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农村俗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如何理解这句话?

老胡侃三农


男不三,女不四,不过生日的意思。

不是表面所想象,不顾正业招摇撞。

是指男人三十岁,组建家庭把婚配。

事业基础不稳固,如过生日太夸浮。

女人四十下坡路,身材容颜都退步。

这个岁数过生日,不值炫耀和庆祝。

五十虚,六十足,五十家庭顶梁柱。

遇事冷静多忍让,谦虚谨慎才靠谱。

活到六十古来稀,保持乐观要知足。

能活一天赚一天,健健康康就是福。

我是这样来理解,不到之处请添补。


诗哥达人


问题:农村俗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如何理解这句话?

老张:这句话是说的是男女在几个关键的年龄段应该注意的东西!


咱们的老祖宗是世界上最聪明,“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就我们还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就可见一斑。以前咱们的科学、经济都是世界的“天朝上国”,享受万国来朝的尊贵待遇,因此也流传下来了很多例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这样的老话,今天老张要给大家说的也是一句告诫后辈的话。

一、男不三,女不四:

“男不三,女不四”可不是咱们表面上想的那样不三不四、不务正业!而是指的是男人不过三十岁生日,女人不过四十岁生日。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老张给大家解释清楚:古人有男人“三十而立”的说法,是说男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应该组建了家庭,事业也开始步入正轨,这个时候基本都处在事业的上升期,一切基础都还未打稳固。要知道在古代过生日可是人的大事,都有亲朋好友来贺,有一种炫耀自己的意思,因此男人在三十岁这个事业、家庭还不算稳固的时候过生日的话,难免显得太浮夸。而“女不四”就说的是女人不要过四十岁生日了,因为四十岁是女人走下坡路的关键时候,这个时候女人容颜老去,自身的家庭下一代还未完全长大成人,基本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时期,所以告诫女的不要过四十岁的生日。

二、五十虚,六十足

“五十虚”则是告诫人们在五十岁的时候要虚心!因为古代有“五十而知天命”的说法,这个时候人活半百,正处于身体素质走向衰老的时期,各项身体素质都在下滑,而且这个时候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关键时候,父母年纪大了,身体脆弱,孩子正是差不多成年的时候,要引导孩子走向正途,而自己身体又日益下滑,如果自己出现半点差池,那就是家里顶梁柱塌陷的危机,所以告诫人五十岁的时候要谦虚。“六十足”说的是古代人的寿命比较短,能活到六十岁就算高寿了。人活到六十岁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已经完全出现颓象,因此多活一天就像赚了一天一样,要知足。

其实咱们的老话在老张看来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二十多岁成年到结婚之前的那几年可以说是真正的为自己而活之外,年青的时候在父母的安排之下生活,结了婚,身上有了重重的责任,遇到事情就要以家庭利益为主的考虑,难免要受到很多委屈。如果我们早点知道这些话,或许心里会好受的多!大家说是不是呢?


老张谈三农


有一句农村俗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如何理解这句话?

俗语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做事习惯,甚至有些人把俗语当成日常生活中的方法论来指导其生活。在盖房子的时候有“宁让青龙高高望,不让白虎抬头望”的原则;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有“一辈亲,两辈亲,三辈四辈不管饭”的说法……“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分别讲的就是人们在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岁的时候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状态,下面我谈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男不三,女不四”讲的是,男性不过三十岁的生日,女性不过四十岁的生日。男性在三十岁的时候正是人生打拼最好的时期,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如果花费时间在过生日这样的事情上,也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对事业没有丝毫的帮助;女性在四十岁的时候正是颜值由盛向衰的过程,所以最好也不要过四十岁的生日,这样只会告诉自己,自己已经慢慢变老。

“五十虚,六十足”讲的是,五十岁的时候要虚心,六十岁的时候要知足。五十岁的时候人们大多已经是儿孙满堂,所以这个时候的人千万要虚心,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更不要对自己有任何的放纵,不然会让别人嫌弃;六十岁的人要知足,因为在哪个年代能活到六十岁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要在六十岁的时候再去追逐什么功名利禄,应该让自己放松下来。

随着年纪的增大,我们都在不断的舍弃身上的东西。似乎只有童年是我们自己的,虽然它被学习占去了很大一部分,但实际上从人生来看,童年无疑是最具幸福感的。不过不管怎样,抛开俗语不谈,我们都应该去认清自己,什么年纪干什么年纪该干的事,但只要有力量,就要勇于去完成自己的梦想。欢迎关注老胡侃三农,关注最前沿的三农资讯。


老胡侃三农


关于“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这句俗语,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可能会听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过,其实,这句话放在以前,还是有一点的道理的,而且不少人也会照做,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于这句话也不在那么相信,有些也早已忘记了它所表达的意思,小帮手来说说个人对此的见解。

