及完善的农村公路网所构建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区实现“镇镇通高速”“村村通公交”的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

各乡镇旅游资源丰富:淡水老八景、邓承修及邓仲元故居、曲水楼;沙田的碧桂园·润杨溪谷、世外梅园、榄子垅环境园;秋长的叶挺将军纪念园、茶园村木公幌、吉他特色小镇、几十座各具特色的客家围屋;镇隆山顶的国瑞置业文旅项目、四大半围、崇林世居;永湖的亚维浓生态园、森林湖、莱顿庄园和一大批农庄;良井新农村示范建设片区的4个点、矮光村与碧桂园合作打造的凤悦·良井原乡;平潭镇具有陶瓷文化研究价值的东平窑、四季绿、原农业等农业科普园等等,古城风韵在保护中传承,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惠阳区旅游局局长黄智辉介绍,目前,惠阳着力打造5个旅游品牌——— 红色旅游品牌、华侨文化品牌、休闲度假养生旅游品牌、农业观光旅游品牌以及客家美食品牌。同时,已成功打造7条精品旅游线路,为游客、旅行社提供参考。

立足市场驱动产业振兴,打造惠阳模式

“惠阳适合品读。”吴志才说,近年来,惠州旅游主推“山海”战略,北部的山如南昆山、罗浮山,已经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路子;南部的海,也带动滨海区域快速发展。正因如此,形成了“两头崛起,中间凹陷”的格局。但惠阳有历史、有文化、有区位优势,所以要利用个性,寻找突破。

“惠阳最大的优势是‘文化’,归善县是惠阳的前身,约1600年的历史摆在这儿。惠阳还有个大优势就是‘城市’,临近深圳。”吴志才分析,目前惠阳城市商务休闲旅游已经存在,但真正的旅游载体、品牌尚未构建高地。他说,有产品才能营销,产品哪里来,需要依托部门+旅游、镇街+旅游来实现。对于惠阳如何推进全域旅游,他认为应从 “党政统领、部门联动、乡镇主体、市场主导、民众参与”5个方面着手。

结合惠阳的实际,吴志才建议,惠阳旅游应该立足“市场驱动、产业振兴”,打造惠阳模式。通过“三高一区”(高铁、高空、高速+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名人、名果、名城”这3张名片,以此来激活“山水”:一泉(即温泉,碧桂园润杨溪谷)、两河(淡水河、西枝江)、三山(白云嶂、铁庐嶂、黄巢山),形成惠阳全域旅游新格局。

打造5个旅游品牌

红色旅游

华侨文化

休闲度假养生旅游

农业观光旅游

客家美食

制图:黄若冰

本组文/图(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李芳娟 通讯员朱伟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