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落政治”倾向撕下西方民主制度的伪装

美国“部落政治”倾向撕下西方民主制度的伪装

(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格林伍德村,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多为白人,尤其是白人蓝领阶层。图片来源:新华社/法新)

总有一些人在制度上极力推崇美国模式,对“西式民主”青睐有加,但随着特朗普政府的履职,美国政治有逐渐向“部落政治”发展的趋向,内部矛盾日益凸显,其有关“民主”的表述也越来越难以令人信服。

当前,美国社会的分裂及不同族群间矛盾的加剧,日益展现出“部落政治”倾向,凸显出西方民主制度的力不从心。美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几乎所有美国人都丧失了安全感,感觉自己受到威胁,国民内部分裂明显。如,随着美国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不止是非裔、亚裔、西班牙裔感受到社会歧视,原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白人群体也常感威胁。据皮尤研究中心等机构调查,工人阶层的美国白人中67%称自己受到的歧视和迫害多于少数族裔,而全体美国白人中50%以上有这种感觉。另外,特朗普出任总统后,女性感到受威胁,社交媒体上谴责性侵犯与性骚扰的“我也是”运动爆发后,男性也感到受威胁;同性恋人群和异性恋人群、政治自由派和政治保守派都感到受威胁,这使得其社会整体人群变得更具部落性、更狭隘、防御心态更强、更强调“我们”与“他们”的对立。这种现象愈加暴露西式民主制度的局限性,并不如其所宣扬的那样,即运用相关制度便能实现民众权利的平等,减少阶层之间的矛盾。

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便是美国社会种族间的隔阂,它的存在由来已久,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改观。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指出,当前的部分白人群体感到受威胁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白人的这种“被威胁感”一直都有。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吉姆·克劳法》、20世纪20年代三K党的风行等,均是白人对非裔终将享有同等公民权的恐慌性回应。从更大层面讲,美国建国以来,其社会最大的冲突就是《独立宣言》中声明的原则与族群民族主义情结之间的冲突。美国开国元勋都是男性,大多是信奉新教的英国人后裔,他们认为,美国将由这样的人来统治,天主教徒、少数族裔、女性不适合统治一个民主国家。然而,由于美国脱离了英国的殖民,为了体现独立,争取民心,作为权宜之计,他们又不得不宣扬“天赋人权”的观点。

因此,即使是在美国国内,其民主制度也未带来阶层、族群间的融合、平等,它不是解决社会中群体矛盾的“万能药”,并不似宣传中的那般美好。

(参见:《美国国民分裂明显,日益走向部落政治》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