“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说的其实说的是过生日的年龄,大概意思是男人不过三十岁生日,女人不过四十岁生日,而到了五十岁,不论男女,都要过它的虚岁生日,也就是49岁过,而到了六十岁,不论男女,都要过六十岁生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

男不三:都说男人三十而立,需要成家立业,所以身上的胆子会很重,很多男人都不愿意面对三十岁,不是说怕,而是还没做好准备,或者说条件还没达到,一旦过了三十岁生日,就意味着家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前去面对,所以,男人不想过三十岁生日。

女不四:女人到了四十岁以后,心理上会起作用,因为都说女人过了四十岁,皮肤变差、容颜老去,会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本来40岁之前,还感觉自己挺年轻的,但是一旦过了四十岁,就会感觉进入到了一个很可怕的时间点,所以,女人不想过四十岁生日,这样,就可以一直保持年轻貌美了。

五十虚:人到了五十岁之后,据说会有一个“砍”,一些老年人对此可能相信的多,他们会认为人在50岁这年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不论是生活还是其他地方,至于五十岁生日更不用说,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提前一年过,也就是49岁过生日,这样按照虚岁来说,也等于过了50岁,以此来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有这个寓意。

六十足:在以前,人活到了六十岁,说明就很长寿了,到了这时候,如果过生日的话,就要大办,我们看电视也经常看到,某某六十岁大寿这样的字样,一是有祝贺的意思,二是有预祝以后年龄越来越大的意思,所以六十岁生日要办足。

另外,针对“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这种习俗,也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这样的,各地的风俗不同,自然会有不一样的过法,比如,有些地方,男人三十岁就是要大办,因为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自己身上的担子越重,自己越要努力,以此来激励自己,另外,现在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发达,人们的寿命也在延长,八九十岁的有很多,所以七十岁、八十岁、甚至九十岁的大寿,一次比一次办的足,这也算是一种好的现象吧。

关于“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这句话的理解,小帮手就说这么多,如果你有其他看法或观点,可在下面评论中留言。


农民的小帮手


这是一句很经典的农村俗语,现在依然在很多的农村地区流传,尤其是一些老一辈的人,更是对其深信不疑!要想理解这句话,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句老话的意思!

男不三,女不四

这半句话说的是男女过生日的禁忌!意思是说男人最好不要过三十岁生日,而女人不要过四十岁生日!有些人可能不明白,生日不是年年都过的吗?其实农村人所谓的过生日就是指办酒席!而且也不是年年都过的,一般都是大寿了才办一次,普遍都是逢十才办!但是在男人三十岁,女人四十岁这个年龄段本来是要办下酒席的,却不能办!因为古人认为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两道坎,办了的话以后得生活会不顺利,也就是带来噩运!

五十虚,六十足

这句话并不是说五十岁身体开始虚弱了,而是说过了半百了,身体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就要好好珍惜每一天,不能虚度光阴!毕竟古代人寿命不长!而到了六十岁了,人生基本快要到终点了,一切就都要看开了,不要什么都想要,也不要抱怨了,而是要学会知足!这样才能快来安享晚年!

农夫认为前半句还是有点封建迷信色彩的,但是后半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就是要珍惜每一秒每一分,要懂得知足,心态很重要!


农夫也疯狂


农村俗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是教大家在不同的年龄段如何正确处理事情,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那么,这句俗语如何去理解其中含义呢?

男不三

三,是指三十岁的意思。说啊,男人到了三十岁,应该做到三个不,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说白了,就是不主动为自己争取任何东西,不拒绝任何来到面前的机会,不向任何人承诺任何事情。这是一种安然处事的原则。



女不四

四,是指四十岁的意思。说啊,女人到了四十岁,要做到"四不"。哪"四不"呢?即不重负,不平庸,不束缚,不单调。整个"四不"的意思是规劝女人,活到了这个岁数,不用再给自己太多的心里负担,解开各种束缚,开始新的生活。说白了,就是解放自己,开开心心,随心而欲的生活。



五十虚

我们都知道,古人认为,五十知天命。到了五十岁了,就不要在花那么多的精力去搞那些虚虚假假的事情了,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生活,做本来的自己。这个大家应该是深有体会才对,在社交之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张张虚假的面具,在面具的后面,你永远不知道是怎么一个人。也就是说,人们在交际之中会有意无意隐藏自己。这样很累,但是由不得不这样去做,生活嘛。而到了五十的年纪,该得的都已经得到了,没有必要去隐藏了,可以踏踏实实生活了。



