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是什么逻辑?

搞机教授


曾几何时,所谓上网聊天,就是在网上注册个qq号,这是很多80后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当年所谓上网,其实就是上QQ。

而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人的QQ。QQ是传统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微信。在很大程度上,微信是QQ在互联网设置的延续,是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一种主动变革。

如果要理解QQ倒TIM的转变,首要的是要理解,微信与QQ之间的区别。相比较而言,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腾讯更注重熟人关系,而QQ很多都是陌生网友。

当微信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QQ转TIM其实也是一种主动放弃:放弃陌生人关系,专注于为熟人关系,而且是工作方面的熟人关系。

一方面这是大势所趋,毕竟当年那些在网上浪荡的青少年,如今已经变成了工作单位的主力。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不再使用qq,因为那只是青少年的回忆,但如果qq 自己改变了呢?

这样不仅可以留住曾经用户,而且还可以和阿里的钉钉相抗衡。

如果不把曾经的用户数量,继续通过各种方法留住,那么都将失去自己的市场。

还记得曾经风靡一时的校园网吗,为什么像校园网之类的青春主题的网站会很快没落?毕竟青春只是流水,所有人都会变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怎么能让人永远停留?

停留在青春,这就和郭敬明的小说一样,永远只吸引十六十七岁的原因,但没有人会永远停留在十六、七岁,唯有与时俱进,才可以承上启下,变旧为新。

总之,无论是市场用户的年龄变化而调整,还是出于和阿里的钉钉相抗衡的目的,这两套逻辑都足以促成qq用户向TIM用户的转换。


镁客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TIM的前生今世,如果了解的话,再结合整合行业环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了!

早年腾讯有款叫TM的产品,是一款主打办公环境的即时通讯工具,一推出就非常亮眼,界面干净、无任何广告,也无弹窗等(见下图),其当年的主要目标是MSN,后续随着MSN逐渐没落,TM也就慢慢的被腾讯放弃了。毕竟这软件太干净了,如果大力推起来会影响QQ自身的收益,所以一看MSN不行了,后续就慢慢停止更新了。

TM消亡后,取而代之的是QQ轻聊版,可以说是QQ的简化版本,同时这个版本后续不断的加入办公协作的功能,比如文件收藏,电话会议,文件传输,办公群等。但其实QQ轻聊版的定位并不清晰,很多用户使用它,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办公,更多的还是为了躲避QQ那令人讨厌的广告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功能,太臃肿了,把它当作QQ纯净版来用了。

而TIM这次就是取代QQ轻聊版来的,彻底解决定位问题。TIM的定位则很清晰,就是为了办公而生,刚发布没多久,我这边得到消息称腾讯内部对该产品非常重视,后续将会办公场景这块系统性的去做。就目前情况来看,小道消息是得到了验证,当TIM正式版上线后,腾讯直接推荐用户从QQ升级到TIM,最早是从QQ轻聊版开始。我个人一直用轻聊版,某天差不多算是被强制升级到了TIM。

腾讯高层重视TIM,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阿里的钉钉,钉钉定位给中小企业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移动互联时代的办公客户端,目前取得的成绩相当不错,近期据悉已经有一亿用户。这对腾讯来说,不得不说是一次冲击。腾讯当年针对企业做过不少专用企业即时通讯工具,比如腾讯通。但是它们在移动时代脱节了,长久不更新,甚至手机版度姗姗来迟,也不好用。微信爆发后,腾讯也依托微信开发了企业微信,但现在看来发展也很缓慢。所以说在办公这个领域,腾讯有点脱节,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或者说腾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因此,腾讯也意识到有必要重新打造一款新的工具来应对,而借助QQ来实现又是最好最省力的方式。

而通过QQ来给TIM导用户也是腾讯的杀手锏,看看微信当年是怎么推起来的?就是将QQ和微信结合起来,允许用户直接用QQ号来绑定微信,借助QQ庞大的用户群来给微信导量。现在只是重复使用下这方法而已,早前已经让QQ轻聊版的用户升级成TIM,但这块的整体用户数不会很多,所以仍需要通过QQ来给TIM导量。再加上QQ本身臃肿不堪,用户也有意见,现在推荐用户去用这么款简化版的工具自然也乐意。


  • 感谢阅读,觉得回答好点个赞以资鼓励,更欢迎点击关注NB下载,谢谢!

NB下载


强大的企业成长有两大特性,从质到量,和从量到质。传统企业通常是从质变到量变,例如美的海尔等;互联网企业往往相反,是从量变到质变,腾讯谷歌等。当然了,也有例外,例如苹果,呃……苹果能说是互联网企业吗?

