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多次沟通无果,这样的家长是出于什么心理?

燕姐札记


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而这其中,就有这样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对孩子完全散养,二是对孩子严格至极。题主提到的这种:当考试成绩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多次沟通无果。我们可以说是对孩子的过分严格要求所导致的行为。

那么,这样的家长是出于什么心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分析如下:

1.事实上,在国内,“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影响了不少家长与孩子的。虽说现今许多80年代的父母都已经开始接收了新的教育方式,但是他们曾经也很有可能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教育模式里长大的。

而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知道个体在年幼的时候,模仿能力是十分强大的,也深受着自己父母的影响。如此,我们就可以猜测问题中的这位家长,很可能是在他自己年幼,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也受着这样教育模式的“残害”。从而导致在自己有了孩子之后,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也受影响,沿用了这种教育模式。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其实就是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行为处事造成了影响。

2.其次,这样的家长采用了如此极端的方式,也可能是出于自身对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之切。而这种心理状态,有可能源于多种因素。比如,外界环境对TA造成的压力,被人看不起或是小瞧而引发了不公平待遇;又比如,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下,无法达到某种自己想要的层次,于是将这种欲望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这一种类型在国内其实十分常见。

3.再者,就是家长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够高,除了以如此“粗鲁”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TA不知道还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让孩子更加努力地去考出更好的成绩。

那么,对于这种家长,无论是出自于什么样的原因,如若多次沟通无效的话,沟通者也要考虑到自身是否有这个能力去说服他采用其他方式。一是要考虑身份,往往亲近的人更容易说服当事人;二是要注意沟通方式,会有这样教育模式的家长,想必不是那么温顺的人,倘若你以命令或是直接指出其错误的话,大概是很难得到良好的回应。

所以说,一个人什么样,能够什么样,需要什么样,这很大程度上都受着他心理状态与认知水平的影响,要去改变一个人也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提高认知水平,而不是指出错误,这才是真正地“说服”。祝好!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的编辑郑燕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联系。每日谈心是最有趣最有料的心理学媒体,欢迎关注。


每日谈心


考试成绩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还有呢?讽刺孩子挖苦孩子损孩子的也不少啊

这就是典型的教而不得其法啊!

浮躁!急躁!毛躁!早上栽棵树,下午就想着乘凉。

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才能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

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家长甚至于学校首先想到的都是延长学习时间,想方设法延长学习时间,以低质量的重复劳动来换取学习成绩,这背后除了利益的驱使就是教而不得其法,俗称瞎搞!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是学习不得其法,家长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语言上讽刺孩子挖苦孩子损孩子无非就是刺激孩子的幼小懵懂的自尊心,让他延长学习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好好学习,从不曾想过对于一个学不得其法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诚然,这种方式也有个别成功的,但是大多数孩子是成功不了的,很多家长最后也就放弃了不了了之,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号算是练废了,自生自灭去吧。

事实上和孩子沟通是确实很难的!

有些东西他本身就表达不出来表达不清楚,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还是能怎么滴?所以说棍棒教育是其实最简单粗暴有效的。

一般没什么文化的家长都采取的是这种方式,有点文化的也有这种家长但是相对比较少见,病急乱投医式的恨铁不成钢,殊不知最后反而是欲速则不达!

比如说孩子这次考试考了8分,你跟他好好说他下次考了9分,你打一顿少少也能考10分。

事实上你要是能循循善诱合理引导孩子可能会考到80分,打着骂着考到60分顶天了。

某种程度上你什么都不用管(仅指在学习上)可能效果反倒会更好点,不要干预孩子的学习说不定还能哪天这孩子突然就开窍了考到了60分往上……

如何改变这种做法?自己悟不到,外人管不着,如果有机会还是先培训一下家长吧……


小僧爱读书


教育是我的主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该家长一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

