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讀者:豆逗逗

emmm……他可能不是學不會,就是沒把這個問題當成問題。其實很多男孩紙是基本get不到女孩痛經有多痛的,這時候你就可以給他拋出這個結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來自倫敦大學的生殖健康教授John Guillebaud,根據研究發現:經痛就像“心臟病發的痛苦”,也意味著是

一種接近死亡的痛 !他認為有必要把經痛列為正式的疾病,女人都應該接受妥善的治療。

“像心臟病”

“一種接近死亡的痛”

描述得可謂十分貼切準確了,再不濟就把下面這位網友的話,原封不動得扔給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但可能男朋友忽視你痛經這件事,其實問題不在於他不瞭解你的痛苦,而在於就算加上這個先決條件,他仍然會選擇視而不見。這樣來說,問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被忽視的你很可能正在遭遇著伴侶的“情感虐待”

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卷卷的身邊有好多好多朋友都抱怨過這樣類似的問題:

“我男朋友說他愛我,但我感受不到他的愛意。”

“我們的感情很好,一切都很順利,但似乎缺乏某些特別重要的東西。

“我跟他講話,他總是在玩手機,然後回應得特別慢,每次溝通我都不確定他到底有沒有聽到我講的話,這樣其實讓我挺痛苦的。”

這具體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有句話形容得很貼切:“那麼近,又那麼遠。”

有時,我們雖然和另一半在一起,但卻會因為得不到對方的注意、回應和支持,產生很強的無力感,最後,甚至會引發多疑、焦慮的現象。但與此同時,另一半卻覺不出任何異樣,

也根本不理解對方發生了什麼,反而會對另一方的抱怨產生誤解。兩個人明明距離很近,但心裡的距離卻像隔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這種現象在親密關係中,被稱為“情感忽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情感忽視是指感情中的一方,感覺到伴侶沒有給予自己應有的情感支持。

加拿大知見心理學領袖克里斯多夫·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曾詳細闡述過這個問題。今天卷卷就帶著大家一起解讀一下(來源:克里斯多夫·孟《親密關係》)

一.為什麼有人會有情感忽視?

1.基於其自身存在的情感體驗的盲點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有情感體驗盲點的人,他們不但無法很好的體會自己的內心狀態,也很難準確的體會別人的感受,會忽視自己的情感,同樣會忽視投注在自己身上的情感。很多人抱怨自己伴侶的同理心差,一點都不考慮自己的感受,但也許對方也很無辜,他們不是不想考慮,只是不知道你還有感受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為什麼會這樣呢?很可能是因為他在童年時期經歷了情感忽視(《無盡的空虛(Running on Empty)》)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童年情感忽視是jonice webb博士根據自己臨床心理治療經驗提出和推廣的,他認為一個孩子在家庭中,當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回應,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觀念:

——我的感受並不重要

於是,孩子便學會了隱藏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長此以往,情感盲點就出現了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關於這點,曾經有一項研究就通過兒童期心理創傷問卷和艾森克人格問卷,對當代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

如果小時候受過情感虐待或者情感忽視,成年後就更容易對伴侶忽視。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成長中缺少一個良好的示範不知道怎麼去在情感上做一個合格的伴侶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另一方面,研究也顯示:兒童期遭受過情感忽視的人,對

非語言信息識別能力較弱,或者誤讀伴侶的信息。換句話說,你可能已經表達出了你的不滿或者悲傷,在TA的眼裡跟平常就沒什麼兩樣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2.可能你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類型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偏向於不求助別人,會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然後推己及人,

覺得伴侶也是跟自己相似的,於是他們在伴侶有情感需求的時候不會過多關注和幫忙

3.第三點就比較扎心

He is just not into you

二、情感忽視會對人造成怎樣的傷害?

情感忽視雖然看起來只是一種無聲的拒絕,但實際上它會給身在其中的人帶來更嚴重的傷害。在這種情況下被忽視的一方會覺得:

1、被無視感。自己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缺少陪伴、缺少關心,好像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要,在對方的心裡自己並不是No.1。

2、不平衡感。會琢磨明明自己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此時被忽視者會有種很強烈的感情上的不對等感。

3、自我懷疑。

總想自己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夠好,更壞的是,會反覆思考自己是不是值得去愛,有沒有被愛的價值。

4、絕望感。這個狀態的人往往會做出一些比較極端的應對方式,比如用各種手段去重新獲取關注,比如用話語去威脅,奪命連環call,更嚴重的會以自殘的形式來獲取關心和愛護。

而事實上,在一段親密關係中,伴侶的一個很小的行為或舉動就可以讓另一方有很消極的反應,極容易讓對方陷入自己的主觀臆測,搞得整日提心吊膽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美國攝影師Eric Pickersgil去掉了伴侶間的手機形成的攝影作品《remove》

科學家們做過一項關於伴侶間“手機冷落”(“Phubbing”)的調查:調查包含了145個人,通過測試反應他們伴侶的Phubbing行為反映他們的戀愛關係滿意度個人幸福感。

結果顯示:

46%的人因為手機被伴侶冷落過

23%情侶因為玩手機而發生了爭吵

37%的人至少偶爾出現抑鬱症狀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也就是說,不管你忽視對方的行為有多麼小,都在短小的間隙內被對方看在眼裡,而且這確實對TA傷害很大

三、情感忽視在感情中的重要性

可以說這一點直接影響了你們以後的情感發展。美國的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先找過來了若干對情侶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先通知了其中一方……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然後讓情侶們處在一個單獨相處的空間,讓剛才被叫住的一方衝著自己的伴侶說同樣一句話:“你看,窗外有隻鳥!”

這些伴侶中有的會積極地望向窗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有的則是繼續冷漠地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在之後長達六年的跟蹤調查中,只有33%的人在當時積極地回應對方。而那些還在一起的,則有87%的人都望向了窗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可見 情侶間的情感互動對以後的幸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四、怎麼去和這樣的伴侶相處?

1.加強溝通。情感忽視者對於伴侶發出的信號接受能力較弱,那麼作為被忽視的一方,就要去強化和優化這個信號,並確定對方確確實實接收到了。給對方一些時間來調整,並詢問他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2.溝通後,對方如果答應了你的需求,但在往後的日子裡無法改變自己,那麼你就需要更加嚴肅得評估這段關係了。

最後的最後,卷卷想對開頭的那個朋友說:

第一次忽視你,你可以放他一馬;第二次忽視你,你還可以放他一馬,但是一定要他知道,

你是來談戀愛的,不是來放馬的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我來了大姨媽,男朋友讓我誇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