腾讯的微信很牛逼吗?不,没有QQ就不会有微信。微信可以说也如同现在的tim,基本都是从腾讯强大的QQ用户群体转化而来,后来才强大起来的,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要拼命的烧钱抢用户,只有用户到手了,才能从用户那里刮到羊毛啊!呃……结果,大多数互联企业都是被用户刮得体无完肤,比如如今的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倒闭。

如互联网企业发展是靠流量入口成长,那么百度为什么做一行垮一行呢,百度的流量不是很大吗?笔者认为,这与百度李彦宏管理理念有关,李彦宏有点独裁专行,不愿意放权,再者就是不提倡免贵,动不动就收费想实现盈利,而非从流量入口去开展业务,去使用户使用得不得不付钱。这也就为什么百度不能成为谷歌了,出发点完全异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理念。

百度为什么还能活着?笔者认为,可以说完全是因为谷歌进不了中国,在搜索引擎上形式垄断。每次搜索,看到广告比搜索的内容还多,笔者都有调侃它的冲动,这不是提供错误信息,浪费用户时间,使用户的体验更差吗?这样作践的企业,笔者也是叹服了。不过没办法,百度也是基于强大的用户群,以及垄断从而活到现在。

腾讯也一样,能够金鸡独立,可以说完全基于强大的用户群。但它又有异于百度,可以说战略思维完全不在一个层面。腾讯是在提供更好的服务,使用户爱不释手,从而去收费实现盈利。

扯这么多,这下才扯回正题呢!

腾讯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的原因就是上述所述,完全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让用户的体验更好。

微信为什么要从QQ独立出去?形成新的运行机制,QQ不是更强大吗?微信有的功能QQ全都有,而QQ有的微信不一定有。是的,这就是为什么微信要从QQ中区别出来的原因。

功能太全,应用软件就会臃肿,操作繁琐,QQ便是这样。而微信主打社交与支付,更加灵活轻便易用,让用户的体验更好,从而扩展流量入口,寻求盈利模式,比如小程序,王者荣耀等。

既然微信有它的独到之处,TIM也一样,其独到之处就是轻便式办公,主打协作领域。也可以这么说,QQ的用户群够于强大,如果QQ是企业的话,可以说是到了成熟期,所面临的是衰退期,因此,QQ要寻求新的出路,而最好的出路便是办公协作领域。

如果说QQ是个父亲,那么微信和TIM就是它的两个儿子,而此时此刻,它们进行了分家,将QQ的强大功能拆成两部分,社交支付和办公协作。

QQ以前不是推出企业QQ,企业微信嘛,那么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或许是因为前面加企业的概念,而非办公和协作吧!企业不是提倡办公和协作的吗,有何其别?或许这是第一印象的原因吧!企业就直接想象到工作,而非给生活工作提供便利。

还有的就是TIM推广力度远大于以前企业QQ企业微信等软件应用的总和,提倡的是升级的形式,而非让用户再下载个软件应用。给人错觉就是,TIM比QQ级别等级更高。

人类分工越来越细,协作是以后办公发展趋势,放大了说,得协作办公者得即时通信的天下,用户群体极大。

或许,腾讯之前没有以牺牲QQ用户群体来抢占协作领域的打算,但看到了阿里巴巴钉钉的成功,多少有些让心痒痒的吧,要是以后的QQ用户群给钉钉抢了那该怎么办?于是,笔者认为,腾讯是看到了钉钉的成功,从而产生压力,“不得已”以牺牲QQ用户群来升级到TIM。

呃……完了,笔者认为这就是腾讯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的逻辑。

再次补充一点,TIM是Tencent Instant Messenge的缩写,而IM(Instant Messenge)是即时通讯的缩写,只是在前面加了个腾讯的符号罢了,没什么可以纠结它的名称的。

言论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欢迎关注打抱不平!!!三人行,必有我师么!!!更多知识与娱乐,尽在“三人聚众”。


三人聚众


本质上就是企业通讯市场之争。


在企业及时通讯软件领域,阿里的钉钉和腾讯的企业微信占据绝大份额。前者在2014年12月正式上线,截至今年1月,已拥有500万企业用户、过亿个人用户。后者于2016年4月上线,截止2017年12月21日,拥有150万家注册企业,3000万活跃用户,由此可见腾讯处于劣势。


而腾讯强力推荐QQ用户转TIM的一方面原因是为了更多的抢占市场,但是TIM和腾讯文档两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发展很尴尬。而后来的“腾讯文档”的正式使用也正式将两者打通,这样是为了让腾讯借此机会杀回办公场景。


目前,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QQ、TIM、Web官网等入口来查阅和编辑在线文档。腾讯将多个账号打通,用户只需绑定微信或QQ,就可以实时的在多个终端看到所有更新内容。用户还也可以通过上述平台,将在线文档分享给微信或QQ好友。


对于很多通过微信、QQ进行工作的用户来说,这样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跨平台的问题。据了解,未来腾讯还将在办公产品领域进行进一步打通,包括邮箱、TIM、QQ、会议在内的多种腾讯旗下办公相关产品。