第一、家长为啥要打孩子

由于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就用棍子打,说明这是家长认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题主反应多次沟通无果,这恰恰也说明了该家长坚信自己的教育是有效的,是正确的。这样的家长往往是小时候吃过苦的。很可能他也是棍棒底下教育出来的,所以他相信苦口婆心的说教是无用的,孩子只会左耳听右耳出。唯有实打实的打一顿,孩子才能有所长进。以暴制暴的种子往往都是幼年埋下的。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父母往往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题主提到文中的家长是大专文化的,那么很可能他希望孩子成为研究生,甚至博士。从而从另一个方面来弥补大人当年的缺憾。所以,成绩越是考不好,打的只会越严重,直到达到临界点。或是孩子从此改观,成绩考好。或是打到一定岁数,孩子奋起反抗。

第二、问题不是“打”就可以解决的

如果打孩子能让孩子成绩进步,那么学校就不需要老师了,只要招十几个打手,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源源不绝了。

孩子出了问题,一定要找出原因,先用沟通教育,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平等稍低的位置,不能单纯的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简单粗暴的用武力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只能使问题越来越多。所以父母最好有时间可以阅读一些教育类书籍,从小培养和孩子沟通的能力。把对孩子的关心多用言语体现出来,同时要有教育的技巧。武力只能是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绝不是首选。

总之,教育孩子更多需要的是耐心,这条道路不好走,但是当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候,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我是老林,初中数学老师,班主任,欢迎您的关注!


老林的数学课堂


因为成绩考得不好就用棍子打孩子,掐孩子,虽然是望子成龙,希望他有出息,但也不能这样的方式来对孩子。这样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损斑的自尊心。根本问题要孩子找原因,找出他考得不好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靠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觉得这个家长太急于求成了。恨铁不成钢也不是一下就炼成了的。


老老毕的号


看到这一提问,心为之一颤!是的,当我们处在愤怒情绪之下,加孩子出现不良表现,成绩不好,捣蛋等,难免会丧失理智,对孩子进行拳打脚踢的过度处罚。把愤怒泄到孩子身上,使之受遭殃。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么简,是要学习及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巧。可以说家庭教育教养是个既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作为父母必须根据孩子的特点、成长喜好、性情脾气等方面进行了解研究,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之孟子的母亲仉氏的教育方法,可以说给家教树一美好的典范。

依题主描述的这种现象,要说家长是出于什么心理状态,我想这可能有好多方面的情况。可能急功近利吧,与孩子沟通后学习成绩还没长进,实在急得无奈,就拳脚相加了。与拔苗助长成语故事中主人公一样的心理。或许过于信奉“不打不成才”的“棍棒教育”,把它看成灵丹妙药,将对孩子教育简单粗暴化。往往只看了别的孩子被“打一顿”之后的表面效果,却忽视了是什么情况下采取这种措施,机械化学这种方法,比“东施效颦”还可怕。也可能这一家长太好强,攀比心理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孩子没学好,面子上挂不住。还有可能是这位家长是在家暴的家庭里长大的,他的父母粗暴的教育,很多都会植在他的意识里,并且这种愤恨在内心疯狂滋长,直到为人父母了,会不自觉的表现在对自己的孩子,重现过去自己的挨打教育。再一个可能是生活压力大,或在单位或整个家庭生活压抑大,完全被情绪脑控制了行为,孩子稍有不慎,正是发泄的好对象。这种心理是很可怕的,比如,2018年1月有一地方新闻报道了江苏黄桥毒妇陈某乱棍打死自己的九岁孩子。

所以说,孩子的教育,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是急不得,比不得,强求更不得。过度处罚打骂会造孩子失去信心,悲观厌世,也会致使小孩智商降低,陷入孤独的深渊。因为小孩在被家长打骂时,常是家长太愤怒状态下,会带有一些偏激的语言,如笨、差等,这无形中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样只会恶性循环下去,哪能会使孩子学习成绩提升。

我们理想的目标是达到家庭和谐,实现“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愿。这就须要作为父母要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修整对孩子的期望值,顺其自然。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可过于强加愿望。学会倾听,尊重孩子。


翰珉1


由于孩子成绩不理想打孩子骂孩子的,这样的家长表面上说是恨铁不成钢。其深层次的原因呢?其实是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够高。