六十足

六十岁,古人称之花甲之年。又有一句名言叫"人到六十古来稀"。意思就是,人到了六十岁,已是步入老年了。这个年纪已是无欲无求的时候了,没有必要去争抢什么,贪图什么。好好过日子,享受这剩下不多的时光吧。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有关于《农村俗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 ,如何理解这句话?》问题看法,大家觉得怎么样?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对本人观点有疑问的,欢迎评论指正。


有点意思的事儿


农村俗语,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内涵丰富,十里不同俗,各地风俗意义完全不同。

"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我据据我们那里风俗向大家作一简单叙说。

男不三,男人三十而立,可以说三十岁是人生转折点,男不三,男人在三十岁还沒有成就,男人不得不在三十岁冲冲喜,喜从何来,男人在三十岁办生日宴,老丈人来拔穷根。其实机会不会天天有,三十岁改变人生的机遇在生日,亲朋好友相聚也许有什么主见,好的方案。三十岁生日也叫转运宴,财富宴,发达宴,在我们那里叫拔穷宴。非常热闹,非常喜庆,亲朋好友全来道贺。从三十岁头一天晚上烟花鞭炮到第二天中午宴会结束,你说男人是不是一次好的转变。

女不四,女人二十一朵花,美丽动人,女人到四十花容月貌可以说走下坡路,二十人家叫姑娘,四十叫大姐,有时还带个老字,叫老大姐,听起来心里别扭,我有多老呀。

说起生日,女人一般三十岁还没有出嫁,三十岁生日是不做的,家里人简单弄一桌饭庆贺一下就行,怕人家笑话。而女人出嫁后,娘家人要把女儿生辰八字在女儿虚岁生曰交与男方,男方才认可女方有生日。男方好做准备。

说女四十是一道坎,留住青春,留住美好记忆应该丈夫好好为妻子做生日,不得不把美好记忆留下美好回忆,应该让亲朋好友记住美好记忆。四与事同音。希望事事如意。而且女人四十爱情,家庭双丰收,丈夫不得不让众亲友知道,夫妻之间的成绩,宣耀夫妻之间爱情的甜蜜。你说该不做。

五十虚,人过半百,古语,半折下土了。应该做四十九岁生曰,五十岁是很少做的,听来不吉利,家里简单意思一下就行,不请亲朋好友来道贺。

六十足,天地轮回,六十甲子为一转,六十岁应该做足岁。实实在在,足足实实。人生有几个轮回,机会不会天天有,遇到了就尽情享受吧。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也是当地风俗,如有不到之处,或不了解欢迎关注有缘人,大家一起探讨。祝大家生日快乐。网图。











有缘人153832681


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谚语和民俗。有的说得特别有道理,有的是人们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希望。



自古以来,人们就敬畏生命,所以注重过生日。民间流传一种说法:人从出生到12岁,即一个属相轮回一次前,这个孩子是“神”不是人。我们不仅每年都可以给孩子过生日,而且大张旗鼓地庆祝都没有忌讳。人从12岁到59岁之间,就是从“神”转变为人的过程。过生日要慎重,可根据当地习俗过生日。于是就有了“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的说法。

“男不三,女不四,五十五,六十足”,究竟如何理解呢?

一、“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这里所说的“三、四、五、六”都是指年龄的整十数。

1、“男不三”指的是男人忌讳过30岁的生日;“女不四”指的是女人忌讳过40岁的生日。

尤其是在农村,很多地方都讲究“生肖守护神”之说。说男人30岁,女人40岁都是一道大坎儿,在这两个年龄过生日是不吉利的。有道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大多数农村人都会秉承这个传统习俗。

2、“五十虚”就是指50岁的虚龄,实际上是49岁

现在人都过“阳历”生日,在农村,很多地方直到现在依旧保持过“农历”生日的习俗。人们习惯把阳历生日称为“虚岁”,把阴历生日称为“周岁”。“五十虚”指的就是阳历年的生日。 我的老家都流行这样一句话“男过49,活得长长又久久”。中国人喜欢讨吉利,“九”是取长久之意,人们认为九是最大的数字,古代皇帝都称自己是“九五之尊”。民间也就更加偏爱“九”了。

3、农村有"不到花甲不庆寿"的说法,“六十足”指的就是到了60岁的人,过生日才称为大寿。60岁又恰好是本历年,正好满了“一甲子”。

过去,所以很多人一直都秉承这个说法,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对待。 现代人的眼界开阔,思想进步,对过去农村俗语“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这种不科学的说法,已经完全摈弃了。现代的人们,无论年龄大小,每年都过生日。以此来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二、有趣的是,不知何时,民间流传一种对“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的全新演绎,我甚是喜欢。今天就拿来跟大家一同分享。

