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農村婆婆,沒有退休工資,兩個兒子,請問我幫他們帶小孩該要不要生活費?

漫漫人生路178374111


這一點我經歷過,可以回答。

我父母都是農村人,沒有買社保所以沒有退休金,有農村醫療保險但異地報銷不了太多,但我給父母他們都買了重疾和意外保險。

我是婚後第二年生的孩子,父親和母親本來在老家工地做臨時工,我說服他們過來幫我帶孩子,因為兩個都要上班的確沒有人手。

每個月具體開支我沒有算過,都是沒有了就給,生活費沒吝嗇過,想吃什麼就買什麼。

父母跟著我們生活,衣食住行、生病、老家紅白喜事紅包及幾萬塊外債都是我們解決,當然期間因為我買房弟弟(未婚)也幫著還了一年老家房貸(爸媽買的房)。這裡有一個問題,媳婦和公婆關係很重要,我結婚十年,她們婆媳關係特別好,沒有拌過嘴(汗😓),非常意外。所以家裡很少因為錢的事吵架。

弟弟結婚以後,媽回家帶弟弟的小孩,父親在我們家。媽的所有開支由我弟管,爸的所有開支我管,但我每月回給媽1000,花不花是她的事也是她要求的,說我存不住錢,她卡上沒錢也不踏實。

這點要說明一下,父母都是節約習慣了,所以我們家和弟弟家重來不過問家裡正常日常開支費用,都是沒有了就給他們。

所以說帶孩子要不要再給生活費這點看個人,如果你心裡覺得防老不踏實你可以開口要(我媽也是,總覺得老了沒有錢在卡里不踏實),但要注意節奏,從我來說我不太贊成,因為現在的80後大多數壓力真的很大。上有老下有小,開支的地方很多,每個月給你500或1000你覺得不多,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真的不少,所以量力而行。我們家房貸比重大約家庭月收入20%,每個月依然覺得壓力大存不到錢。可以想象現在的普通工薪階層,尤其是寒門子弟在異鄉拼搏有多困難,況且房貸比重比我低的估計達不到五五開,可想而知大家活著有多累。

作為父母,我們更多的需要考慮子女,需要的是維持這個大家庭的和睦,各司其職,子女能安心工作,你們養老才有保障。

最後說一句,少看或別看中國的婆媳劇,狗血劇,整天閒的沒事疑神疑鬼,放開胸懷善待媳婦,把她當女兒,這樣才能一家人幸福美滿。

家和萬事興,萬年真諦!


寶塔鎮河神


“我是一個農村婆婆,沒有退休工資,兩個兒子,請問我幫他們帶孩子該不該要生活費?”在農村就是靠種地生活,也沒有退休工資,過了60歲國家每個月發幾十塊錢的養老金,這些錢根本解決不了生活問題,你有兩個兒子,自己幫他們帶孩子,兩個兒子要給你生活費。

自己年齡大了沒有能力種地了,可以帶孫子孫女,兩個兒子不給你錢怎麼生活呢?有個頭疼發熱怎麼辦?給你生活費是對的,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更是做子女的責任和義務,兩個孩子給生活費是應該的。

無論任何時候都是生兒養老,在農村也有這樣的父母,給子女帶孩子,父母吃住都是孩子負責,每個月給父母零花錢。其實兒子給父母的零花錢父母也不捨得花,都是給自己的孫女孫子買零食吃了,父母感覺只要自己吃好喝好有地方住就行,父母的要求其實並不高。

在現在的農村,大部分子女出去打工了,小孩子都留給了父母,父母給孩子每天三頓做飯,洗衣服,接送孩子上學。在外打工的子女會每個月給父母一部分錢,讓孩子和父母生活開支,這都是理所應當的,只是有的子女給的多或少而已。

你給兩個兒子帶小孩,每天也很辛苦,現在的小孩並不好照顧,每天跑前跑後,挺累了,給孩子要生活費理所應當,他們給生活費也是應該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也歡迎你和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瞭解更多的三農信息。





踏雪尋梅jia


農村婆婆,沒有退休工資,兩個兒子,請問我幫他們帶小孩該要不要生活費?

原創 山人的生活感悟 2018-01-14 10:04:57

下面我說說秀嫂幫倆兒子帶孩子倒貼的事吧,看完後你自己掂量掂量!

講述人:秀嫂,60歲,農村婦女。一女兩兒,女兒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幫襯父母掙錢給兩個弟弟讀書。秀嫂兩老靠在城裡撿破爛,供兩個兒子上大學,後來大兒子當上了老師,小兒子在省城做了公務員。

先是大兒子結婚生子,兒子兒媳都是老師。孫子就交給父母在鄉下帶,兩老口就種點田帶孫子,再也不用外出撿破爛了。就這樣自由自在的過了五六年,身體也漸漸地養好了。曾經兩老口撿破爛風餐露宿,落下的風溼性關節炎幾年也沒有發了。

後來小兒子考上了好大學成績也很好,大學畢業後在省城當上了國家公務員。緊接著有了女朋友結婚成家了,兒媳婦父母親是做大生意的,家庭經濟條件很好,兒子結婚沒用家裡一分錢。兒子結婚之後就住在岳父岳母家。

後來秀嫂就來到省城帶孫子,丈夫就在農村務農帶大孫子上學。秀嫂每年要帶上幾百斤米,幾十斤油,反正這些都是農村有的不用買。秀嫂每天帶孫子、做家務、做飯雖然累一點,都還熬得住,畢竟沒有以前撿破爛辛苦。