36氪


目的很明确,就是阿里的钉钉动了QQ和微信的奶酪,烧了他的后宫。我们学校就是从2017年1月开始正式启用钉钉办公的,可以这么说,因为我们使用后感觉很满意,就和教育局以及周边学校推荐(免费),目前教育局以及有将近一半的学校在使用。回到正题,腾讯这次惊出了一身冷汗,钉钉非常快地干到了一亿活跃用户。之前我们一直用微信来办公,但是麻烦不断,比如传文件有容量限制,微信群的发言被大量刷屏,微信群不能分组一塌糊涂,有时私聊的信息错误地发到办公群却无法删除,朋友圈垃圾广告满天飞等等。久而久之,大家用微信都成了心理负担,这时候主打办公软件的钉钉就诞生了。腾讯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发布了企业版微信,但是功能单一,根本不是钉钉的对手;于是腾讯下杀手锏,指望复制微信的成功模式,用QQ来导流,大力推广TIM来阻击钉钉。殊不知,这是自毁长城。目前,身边大部分的人都很少使用qq了,基本上成了僵尸qq,只是留着一份念想而已。


冷眼侃教育


独角兽工场依稀记得,近段时间以来,登录QQ的时候(实在工作需要才会登录),总是建议升级到TIM,工作室的小伙伴也出去好奇(被强制)的升级到了TIM,升级到TIM的小伙伴都会发现,其实跟QQ没有非常大的区别,就是整个界面比较简洁,如图所示。界面跟PC端微信的聊天界面差不多。

下图是整个聊天界面。

大家从表象可能会想,QQ升级到TIM有什么意义呢?不就是换了个界面,换了个登录方式么。

那事情肯定不是我们表象看到的那么简单,独角兽工场来给大家分析一下QQ升级为TIM背后的故事。

TIM和QQ的区别

QQ能干嘛,有哪些功能,我就不介绍了吧,毕竟是多少年的产品了,虽说近年来大家都转向微信,但过去用户也是数不胜数。

TIM能干嘛?腾讯定义它为“轻聊版QQ”,也就是风格简约,除此之外,还有云文件,云文件里面包含在线文档和聊天文件,在线文档可以支持多人在线编辑文档,以及查找所有聊天文件,多个终端同步,这就方便多了。

在这方面,TIM的确比QQ更简约,它就是聊天办公软件。

腾讯全力升级QQ为TIM的原因

不是我们表面看的,就为了简约。那直接删掉一些QQ的功能不就好了。看看TIM主页的那句话,“专注团队沟通协作”支持……的办公功能。看到吧,重点两个字,办公。

腾讯目的是让用户开始使用TIM办公,因为目前来说,虽说更多人使用微信来沟通工作,却多有不便,于是,各个企业开始使用钉钉,可以说发展迅猛,钉钉的功能也是越来越强大,考勤打卡、电话会议、审批、智能报表、智能人事、钉盘等等,省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为企业节约了各种时间和资源等。

腾讯的TIM,被业内人士说是又一次的“抄袭”钉钉,虽说目前还没做到像钉钉功能这么多,但却似乎有与钉钉争抢用户的势头。

明白了这个逻辑,就知道其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腾讯的“抄袭”似乎经常会成功,那这一次会如何呢?就目前而言,我认为钉钉还是略胜一筹,毕竟各个功能都较为完整,若TIM想赶超,可能还需要一段时日。


独角兽工场


这段时间很多QQ的PC端用户估计都收到了这样一张推送,也就是推荐你将普通客户端QQ升级为TIM也就是简洁办公版的QQ,而无论在界面还是功能上,这两者可以说有着明显的不同,那么在QQ已经有了如此庞大用户群体的基础之下,腾讯还要大刀阔斧的去推一款完全不一样的QQ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1:QQ用户活跃度增长后劲不足

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中国互联网覆盖率和手机持有率的增长已经趋于缓和,而QQ作为这些设备的标配应用,同样可以增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微信还有其他移动社交应用的兴起,让QQ用户的注意力流失严重,很多80、90后甚至已经放弃了QQ转到了微信或者其他平台。因此腾讯此举实际上就是希望像当年推出微信那样,通过打出一张差异化的牌来挽回这一局面,阻止用户的流失,而TIM就是这张牌。

2:应对阿里钉钉的强势崛起

在2016年的互联网产品中,一款阿里巴巴推出的叫做钉钉的应用席卷了各大APP榜单,甚至杀入社交榜前十,并且牢牢占据了办公效率榜首,今年年初,其用户数就已经超过300万,这一款以办公为主打的通讯应用让人们看到了企业服务这一潜在的巨大市场,而腾讯的TIM恰恰就是一款以办公为核心概念的多终端协同办公应用,TIM的推出,毫无疑问将成为阿里钉钉的最大的竞品。

最后,现在QQ的用户的确相当一部分是年龄比较小的年轻用户,比如中小学生,但是这个用户群体虽然对办公没有明确的需求,但是他们主要是以手机QQ移动端为主要平台,并且使用QQ多是基于聊天社交或者游戏登录的需求,因此这一升级对他们而言无非就是QQ换了个界面而已,至于在线编辑文档之类的功能,他们并不关心也不想关心,点赞向下!


