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嗎?

元宵節|這些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嗎?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2018年的元宵節是陽曆的3月2日,星期五。

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節起源於漢代,據說是漢文帝時為“平呂”而設。公元前180年,大臣周勃、陳平掃除了呂氏家族的勢力,擁立漢文帝劉恆登基。

因為漢文帝登基的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值得紀念,因此劉恆大赦天下,與民同樂。以後每到這一天的晚上,皇帝都要出宮遊玩,張燈結綵,與民同樂,以示慶賀。因為那時人們把正月還叫“元月”,把夜晚叫“宵”,所以叫“元宵節”。

元宵節的習俗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

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見於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於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北方要吃元宵,而南方要吃湯圓。北方元宵是“搖”出來的,把餡料切成小方塊,放入糯米粉的簸箕裡搖,邊搖邊灑水,直至成型。

而南方的湯圓是包出來的,把糯米加水和團,像包餃子一樣加入餡料,揉成圓球。

元宵節|這些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嗎?

元宵節|這些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嗎?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元宵節到了,願人月兩團圓!

元宵節|這些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