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小米的股價會印證雷軍的豪言壯志嗎?經歷了破發之後,股價快速回升。從一開始的嘲笑者眾,到如今驚豔閉嘴。

股民們開始關心,怎麼樣才能乘上港股的順風車,打新賺錢。如果打新打不到,那又該盤算怎麼炒股賺錢,彷彿我們能聽股民心裡算盤打得啪啪響:這支股到底買?不買。買!不買?

也許,比起在股海中求生、焦慮到脫髮,選擇優質的投資基金是更好的“謀生出路”。

一、牛熊迭代,基金比個股更穩妥

2018年,對於股民來說註定是難熬的一年。年初A股迎來開門紅,呈現穩中有升的“慢牛”行情,劇情伴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打響,斗轉急下。熊出沒,請注意。

在這樣的情況下,散戶往往難以判斷個股的漲幅起落,下錯注者比比皆是。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相較於國內以散戶為主的情況,國外則恰恰相反,美國散戶比例在70年發展歷程裡從93%降到11%,更多人選擇委託基金公司進行投資管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比起投資個股,購買基金更受成熟投資者的青睞?在皓哥看來,無外乎以下兩點。

1、基金本質是一攬子組合,化解個股波動風險

通俗來說,你可以把基金理解成是一種套餐,裡面包含多支股票,這支漲一些,那支跌一些,“削峰填谷”之後,整體的風險就會比投資個股小很多。所以,這也就應了投資圈的那句著名的理論:“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同時,基金又是經過一定調查研究篩選的個股組合,處於劣勢的個股就在這個過程中被淘汰出局。如此一來,基金像是上了“雙重保險”,並非說其絕對沒有風險,但至少波動的範圍更能讓人接受。

2、專業人做專業事,基金團隊作戰強於單兵小散

“自古散戶皆韭菜”,這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不可否認的是,散戶確實更容易吃虧。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一來,散戶不具備專業團隊的投研實力。估計沒多少小散,真正搞得清楚企業如何估值,財報到底有哪些玄機。曾經有個搞笑的段子來形容A股小散:他看好京東,結果買了京東方,居然還賺錢了……這樣的無知無畏,讓散戶置身於“任人宰割”的案板上,虧錢絕對是大概率。

二來,比起專業團隊,散戶缺乏可靠信源。大多數散戶對於股票的瞭解僅限於媒體或社交圈內的交流,而基金經理及其研究團隊的信息來源則更為廣泛、可信度更高,包括上市公司高管拜訪、券商深度調研、產業內專家交流等等。

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雖說購買基金並非是件穩賺不賠的買賣,但也確實讓那些在股市中“歷經坎坷”的散戶嗅到了更多希望。

二、背靠華夏,這支基金佔據天時、地利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讀者會問:基金要怎麼挑?

一方面,選頭部,畢竟有知名度和口碑的背書,這支基金才更值得信賴;

另一方面,聚焦H股,估值低的還有不少稀缺優質標的,例如大家“中意”已久的騰訊、“新歡”小米等。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最近,皓哥關注到一支符合以上“雙重標準”的基金——華夏優勢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既背靠華夏,又重點聚焦A+H股。

把握時點,它以跨市場視角精選A+H股龍頭,兩市互融,驅動稀缺優質個股的投資價值不斷顯現。

當前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中長期看好整體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進入2018年以來,A股波動較大,投資者信心極度悲觀,然而目前上證A股、中小板、創業板等多個估值均處於歷史低位,安全邊際較高,所以待宏觀不確定性逐漸解除後會有估值修復的空間。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H股則是在經歷2017年的快速上漲後仍處於估值窪地,橫向對比優勢顯著。與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相比,香港市場的估值僅略高於俄羅斯市場,排名倒數第二,對全球投資者來說極具吸引力。同時,港幣與美元掛鉤,近年來美國開啟加息週期,持有港幣資產將有望獲得一定額外的匯率“紅利”。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綜合考察,華夏優勢精選基金利用“多因素選股模型”挑選優質個股、構建核心組合。

對於A股而言,選股標準有三。其一,精選大市值的優勢個股,挖掘兼具成長性與防禦性的股票;其二,精選高盈利能力的優勢個股,以盈利能力驅動股票價格上漲;其三,精選估值相對行業平均水平偏低的個股,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

對於H股而言,則主要挖掘大中盤、高增長的投資機會,並聚焦於科技、互聯網、消費、受惠於供給側改革的行業以及與新能源相關的週期材料行業。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可以說,科技創新、先進製造、消費升級、生物醫藥這四大主題,代表了新經濟、代表了先進生產力、代表了未來行業發展趨勢,這些賽道的佈局很有前瞻性。

皓哥給大家舉個例子,如果說賭對了賽道,行業整體增速漲十倍,賽道內的企業也容易漲十倍,反之如果市場每年下滑20%,還想指望公司保持每年一倍的增長,便需要自身先增長25%把行業下滑的20%對沖掉,再逆勢漲一倍,搶佔同業份額,這種難度可想而知。

三、“賭”對操盤手,才能carry全場

有人說,基金之於投資者,就像自動檔之於駕駛員,能讓行駛過程更為平穩、安全、舒心。

不過,基金是否真的能夠帶來更多安全感,又取決於基金經理的能力。所以挑選可靠的基金,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投資創業公司,少不了要“賭人”。

當然,這裡的“賭”並非依靠第六感,更多是從幾個維度進行評判:一看從業年數,二看投資方法論以及歷史業績。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第一要義,優秀基金經理需要經歷完整的經濟週期。也就是說,在大盤好的時候賺錢並不意味著其真正精通個股的選取與配比,體驗過完整的經濟波動才能對整體有更為好的把控。

此次,華夏優勢精選基金由李湘傑掛帥,縱觀A股市場發展的近30年,基本是業內普遍將5年看作一個經濟週期,算是見證過市場的大起大落。那麼從業15年的他算是完整經歷了3個週期。同時,李湘傑長期專注A股及海外市場,與遍佈全球的研究機構、投資團隊建立了廣泛的業務交往,具有全球視野、信源優勢盡顯。

第二要義,有投資方法論的支撐,取勝幾率才更高。雖說股市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且尚無一套既定的理論揭示其波動規律,但是基於對市場的深刻認知,基金經理往往能夠總結出自己的投資方法論,在一定程度上高效配置資產、實現基金淨值的穩健增值。

股海求生?不,我只需要一支優勢精選基金

從下圖的歷史業績來看,李湘傑算是一位穩健增長型選手,且擁有國際視野+精通科技股投資經驗。

四、結語

與其在股海中盲目拼殺,不如找位投資軍師,為你保駕護航 。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撰文 | 錢皓,平夢菲亦有貢獻

排版 | 千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