1、“男不三” 30岁的男人,要做到不主动、不拒绝、不承诺。

男人到了这个年龄,不要主动为自己争取个人眼前利益;不拒绝任何对自身有发展的所有机会;也绝不轻易对别人许下承诺。

2、“女不四” 40岁的女人不要重负、不要平庸、不要束缚、不要单调。

我对这“四不”的说法表示赞同。中年女人,过去为了相夫教子,放弃了太多。40岁以后,婚姻稳定了,孩子逐渐长大了,自己容颜未老,就要对自己好一点。不要再为家庭背负太多重任;不要整天还是围锅台转;不让家庭琐事束缚自己手脚;释放自己的天性,施展自己的才华,让今后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3、“五不虚” 男人、女人到了五十岁,要淡看浮华,不能虚度光阴。

古人云“人过五十,天过半”。人生匆匆数十载,50岁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就要放弃追名逐利,面对以后的人生,对未来要保持从容淡定、轻装上阵;不斤斤计较,不虚情假意。远离各种酒局饭桌,放下各种不必要的应酬,踏踏实实、开开心心过日子。

4、“六不足” 人活到了60岁,已经到了“花甲之年”。

古人云60耳顺,就是说60岁以后,自己在家庭中,也要放权,子女已经能独立生活,他们都各自安好,老人也要颐养天年,不要再管家庭琐事。人们也常说“知足常乐”。60岁就要修身养性,让自己以后的生活有质量,到了这个年龄,不要感叹过往,要学会顺应时代发展。



对于“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古今人们的说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祝愿天下人都能长命百岁!


有书于千原


农村的很多俗语是非常有意思的,这其中有的包含了天气,有的包含了动物或是人的生活常识,虽然有一些是封建迷信,但是仔细研究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题中所提到的“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就非常有意思,老一辈人常常会有一些讲究,比如他们认为男人三十岁是生命中的一个坎,男人三十而立,顶天立地该成家立业,这其中就要更加打拼和努力,才能担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和重担,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也会开始有了下一代,责任更加重大,不光要养活妻子,还要照顾下一代,所以老一辈人认为30岁是生命的一个转折点,一般农村的讲究是男人三十岁生日不办酒席。女不四的意思就是女人在四十岁的时候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段,不再年轻也不算老人,生命也即将踏入老龄阶段,所女人是不想变老的,所以就不会在40岁生日的时候办酒席啦。五十虚的意思是指人到了五十岁,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明显下降,也表示着身体走向下坡。人们在这个阶段明显感觉到身体素质大不如以前,开始注重养生,锻炼身体。六十虚,古人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在以前六十岁算是大寿,也是长寿的意思,但是到了六十岁身体开始虚弱,也就有了六十虚的说法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现在,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也开始注重养生,所以身体健康也比之前好多了。

这句俗语只能当作一个知识,暂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互动!


农家巷


男不三,女不四”。问了村里几位老年人。他们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针对男女生日。农村人都是以农历为生日,逢孩子的生日,母亲会擀“长寿面”,父母的生日,大部分孩子也会记着,还别说,也有“记不住”父母生日的,不过不要紧,母亲也会做“长寿面”以提示。自古以来,生日还真是个值得记忆、值得看重的。而生扫对每个人来说是对出生的一种怀念,也是对父母的一种感恩。尤其是满十的生日更受重视,更有讲究的:农村里,一般来说男人“三十而立”,一切基础都未稳固,不要过30岁生日(女人还非过不可,我们当地叫“按”30岁,娘家人必须备厚礼到场);女人40岁色已衰,也少了气质,孩子还未成人,最忌讳过40岁生日。这其中就有男人30岁,女人40岁都是人生一道坎,在这两个年龄段过生日会不吉利。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对男女做人处事的规劝。“男不三”指男人要做到不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不拒绝来自外界的所有机会,也不要承诺任何事情。“女不四”,则是指不要负重、不要平庸、不要单调、不要奢望。 简言之,摔开思想包袱、活出自我感觉,不迫求没有目标的事情。

“五十虚,六十足”。五十是“知天命”之年。这个时候人生已经过半,身体素质大不如前,也就是人向老年近进。孩子已进入成年,一部分农村人已是爷爷奶奶的人要,教育孩子走正道,更要维护家庭的和谐,因为自己的老人也需要赡养。这“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自己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50岁要谦虚、要开心、要淡定。

六十足,这当然是以过去人的寿命来说的。能活到60岁就算“高寿”了!“人老60古来稀”,毕竟生命开始倒计时,活着是一种享受,凡事看得开,活一天就赚一天。知足就好!

“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虚、六十足”是告诫人们在不同的年龄段要学会具体地处理遇到的各种事情,保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