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也有人說薑還是老的辣,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據貓眼專業數據,7月13日上映當天,《邪不壓正》以40.5%的排片拿下1.2176億,以微弱優勢擠下《我不是藥神》(1.2130億),成為當日冠軍。這一成績遠超2010年的《讓子彈飛》(3018萬)、2014年的《一步之遙》(8159萬),創下姜文電影首日票房最高紀錄。目前,《邪不壓正》微博大眾評分7.7,大V推薦度79%,後續票房表現如何還需要持續觀望。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邪不壓正》由姜文編劇並執導,姜文、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澤田謙也、安地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該片是姜文第六部導演作品,改編自張北海小說《俠隱》。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前,北平城的“至暗時刻”,一個身負大恨、自美歸國的特工李天然,在國難之時滌盪重重陰謀上演一出終極復仇記。該片於2018年7月13日在中國上映 。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燃爆、暢快、爽,是很多人看完影片的感受,電影裡的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前後的北平。這裡被姜文稱為一個“間諜之城”,各方人士輪番登場,他們代表著各方利益需求。但是姜文的電影有很多細節,都需要你二刷甚至看影評解析才能明瞭。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片中李天然入職協和醫院時,和同事對著一顆腎宣誓。他好奇為何要對著一顆腎宣誓。院長說這是他手術割錯的一顆腎,並且還是一個名人的。很多人看到這裡笑得前仰後合,但其實這裡並不是純粹的開玩笑,而是引入了一個歷史事件。1926年,梁啟超因便血腰疼到協和醫院診治,經X光透視顯示左腎有黑斑一處,醫生診斷結果是左腎患結核,需手術切除。當時由協和的院長劉瑞恆親自主刀。但手術之後,梁啟超依然便血腰疼,最終去世。外界盛傳劉瑞恆誤將健康的右腎切去了,導致梁啟超壯年早逝。但也有另外的說法是並沒有割錯腎,但黑斑是良性的,沒必要割腎。《邪不壓正》片中出現的院長表示這是他誤做的一次手術。姜文曾表示,他想要在電影裡表現這個世界的荒誕,你想當然的事情,很多時候並非你想象的那個樣子。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片中姜文飾演的藍先生,很多人看完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藍青峰遊走於中日兩方勢力之間的前朝武人,辛亥元老。他的兩個兒子,分別死於廣東和上海。多年以後,他又來到北平,暗中收養李天然。李天然,習武少年,公開身份是協和醫院醫生。和朱潛龍師出同門,卻結下血海深仇。少年時,他目睹師父全家被屠,自己也被朱潛龍槍擊。朱潛龍點了把火,要將他毀屍滅跡,他卻奇蹟般浴火重生。15年後,李天然在美特訓練變身“李小龍”,領受任務歸國,同時也為私仇而來。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他讓李天然成為自己的第三個兒子,把李天然送到美國,將其訓練成勇武的刺客。十五年後,他命令學業有成的李天然回到北平,讓李天然對朱潛龍構成威脅。這是一個非常有謀略的人,一個放長線釣大魚的人,同時也是手段狠辣的人。此人從救下13歲的李天然時就開始佈局,抗日、反蔣、傾美,但他也發了國難財。這個角色原型是原著《俠隱》作者張北海的父親張子奇,曾經做過天津電話局局長,也曾有過軍統背景。藍先生和朱潛龍吃餃子那場戲中說到自己當年和小西天和小諸葛如何叱吒風雲,是應對著歷史人物閻錫山和白崇禧。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姜文不止一次說過,女人是能成大事的,他的影片也一直在傳遞這樣的精神。在《邪不壓正》中,讓李天然突破懦弱最終成功復仇的,是周韻飾演的裁縫關巧紅。關巧紅,隱匿縫紉作坊的巾幗烈女。因為父親被殺,為了復仇而嫁人,生了兩個孩子,由於丈夫不支持復仇,拋家棄子。為了報仇放足、健身。她幫助李天然實現復仇。關於她的身份,在電影中她提到父親曾經是軍人,被軍閥所害,而她蓄謀十年為父報仇。其實這個角色承擔著姜文的另外一個理想,這個人物設定顯然來源於民國時期為父報仇的俠女施劍翹。因為姜文原本就有打算拍施劍翹的傳記片。

