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被收购,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

前一段时间,“摩拜被美团收购”的消息不知道大家关注了没?

2018 年劳动节假期的前一天,摩拜单车的一封内部信公之于众。信中确认的消息,是公司被收购之后发生的最大变动:胡玮炜取代王晓峰成为公司新任 CEO。至此,王晓峰主政橙色单车的时代结束,摩拜完成了自己的代纪更迭,而变化的开端,就发生在美团入场的那一夜。

共享单车有多火热不用小川说你们也知道,这是一个曾被无数创业者艳羡的领域,被认为是互联网新的风口,无论 ofo 还是摩拜单车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摩拜本来是大家最看好能够存活下来,现在看来还是没能赢下这局本应胜券在握的比赛。

摩拜被收购,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

是谁真正击败了摩拜?

很多人和小川说:“摩拜是自己玩死”的,也有很多人说是被资本推着往前走,烧钱烧死的。你们觉得呢?

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为了便利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出行更方便,愿景是让“城市更美好”,但是同时共享单车又是一项高投入、高损耗、高风险的事业且难以独立运营,所以才会让一轮轮的资本涌进这块“香饽饽”。

2016 年秋天,在资本的裹挟下,摩拜与 ofo 正式卷入一场残酷的「单车大战」,资本的一轮轮投资让这项看起来是公益的事业更像是“烧钱”的生意,摩拜与ofo的大战也印证了这一点,一轮一轮融资,一轮一轮烧钱,这两家公司较着劲儿绞杀到一起,攀比着开城速度、投放数量,看谁撑不下去,最后的结局可能是“没有钱撑不下然后out出局,现在摩拜被卖身给美团,这样看来ofo算是在这场战斗中活过来了!

摩拜被收购,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

除了资本烧钱,摩拜输给小黄的原因是它的成本太高了,摩拜投放一辆车的成本,ofo 可以投放十辆,而且为了应对 ofo 的低成本优势,摩拜单车向市场投放了造价只有几百元的新车型——摩拜 Lite,但是就是这辆造价低的摩拜单车,砸了摩拜累积起来的好名声。

有媒体称,在美团收购摩拜之前,摩拜挪用用户押金超过60亿,拖欠供应商贷款10亿元,“亏损严重”、“高运营成本”、“难实现盈利”,或许是摩拜股东们认为“摩拜难独立发展需卖身”的根本原因。

美团大局:收购摩拜意图何在?

很多人看到美团收购摩拜,心里一惊,为什么是美团?美团不是个外卖平台吗?为什么要插手单车业务?况且美团滴滴还在大战能抽身顺便收购个单车?

其实从前段时间美团和滴滴拼“打车”市场就可看出来,美团绝不甘心只做个外卖平台,它看中了“”出行”市场,小川在《滴滴打人事件》这篇文章写过滴滴的商业模式并不牢固,而美团则是趁虚而入,占到了一点市场份额,而王兴所要做的就是把滴滴挤到墙角。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一个是外卖领域,一个是出行领域,看起来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是因为滴滴和美团太像了,用户群重合度很高,都是被"补贴"吸引来的,而且都是招揽用户通过APP消费线下传统服务,所以王兴不惜“烧钱”与滴滴厮杀。

其次美团和滴滴背后都有腾讯和阿里的投资,但事实上,美团是站队腾讯,而滴滴是站队阿里的。所以,这两大收购事件其实是阿里帮滴滴对抗美团顺便对抗腾讯,腾讯帮美团对抗滴滴顺便对抗阿里。

而摩拜的作用,更像是美团对抗的工具。

摩拜被收购,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

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

上面小川也说过,共享单车的愿景是让“出行更方便,城市更美好”但是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显然有悖于当初的初衷,恶性竞争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让共享成为泡沫。

从现在来看,抛开商业布局不说, 美团全资买下摩拜让这个行业有了一个更稳定的结局,如果ofo将来被阿里全资拿下,那么共享单车在背靠大树下有了更为明晰的方向,也能够真正创造出行业的商业价值。也会让共享单车更长久,存在更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