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上海退休教授的大作《牛蛙之殇》,介绍了他家外孙“幼升小”失败,不甘心上门口菜场小学,选择移民西班牙曲线救国的心路历程。

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授女儿真的陪外孙去了西班牙会怎么样。

他们的想法是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美国学校学习,以后再去美国留学。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美国学校是什么鬼。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这个美国学校(El colegio Americano)就像上海的美国学校、日本人学校一样,是一个给在当地的美国(日本)公民的子女上学的地方。他们的招生简章上写得很明白,他们优先录用美国公民,如果还有位置,就让英语流利的学生上。我不知道会背KPI的孙子英语水平怎么样,估计距离母语水平还有点距离。据说C罗把他的儿子也送到这个学校去上了。而且这个学校也是要面试的,当然狡猾的美国人说的是开会--a meeting between the student and parents and the Head of Admissions, the appropriate School director and the Headmaster.虽然这个学校是非盈利机构,但是网站上赤裸裸地写着:要审查你们家有没有钱。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就算他们的儿子能上这个学校,那么他要学什么语言呢。

上美国学校,以后留学美国,自然要学英语。

在西班牙长期生活,总要学点西班牙语吧,否则寸步难行啊。而且西班牙人的英语水平之烂,我给你举个栗子。我和太太08年去西班牙旅游,那时怀着宝宝(别问我为什么怀孕了还去西班牙玩),到哪里都想喝点热水。结果,你说英语,人家根本听不懂,西班牙的水是aqua,我会说,但是,热水不会说。当时也没有智能手机翻译,所以急得团团转,边比划边英语西班牙语混杂着说,听懂为止。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华人开的饭店,学会了西班牙的热水是Agua caliente。一辈子都记得了。当然这个华人老板也没有义务当老师,一杯热水收了一欧元。

作为一个中国人,中文自然也是要学的吧。而且要学好,怎么着也要说得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吧。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好,现在问题来了,英语,西班牙语,中文,这3种语言怎么排序,什么是第一语言,什么是第二语言,什么是第三语言?

说实际的,以后要在美国上中学大学,英语肯定得排第一语言。否则你怎么和那些母语是英语的是同学竞争?你在西班牙生活,生活被西班牙包围,潜移默化,肯定会把西班牙排在第二语言上。那么中文就成了第三语言。什么是第三语言,就是基本不会。教授外公受得了吗?家学恐怕是完蛋了。

外孙要学三种语言,他妈妈作为陪读,能辅导他?不能辅导是不是还要请家教?经济上承担的得起吗?哪怕钱不是问题,外孙的脑子够用吗?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有一种主导语言。在海外的华人都明白,要教育孩子学中文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更何况这个孙子要在三种语言里面挣扎。幼儿抽动症恐怕会更加的严重。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更可怜的是孩子的妈妈,她将在英语和西班牙语里淹死。英语是她辅导孩子的语言,必须精通。那些知识点,就算是中文,她都不一定搞不明白,要用英语来表达,基本没有可能。西班牙语是她在西班牙生活的语言,否则寸步难行。当然当地有华人可以帮忙,但是她能找到真心帮助,无私奉献的朋友吗?不可否认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但是如果遇上一个、半个坏心眼儿的华人,那真是有苦说不出了。估计她得把想出留学这个办法的老公打死。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最后批判一下孩子的妈妈原来的方案,所谓:

著名民办小学——著名民办初中——著名公立高中——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海外常青藤的“牛蛙”式路线成长。

这方案有三个问题:

一是常青藤不是海外,而只属于美国。

二是我不知道清华北大交大复旦和常青藤是什么关系,看破折号的分割,好像是并列关系,但是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们:12年以后孩子是上国内的大学还是国外的大学,要走完全不同的路径,选不同的学校,上不同的课,甚至是上美国大学还是英联邦大学也要尽早决定。

第三个问题最重要,复旦是排在交大前面的。这点交大自己也承认的,看下图。

上海退休教授的外孙去了西班牙以后居然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