施劍翹,原名施谷蘭,安徽桐城人,自幼生活在山東濟南。生父施從雲,後過繼給其弟施從濱。1925年秋,奉系軍閥張宗昌與直係軍閥孫傳芳為爭奪安徽、江蘇的地盤展開戰爭,時任奉系第二軍軍長、前敵總指揮的施從濱奉山東督辦張宗昌之命迎頭截擊。施從濱率軍南下時,孫傳芳曾連發三封電報要施同他合作,但施不予理睬,反而孤軍深入。在皖北固鎮的交鋒中兵敗受俘,被孫傳芳梟首於蚌埠車站,示眾三日。死訊傳來,年僅20歲的施劍翹就立志為父報仇,手刃仇人。1935年,施劍翹在天津刺殺直係軍閥孫傳芳後被捕入獄,1936年被特赦。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片中朱潛龍和藍先生吃餃子時,發生一樁命案,朱潛龍必須立刻處理,因為是美國人被殺害,還被挖去了內臟。這也是歷史上確有其事的“帕梅拉案”。只不過被害人從英國人改成了美國人。朱潛龍,李天然大師兄。1922年,夥同根本一郎殺害師父滿門。後投身警界,一路晉升為北平城警察局局長。他和李天然一樣,都是師父收養的孤兒,隨師父姓李。但是為了要認朱元璋做先祖,他改姓朱。他的野心,是要做皇帝。1937年1月,英國少女帕梅拉·沃納死在素有“狐狸精”出沒傳聞的狐狸塔下,屍首被刺得面目全非,血液被抽光,心臟被掏空。帕梅拉的父親愛德華·維納曾擔任英國領事館領事,是當時著名的漢學家。該案當時由中英警力聯合辦案,但是最終也未能查明兇手,被後人視為一大奇案。到日本侵華戰爭開始時,案件已逐漸被人們遺忘。而也是在這個吃餃子飯局上,朱潛龍和藍先生對口相聲一樣的臺詞中,把愛寫日記的人都奚落了一通。民國時期愛寫日記的,除了蔣介石,另外一位名人是胡適。

姜文在電影《邪不壓正》中,還原了一個曾經的北平。比如李天然從美國回到北京坐安德勒車回家的路線,從前門火車站下車,老城牆、前門箭樓、天安門城樓、南池子街,一路逐一展現,最後抵達內務街11號東四附近。這裡就是姜文小時候住過的部隊大院。但其實這些場景大部分都不是在北京拍的,比如李天然跑酷的屋頂是在雲南搭的景,許晴最終跳城牆的鏡頭以及多個在城牆上談事情的鏡頭,是在西安拍的,因為西安的明城牆保留得比較完整。許晴飾演的唐鳳儀,蟄伏權貴之中的美豔交際花。她本是朱潛龍的情人,支持他的皇帝夢,不願意做妾。後幫助李天然復仇,在日軍進城時跳下城牆而死。