有人会说,这样的家长都已经是大专毕业了,怎么可能文化素养不够高呢。其实这样的家长在学生时代读书的时候呢,一般都是死读书,或者是读死书的那种。这样的家长在读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学习的方法,这样的家长又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呢。她就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呢,好出人头地。由于遗传等等因素影响。这样家长的孩子成绩一般,或者是聪明的程度都是很平常的。像这样的家长吧,又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孩子们进行对比。一对比呢,他就会产生焦虑的心态。于是棍棒相加,拳打脚踢这样的事情会经常出现。在这样家庭中生活的孩子呢,到了青春期的叛逆现象会很严重。要不然就是性格非常的孤僻。甚至会发生家庭的悲剧。

我奉劝这样的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攀比。

你要做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进步。要让孩子超越自我。战胜自我才是人生最大的胜利。

二、多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是最重要的。

小学阶段养成了习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小学养成的拖延症以及马虎等等坏习惯的话,长大了以后很难改过来。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最少要21天。在此过程中,切不可急躁。

三、多教孩子解题方法及思路。

从小呢培养孩子由繁到简(划归思维),运动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等等这些解题方法和思路。

小孩子做题时思维会更广阔。切记不要打骂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做题的时候。那样容易造成孩子大脑一片空白,思维越来越僵化。

四、平等对待孩子

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问题你就会发现,大人是多么的蛮横。多做和孩子交朋友的事情,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样你的孩子才会有进步。况且呢,你要想想当年你还赶不上你现在的孩子呢。你有什么理由使用暴力!


玩乐英语


谢邀。作为一名农村教师,遇见的这种情况不少,父母越是文化水平低的,越爱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恨铁不成钢。

在他们心中,自己辛辛苦苦的给孩子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比起他们小时候优越太多了,但是孩子依然不知道珍惜,劝说无效,只能采取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

潜意识里觉得沟通无效的时候,这种方式比较奏效。

其实在管理孩子上,尤其是教育问题这一方面,家长有时候讲不出太多的道理或是找到太多的方法来对待遇到的问题,他们如果说的次数过多了会感到口头教育无效,所以只能求助于更快捷有效的方式。其实打骂偶尔一次会有效,次数多了,孩子反倒会变得更皮更难管。口服心未必服

其实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现在的孩子也的确是难管了许多。打孩子这种方式我们不能说杜绝了才是好的,对于孩子来讲,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家长也要严慈并济,能用道理讲通的,就晓之以情,如果实在是难管的,可以动用父母的威严。

希望我们的家长也能在管教孩子上多尝试不同的方法,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莞尔手工坊


导致这种方式的原因:

1、可以看出他肯定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则

2、因为使用暴力是最省力的解决问题方式

3、他没有时间思维,只有空间思维,认为解决当下问题就可以,没有想到棍棒给孩子带来的成长压力


如何处理?

1、组织家里有同年龄段孩子的朋友聚会,大家可以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

2、组织家庭内部会议,任何事情都要具有仪式感,没有仪式感对事情就不能严肃对待


老狐狸心语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观念的问题。棍棒之下出孝子,狼爸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等观念在影响着,这些家长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一方面是习惯了这种状态,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自己本身相对自己的父母有了一些成绩,便认为是这样导致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绩。于是,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法炮制。

然后,情绪控制的问题。这种状态下的家长往往是情绪比较失控,无法自我控制的人,当遇到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或者不在自己的预想中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往外宣泄,孩子成为了一个最容易下手的对象。

然后,能力和责任的问题。

当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这种状态的时候,会寄希望于别人身上,希望别人来改变这种状态,当家长尝试了让孩子学习更好但是无果的时候,就会想着把教育的这部分责任转移到孩子自己身上,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付出代价。


官永雄


说明家长本身各项素质也不高。

1、家长本身各项指标高,会能理解成长的过程。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应该知道: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身心发展。

2、家乡本身各项指标高,会能理解成长不必急于求成。

孩子的成长如同植物,需要养分,需要水分,需要阳光☀️。在各项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成长也并不能一促而就。而是通过父母言传身教,慢慢积累。

3、家长各项指标高,会能理解遗传。

智力除了通过后天努力,遗传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需要自己改善自己,其次以身作则,慢慢引导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