知著Wisd


简单来说:

tim版本比较简洁,没有QQ那么多的应用,搞的花里胡哨的。

tim适应于办公版本,

TIM,QQ办公简洁版,是一款专注于团队办公协作的跨平台沟通工具。登录后,你的QQ好友都在,提供云文件、在线文档、邮件、日程、收藏等好用的办公功能,界面简洁清晰



经过自己这几个月的使用,谈一下我个人对这两款产品的看法及其优缺点。

TIM:感觉是一个清洁版的QQ,更没有QQ的娱乐性质,页面干净整洁,操作简便易用,适宜办公。提供批量整理好友减少无效社交、邮件日程名片功能等都能看出TIM想营造一个纯粹的办公环境。而这些恰恰解放了我这样一位强迫症患者,终于不用看到QQ上那么多的小红点了。另外它的办公易用性对于办公人员也是福音,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拿QQ来聊天的。它的办公性质从官网宣传也能看的出来

QQ:对于90后来说,这都是他们完整的青春,从初中到大学,一直相伴左右。喜欢用谈不上,更多人应该是习惯吧。QQ用户多,最具传播力和交互力,很多人已经没了曾经朋友的手机号,但是还留着他们的QQ。QQ空间仍然是很多人分享生活的首选。QQ的音视频非常好用,特别是视频通话。但是QQ过于臃肿,功能多而杂乱,适合于娱乐,但真的不适合工作。

这也反映了一款产品的成长趋势,原来是做加法,后来是做减法。之前,QQ的大部分用户对于互联网的操作并不是特别了解,不知道怎么去完成各种操作,恨不得把所有选项都加到一款产品上,使它变成万能宝盒,任何事情都能在上面完成。终于有一天,东西加的太多,以前希望它做的万能的人也讨厌它的臃肿,因为选项太多,压根就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哪,这个时候就应该果断抛弃之前策略,该砍得得砍,敢于断臂求生,每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只有那么多,每款产品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这也就是毛爷爷说的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且,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优秀的产品都是简洁的,比如Google的页面,iPhone的home键。能够让用户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差异化发展,找准用户群,估计这也是未来互联网产品发展趋势。


山经水疏


腾讯TIM的前身应该可以理解为是早期的腾讯TM转变的影子,TM是腾讯推出个人即时通讯工具,与QQ互联互通,侧重办公通讯软件。

TIM是轻聊版QQ,去除了QQ很多无用的功能,风格简约,方便办公,与QQ消息无缝对接,支持多人在线编辑办公文档,安排工作事物,发送会议邀请!



而与此同时,与腾讯TIM相对应的是阿里钉钉,阿里巴巴出品,专为全球企业打造的免费智能移动办公平台。作为企业级即时通讯工具,钉钉主要从老板需求段打入,这也是为什么钉钉一直被诟病的原因,大部分员工厌恶钉钉,但是钉钉使用用户也是亿级!


腾讯如此着急推送TIM也是迫于钉钉的竞争压力!

钉钉的以企业办公为切入点,移动办公,以公司制度为根本,老板员工处于传统的上下级模式!

而QQ微信则是以平级沟通为主,在这其中老板没有特权,没有权利查看员工通信记录,与此同时大部分人已经习惯QQ微信工作模式!

所以QQ微信可以说用户最多的移动办公软件!

但是QQ微信永远是立足在员工的需求上,没有顾及老板的需求,没有办公场景,没有组织结构!

协作管理最根本的作用是让公司制度正常运转,提升团队沟通协作等辅助公司发展运行!

钉钉目前能在企业级应用上独大,关键原因就是在于满足企业需求,老板愿意买单。

也就是说钉钉是工作推着员工跑,Q Q微信是员工推着工作走,需要员工的高度积极性,同时表现在目前的TIM老板员工同等权利,这就看老板是否买单,毕竟工作的核心还是老板说了算!

毕竟企业级的移动办公谁抓住谁就抓住了整个中国企业市场,市值潜力无穷,毕竟抓住中国企业才是根本!

归根结底是市场的竞争,同时石迫于竞争对手的市场蚕食,让TIM快速推进瓜分市场份额。

但是纵观腾讯企业版应用来说都是经历一段时间就停止更新,不知道TIM能走多远,是否能抢下钉钉的半壁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