北洋年間,北京以北。習武少年李天然(彭于晏飾)目睹師兄朱潛龍(廖凡飾)勾結日本特務根本一郎(澤田謙也飾),殺害師父全家。李天然僥倖從槍下逃脫,被美國醫生亨德勒救下。李天然傷愈後,赴美學醫多年,並同時接受特工訓練。1937年初,李天然突然受命回國。“七七事變”前夜,北平,這座國際間諜之城,華洋混雜,山頭林立,每時每刻充滿誘惑與殺機。一心復仇的李天然,並不知道自己被捲入了一場陰謀,亦攪亂了一盤棋局。彼時彼刻,如同李小龍闖進了諜都卡薩布蘭卡。前朝武人藍青峰(姜文飾),神秘莫測,與朱潛龍、根本一郎關係緊密,更與亨德勒情同手足,是敵是友面目不清。隨著中日危機不斷升級,各方博弈愈演愈烈。多次為謊言蠱惑、錯失時機的李天然,終於下定決心,在紅顏幫助下開啟復仇行動,並使整個滅門事件和人物底細暴露世間。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邪不壓正》改編自張北海的武俠小說《俠隱》,講述1937年青年俠士李天然身上揹負著血海深仇,在美國秘密訓練多年後返回北平復仇的故事。這是姜文在《一步之遙》後時隔四年的最新作品,也是其“北洋三部曲”的終章。

媒體人稱,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就是敘事節奏,整個影片的後三分之二在漸入高潮的時候突然拖沓起來,在高潮時更是多了許多無謂的特寫+場景切換,炫技有餘,張弛無度。故事開場沒多久,姜文飾演的角色藍青峰就展示出了雄厚的背景實力:在北平有十二套四合院,和很多革命大佬都是兄弟交情,和故事大反派——廖凡飾演的警察局局長朱潛龍也能談笑風生還做交易。不僅在國內勢力強大,還能在美國建立組織(具體是什麼組織不詳):救了男主後,幫助他在美國接受十幾年訓練(同時還學習了高超的醫術),甚至男主的養父和美國上級都是他的下屬。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男主彭于晏被告知“等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就可以去復仇——手刃朱潛龍和根本一郎”,但這個“任務”一直模模糊糊看不清楚:我只知道他有愛國熱情想要抗日,但不知道他到底要怎麼做。藍青峰想將男主作為誘餌,讓朱潛龍殺掉根本一郎,後來又跟根本一郎做交易,讓他給自己一份漢奸名單。然而這倆計劃都失敗了,朱潛龍不願意殺日本人,根本一郎還把他培養的眼線馬車伕給殺了,最後將他關在小黑屋裡,他答應引男主出來才放他出門。他去接男主的時候,說自己已經窮途末路了。怎麼這樣就窮途末路了?你美國的下屬呢?你那些大佬兄弟呢?你佈置了十幾年的局,這麼簡單就給破了?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彭于晏飾演的男主李天然,從出場開始就氣勢洶洶地說要報仇,結果他第一次偷了根本一郎的刀和印,還印在朱潛龍情人的屁股上,第二次彈碎冰劃傷了朱潛龍的眼皮,第三次跟根本一郎單挑,還先讓他三刀。他說自己看到仇人會因為恐懼而動彈不得,我看他做這些事的時候倒是帶著一股驕傲自得的神色,悠閒得不像揹負了十幾年血海深仇的人。

彭于晏的肉體露得一點不比許晴少,他年輕、飽滿、生機勃勃、強大又有力,能快速躲開近在咫尺的子彈,也能輕鬆地穿行於屋頂和樹林之間,刀法精準,人設迷人,但我一點都喜歡不起來。他本質上是一個牽線木偶,最開始聽命於上級,後來聽命於藍青峰,之後又在周韻扮演的裁縫那兒“找回復仇的本心”,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做得最過火的也不過是貿然出現在朱潛龍的酒局,彈了他一塊碎冰。(後來火燒鴉片廠也是藍青峰讓他做的)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說得不好聽一點兒,他的“覺醒”和“蛻變”就跟沒有一樣。廖凡飾演的朱潛龍也沒啥內涵,但他的人設就是心狠手辣卻非常“單蠢”。雖然是反派但也承擔了片裡的許多笑點,比如朱元璋畫像那段。李天然拿著刀問他為什麼要殺師傅一家,他堅持否認說不是我,是你殺的。他還給李天然刻了一個狗的碑,說李天然是殺人兇手。可能他潛意識裡覺得只要謊言說多了就會成真的,他連自己都想欺騙,不願意面對現實。外加那句“要是師傅願意簽字,我當然不會殺他”,這與他心狠手辣殺人如麻的劊子手形象一對比,竟然讓角色更立體了幾分。

