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說話的老實人,也能成功?子曰,有祕籍!

不會說話的老實人,也能成功?子曰,有秘籍!

子路將要遠行,向孔子辭別。

孔子說:“我送給你一輛車呢,還是送給你一些真理忠告呢?”

子路說:“請給我些忠告吧。”

孔子說:“不持續努力就達不到目的,不付出就沒有收穫,不真誠就沒有人親近(用)你,不講信用別人就會遠離你,不恭敬就會失禮有患。請謹慎地處理好這五個關係就可以了。”

子路說:“我將終身記在心裡。

請問如何取得新結識人的信任?

不會說話又想把事情辦得好,要怎麼做到呢?

一直都是個好人,但也不想受到別人的欺負,需要怎麼做?”

孔子說:“你所問的答案都在我講的五個方面裡了。

要取得新結識人的信任,那就是得真誠;

不會說話又想事情可成,那就是講信用;

一向為善而不受別人侵犯,那就是遵守禮儀。”

楚昭王聘請孔子到楚國去任相,孔子去答禮拜謝,途中經過陳蔡兩國。

陳國、蔡國的大夫一起謀劃說:“孔子是位聖賢,他所說的治國論政的謀略都是非常有見地,如果被對手楚國聘用,那我們陳國、蔡國就危險了。”

於是派兵困阻孔子一行。

孔子不能前行,斷糧七日,也無法和外邊取得聯繫,連粗菜淡飯都吃不上,隨行的弟子們大都病倒了。

不會說話的老實人,也能成功?子曰,有秘籍!

這時孔子更加慷慨,講學奏樂詠歌不停,還找來子路問道:“《詩》中說:‘不是犀牛不是虎,沿著曠野急出入。’我的理論學說不對嗎,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

子路一聽心中就不快,滿臉不高興的說道:“君子是不會受困乏的。那麼我們為什麼被困多日了呢?想來夫子的仁德還不夠吧,人們還不信任我們;想來夫子的智慧還不夠吧,人們不願推行我們的主張。而且我從前就聽夫子講過:'做善事的人上天會降福於他,做壞事的人上天會降禍於他。’如今老師您積德懷義,已經很久了,為什麼還會處在這種窮困的境地呢?”

孔子說:“由啊,你還不懂啊!我來告訴你。

你認為有仁德的人就一定會被人相信?那麼伯夷、叔齊就不會被餓死在首陽山上;

你認為聰明的人一定會被任用?那麼王叔比干就不會被紂王剖心;

你認為有忠心的人必定會有好報?

那麼關龍逢就不會被昏君所殺;

你認為忠言勸諫一定會被採納?那麼伍子胥就不會被迫自殺。

能否遇到賢明的君主,是時運的事;

做個賢人還是不賢人?才是個人可以選擇的事。

君子學識淵博深謀遠慮而時運不濟的人多了去,何止是我一個呢!

況且芝蘭生長在深林之中,不會因為無人欣賞而不芳香;

君子修養身心培養道德,不會因為窮困而改變節操。

如何做事?在於自身,何時生死?在於命。

因而,晉國公子重耳的稱霸之心,產生於在曹衛兩國奔波亡命之時;

越王勾踐的稱霸之心,產生於吳國會稽落難之時(貼士:越王曾兵敗被吳王俘獲收為奴隸,後臥薪嚐膽,復國稱霸)。

所以說居於下位而不願改變的人,是其思慮不遠;

做人總想安逸享樂,是其志向不大,這兩種人又怎麼能知道(重耳、勾踐)後來的結果呢?”

不會說話的老實人,也能成功?子曰,有秘籍!

後來解困後,子路又問孔子說:“君子也有憂愁嗎?”

孔子說:“沒有。君子時刻都在修養身心中,做任何事都會樂在其中;當他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又會為自己能有所作為而高興。

因此,君子一生都很快樂,並沒有一天是憂慮的。

小人則不是這樣,當他想獲取一樣東西,還沒得到的時候,他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怕失去。因此,他每一天都是憂心忡忡,並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不會說話的老實人,也能成功?子曰,有秘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