周韻演的裁縫和許晴演的貴婦,都非常美,一個是堅毅的美,一個是風情萬種的美。但裁縫這角色給人的感覺就像:想塑造一個神秘、有故事的高人形象,但故事有餘。內涵不足。和藍青峰一樣,她有錢有勢(全京城的達官貴族都來她這裡買衣服,她還有自己的小隊,最後時刻殺掉了根本一郎埋伏在車上的暗殺者們),她也有慘痛的過往和復仇的心,但她除了一直催促男主角去行動外,並沒有做出其他的動作。電影花了一定的篇幅去描述她怎麼治好自己的小腳,可能也暗喻了她和男主最後都治好了自己的“心病”,但就像我在上文吐槽的,這種轉變實在太微弱,讓我連帶著對她治好了腳也沒有額外的感動。

唐鳳儀,她真的非常美,非常誘人。每次出場,全場觀眾無論男女都會驚呼。她又美又奔放,去追求某個目標時毫不猶豫(朱潛龍、李天然),放棄也十分果斷。她其實是個高知女性(在劍橋念過書),但又會說出“我在馬爾代夫買了兩個小島,以後海平面下降島面積就會越來越大”這樣的傻話。她貪圖玩樂和兒女情長,但在日軍進城的時候,沒有選擇飛去馬爾代夫,而是穿得漂漂亮亮的從城牆上跳了下去。

這個角色不像浪漫主義,她就是空想和浪漫本身。仍然有種想哭的衝動。

姜文選擇了戲謔的黑色幽默來表現這種家國情仇。一個普通美國人騎驢可以擋下正在訓練的日本軍隊,坦克裡探出頭的日本軍官只敢嚷嚷著要攻破華盛頓卻不敢動他一根汗毛。朱潛龍抓到罪犯,外國人都送去使館,只能砍本國人的頭。藍青峰四人在六國飯店聚餐,朱潛龍甩了唐鳳儀一巴掌,飯店的比利時人老闆過來讓他滾出去,他半點不敢回嘴。全片在不遺餘力地強調著“外國人的特權”,剛來北平的時候,男主角問美國養父開車為什麼橫衝直撞,美國人說“這裡可是北平!”意思是外國人是可以為所欲為的。後來他問為什麼一張護照就能攔住日軍的坦克,養父說,那是因為我們護照背後有著更大的坦克,更強的軍隊。

但這種感情是被壓著的,全外放出來煽情就不是姜文了。更多時候他的鏡頭是給了看起來“無意義”的瑣碎片段,老北京的街頭巷尾,連袂的瓦頂屋簷,斷掉的城牆,簡直是給老北京民俗拍的紀錄片,帶著點與戰爭時代不符的溫柔。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這部片子優點很多,有一點就是它的服化道的用心。旗袍與西裝並行,槍炮共刀劍一色,西醫、薩克斯風都是赤裸裸的現代印記,卻殘留著俠客飛簷走壁的江湖舊夢。這部片子如果分成片段來看,稱得上很優秀,但合成一部完整的故事,只能說差強人意。他在這部作品裡肆意展示著自己的惡趣味和荒誕幽默感,但卻在臨門一腳時戛然而止,強行掰回了軌道。就像他開車去接李天然石時說的,“我已經在壓著速度了!”又或者是那句看起來不合時宜的話:“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

各個演員嘴裡說出來的臺詞,一口京片兒沒什麼問題,但是表現的有點過啊,北京人平時說話都是這麼矯揉造作的?彭于晏算是可以理解吧,不過也是一樣不太好。臺詞的說這個部分真是我覺得整部電影最大的敗筆了。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別的諸如笑點啦,血腥啦,有的還挺加分,尤其是一上來的血腥尺度,很寫實,直接表明了整部電影該有的表現殘酷方面的尺度,對於一部描寫戰爭相關的電影是很應該的,畢竟姜文在電影上映之前也說了他是想要拍一部讓人知道日本人做了什麼的電影。

電影是一部基於現實的荒誕電影,略有些虛幻色彩,所以對於主人公就不要過於較真。就像電影中最後師兄弟對決設置的殘忍血腥卻又逗比,就是給觀眾一種腦回路特別奇特的感覺。總體而言,姜文這片也許不如他自己的《讓子彈飛》,可能和同期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作為電影來說也有差距,但是不妨一看。缺點總結起來就是電影想演繹出荒誕的效果,但是過了,許晴,亨德勒是比較突出的倆,彭于晏麼,演的是可以的,後來想想,感覺實際上跟電影有點不搭,不搭在哪兒呢,如果是一個沒臺詞,只有動作戲的角色,應該就很搭了。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周星馳的無厘頭讓人釋放、開心,姜文的荒誕讓人壓抑。簡單來說,《讓子彈飛》影射革命年代和前三十年,《一步之遙》影射改革開放之後,《邪不壓正》反映十八大以來的社會思潮。影片中描述外國人特權的幾個微小細節,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中國某些領域某些地方不也是這樣嘛!搞逆向歧視!這不能不讓人引起聯想!

劇情是老套了些,個人英雄主義和家國情懷沒有融合好,沒有發動群眾,準確的說是沒有教育群眾的改革家,沒有大局觀價值觀的革命戰士(主角在美國長大,也說得通),就是個想自己報仇卻稀裡糊塗順便談情說愛沒有成功的故事,還好姜文知道這種背景是不能有大團圓結局的,不然絕對差評。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李天然偷印偷刀射瞎朱潛龍的眼都是他的心理活動體現,小時候親眼看到師傅一家被殺,心裡是有陰影的,不敢報仇,只敢搞搞這種惡作劇似的活動,所以才有了關巧紅(原型施劍翹)的開導,而關巧紅對他的開導其實也是對自己說的,所以片尾她真的去報仇了。

周星馳的無厘頭是取悅觀眾的,姜文的電影是取悅自己的,他對觀眾是俯視的(但不是輕蔑)。就像《讓子彈飛》裡一樣,民眾力量巨大,要依靠民眾、為了民眾,但民眾是需要引領和激發的。姜郎才盡。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專家認為,本片相較於張北海的原著武俠小說《俠隱》做出了較大改編,主人公為報國恨與家仇採取了一系列果敢行動,不僅有後武俠的風格顯現,還表現了五四以來中國青年人在各種背景影響下的成長和發展,表現了三十年代民族狂野在侵略者壓抑下的強勁爆發,該片對“屋簷之上的北京城”的影像表現極具創造力和想象力。本片延續了姜文導演一以貫之的一些藝術風格,散發出濃郁的浪漫主義和作者個性氣質,呈現出個人想象與類型敘事的完美結合,兼顧了藝術個性與商業性,便於觀影大眾的認知。有的專家還指出本片情節緊湊,跌宕起伏,人物關係複雜但不凌亂,線索密集但十分清晰,歷史和年代的信息量巨大,釋放出很多的解讀空間和多重聯想。專家對演員的表演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們認為彭于晏的準確表演了人物的成長過程,其動作迅猛果敢,攻勢凌厲,姜文表演出角色的掌控全局和沉穩老辣,廖凡表演出反面人物的陰狠狡詐,周韻詮釋了特定女性在復仇道路上的內心糾結、最後決心和含蓄深情,許晴表現了角色在風情萬種自由灑脫之餘,迸發出城樓之上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這是姜文第二次與IMAX合作,姜文特意打造的民國北平在IMAX高清高亮的大銀幕上尤為寫意奪目,加上清晰逼真的畫面質感,配合上具有穿透力的音響系統,令觀眾沉浸在充滿想象力的世界裡。作為“北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邪不壓正》和前兩部《讓子彈飛》《一步之遙》一樣,獨具一種傳奇意味,對於這種“傳奇”色彩的詮釋,左衡在《今日影評》中給出了三個關鍵因素。

環境的傳奇性。《讓子彈飛》描述了中國南部一個虛擬的邊陲小鎮,裡面充斥著奇怪的行業和從事奇怪行業的人;《一步之遙》發生在法租界風雲詭譎、陰謀叢生的魔幻之都上海,“第三屆環球花國大選公開賽”盛大開幕之時;《邪不壓正》的故事發生在華洋混雜,山頭林立的北平,每時每刻都充滿了誘惑與殺機。時代的傳奇性。《讓子彈飛》發生在北洋戰亂後;《一步之遙》發生在1920年軍閥混戰;《邪不壓正》則發生在北洋年間的北平,中日危機不斷升級。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人物性格的傳奇性。姜文電影中,總有一個正氣凜然的人,他可能有邪氣痞氣,也有底線,但一定不會平庸。比如《邪不壓正》中在北京城的屋簷上飛簷走壁的習武少年李天然;《一步之遙》裡出身貴族但生逢亂世的馬走日,大清覆亡後,身為滿族遺老的馬走日,與舊友項飛田、完顏英結伴南下闖蕩上海,憑膽識打下一番天地;《讓子彈飛》中的張牧之,他是昔日蔡鍔軍中猛將,卻在北洋戰亂後落草為寇,成為縱橫山野的綠林悍匪,帶著手下一班有勇有謀的弟兄,踏遍南隅江湖劫富濟貧。

拋開“荷爾蒙、粗獷、強烈、熱烈”等等形容詞,左衡更願意從姜文的個人氣質來聊姜文。在謝飛執導的電影《本命年》裡,姜文飾演精神世界極度空虛的李慧泉,他不能正常看待愛情和友情,富有悲劇而優雅的宿命色彩。所以,姜文可以粗獷、強烈又邪痞,亦可不熱烈、細膩又孤獨。“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這樣一個非常精雕細刻的,內心無比柔軟的,像一個孩子一般的姜文的這種創作能力。”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左衡期待姜文能夠像他喜歡的電影大師瑟吉歐·萊昂那樣,創作出一部像《美國往事》那樣令人心潮澎湃的作品。“如果有一天姜文導演也會留下這樣一種關於現代中國往事一般的敘事,這樣的一位電影人才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

《邪不壓正》作為姜文導演的第六部作品,也是他“民國三部曲”的終章。四年磨一劍,該片由姜文親自編劇、執導及出演,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等主演,強大的演員陣容、再加上姜文個人品牌的加持,使該片未映先熱。此前《邪不壓正》在長城腳下舉行了“家宴”,眾多業內大咖明星齊聚,如:賈樟柯、王學圻、洪金寶、甯浩、張一白、黃渤、夏雨、袁泉等紛紛大呼過癮,超高評價更加令觀眾對影片全國公映引頸以待。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邪不壓正》是英皇電影繼《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後,參投出品的又一部姜文作品。投資《邪不壓正》並在旗下北京首家英皇電影城舉行京城首映禮,英皇集團影視產業版圖逐漸浮出水面。近十年以來,通過與全國知名導演的緊密合作,英皇集團參與了多部高口碑票房的內地電影,並積極佈局電影院線,逐漸完善其產業版圖。

“很姜文”、“姜文還是姜文”,《邪不壓正》的確延續了姜文一貫的影像風格。“沒有慢,直接起”,行雲流水的節奏、凌厲的鏡頭切換,替觀眾省去了傳統敘事中“起因”和“發展”部分,使得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令人大呼過癮。而姜文最招牌的暴力美學,在1937年的北平得到了最廣闊的發揮空間。當個人恩怨被國恨裹挾,那便是快意恩仇、血肉橫飛、火光滿天。也難怪有觀眾表示“這部電影不只是很姜文,而是最姜文”,“像是時刻坐在火山口,最嗨最爽的一次觀影體驗”。

“刺激”、“過癮”一向是姜文電影的直觀標籤,此番《邪不壓正》更添了一份 “浪漫”的氣質,如一道大菜,除了撲鼻的香氣之外,多了供味蕾沉醉的餘味。而片中迭起的屋頂海洋無疑是導演浪漫和想象力的寄託。在屋頂的世界,雖然穿著夜行服,李天然(彭于晏飾)卻展露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相比地面上身背仇恨和任務的“殺人機器”,屋頂上的他會害羞、會表白,亦會膽怯、會恐懼。屋頂上的世界,是姜文的fantasy,亦隱藏著角色的底色。姜文的浪漫不是刻意的設計,而是骨子裡的,“信手拈來的一句對白、一個回眸,都令人沉醉不已”。而聲樂系的同學則表示,姜文對配樂的選擇格外講究,“多處用到歌劇詠歎調選段”,悠揚的歌劇配合唯美的畫面,進一步為浪漫加磅。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作為全國路演的收官之戰,姜文、彭于晏和許晴繼首映禮後再度“合體”,成為當天的最大驚喜。風趣幽默、活力十足,三人不時的親密互動、妙語連珠,引得現場掌聲、驚呼不斷。這也不禁引人感慨,只有如此歡樂的工作氛圍和講究的創作態度才有可能拍得出真正的好作品。

薑還是老的辣,姜文甫一出場便展示了他的“講究”。“拍電影就像請客吃飯,要做到有滋有味才敢開門迎客,所以4年拍一部時間並不長”。而彭于晏則表示自己不僅在開拍之前苦練動作、練口音、練跑步,還認真鑽研了李小龍的表演。他同時也透露,自己的角色與李小龍有著某種關聯。當被問到在拍“裸奔”一場戲時是否猶豫時,彭于晏反問“你熱愛音樂嗎?熱愛的東西為什麼要猶豫呢?”《邪不壓正》劇組在姜文導演的影響下,一個個成了“細節控”、“講究人”,原因無外乎對電影的熱愛。

“講究”之外,一向以“硬漢”形象示人的姜文也展示了浪漫的一面。有觀眾問“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是否被賦予什麼特殊意義?”姜文坦率表示“我還需要賦予女性特別的意義嗎?她們本來就很特別,對我是神一樣的存在,我只能這麼拍”。硬漢已足夠迷人,懂浪漫的硬漢最是撩人。

有人說,姜文姜郎才盡,但盛宴已備好,你無需等待!

​一位音樂學院的同學對導演的音樂品味大加讚賞,認為《邪不壓正》中音樂和視覺的結合非常有意境。對此,姜文坦言自己並不識譜,但“很多音樂在寫劇本時就存在腦中了,而且還會幫助自己補充很多細節”。許晴則表示,拍戲現場導演不給演員劇本,每一場戲都演了很多遍,他需要演員自己去找到他心目中唐鳳儀的樣子。連創作過程都如此肆意,觀眾口中“中國最浪漫的導演”,姜文絕對擔得起。

姜文說,4年的電影創作過程就如4年的大學生涯,最根本的是把基礎打牢。而無論銀幕上飛濺的荷爾蒙、行雲流水的打鬥場面,還是幽默戲謔的臺詞,根基都來自於主創們“講究”的創作態度和骨子裡的那份“浪漫”。姜文導演四年磨一劍,一場有酒有肉、載歌載“武”的盛宴,就在今天,無需等待!

綜合媒體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