秀嫂難過的是,親家母每天吃完飯就出去打牌,從不幫做一下家務,對秀嫂做的家務有時還挑三揀四。夏天秀嫂不能開空調,兒媳婦說孩子小不能吹空調。夏天的省城非常熱,全家人都開著空調涼快,唯有秀嫂和她的小孫子住的房間,不能開空調。

多少次秀嫂熱得晚上睡不著,想到兒子兒媳親家母,她們都睡得很香。秀嫂就偷偷地整晚整晚的哭,有次探兒子的口氣問能不能把孫子接到鄉下去帶,兒子說兒媳婦家不同意。

秀嫂為了自己的兒子,很長時間都是哭著帶孫子、哭著做家務,多少次想到哪天累死了就好了啊!想起自己曾經帶著有病的身體撿破爛供兒子讀書,現在有些後悔了。

秀嫂最後哭著跟我說,嫁出去的女兒我不用操心,現在是嫁出去的兒子要把我累死!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感謝您的邀請讓我回答這個問題。您是一個農村的婆婆有兩個兒子,沒有任何收入,還幫兒子帶孩子,問我他們該不該給您生活費?我猜您兩個兒子估計是不怎麼孝順,母親現在應該是六十歲以上老人,您兩個兒子這樣對您我有點心疼。

先不說您是他們的母親,作為一個外人幫他們帶孩子一個月多少錢他們應該知道,我兒媳生孩子時候請月嫂一個月12.000元錢,雖然只有兩個月也是兩萬多。平常請人帶孩子一個月也是5000以上。兩個兒子就是一個孩子帶兩年,一個人應該付您十萬工資,兩個兒子加起來有二十萬呀。這是談沒有任何親情,當然您是他們的母親,不可能要他們付工資,只要身體健康允許幫他們一把帶孩子應該。但是您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們撫養成人,又幫他們帶孫子,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善待您老人家?

像您這種情況農村比較普遍,不是您一個人的問題,是一個普遍社會問題。我三弟去年兩次腫瘤手術,他三個孩子以工作忙為藉口不來醫院照顧他,我一個人照顧他兩個月,親兄弟打著骨頭連個筋,有什麼理由不照顧?今年又復發做一次手術,因為我腳韌帶拉傷,讓他女兒照顧十天,算不錯,我腳痛再照顧幾天才出院。我堂哥74歲六個女兒兩個兒子,春節前幾天腫氣腫送縣醫院住了二十多天,還不錯女婿照顧他,但沒治好,人不行了,做工作讓他們送省人民醫院住院,結果一週人明顯好轉,用了幾千塊錢,兒媳要他馬上出院,並說你治也是死不治也是死,當然兒子也是這個意思。八個孩子竟然沒有一個人去醫院照顧他,有一個女兒出了一千多塊錢請護工照顧,一天160元。我堂哥估計沒病死也會被他們氣死,看今年是不會活得過去。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在外面打工賺了不少的錢,蓋樓房,買汽車,過年回家抽幾十塊錢一包煙,打牌一天輸幾千塊,但是他們的父母住什麼房子?老房子拆了,他們蓋一個簡易房過生活,條件還不如一個五保戶。現在五保戶國家幫他們蓋房,一個月六百多元生活費,就醫全免,逢年過節途物資慰問,他們父母過得怎麼樣?我問我村李大哥一個孩子一年兩千塊錢給你沒有?結果搖頭,一天輸的錢結他們會生活得很好,結果呢七八十歲老人仍然在種田地養活自己。有兒女的父母連五保戶都不如,他父母是否後悔當初應該把你們x在牆上?

孝敬父母是中國幾千年文明,他把你撫養成人,你們陪他變老這是一個做兒女的義務,可是你們做得怎麼樣?

我也是一個農村孩子,我舅舅三歲把我養大,後舅媽我十三歲來我家,我舅舅也是我父親,84年去世了,我舅媽我叫媽她認為我可能不養她了,我那個時候一個月工資48元,我告訴她就是我沒飯吃您必須有飯吃。我給我堂叔100元錢,那時稻穀13.70元100斤,我向他買500斤穀子,一年口糧應該夠,餘下的錢幫忙挑點水。另外一個月我給她20元,過生加20元,過年加40元,直到90年去世我沒虧待過她。

現在我老了也有退休工資,我兒子一年仍然給我一萬多元。一個家庭如果孩子不孝敬父母,他們兒子也很一樣,我堂哥對他父親不好,他老了病了報應來了,八個孩子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他說話,還巴不得他早點死。這是一個家教問題。

我知道您現在心裡不好受,我建議您和孩子們談一下,一年一個兒子給三千塊錢生活費,兩個兒子共六千塊錢並不多,農村除了生活還有送禮讓他們加一點,如果他們不同意那麼您就把他們告上法庭,有免費律師為您服務。

現在農村這種現象有很多,但是也有好的孩子,我細姐兒子我的外甥做得很好,他父母七十多歲了,不讓他們種田一個月給2000塊錢,雖然他蘇州有家庭但是春節一定回家陪父母過年。

我表哥八十多歲,四個兒媳每人輪流照顧一年,三兒媳是老闆也是親自照顧,請人都不行。表姐更奇葩,兒媳做錯了事從來不說兒媳,讓兒子跪下用扁擔打而且不準喊疼,她說連自己媳婦管不好我有什麼理由不打你。其實打兒子身上痛在自己身上。

我希望不論農村還是城市的孩子,多孝敬你們的父母吧,把中國幾千年文明傳統傳承下去。一年少打一次牌,少抽幾條煙,少喝幾瓶酒,把這錢給你們父母,我認為他們會過得好一點,我相信這位老大姐她不會流淚。


王老歪49681976


“我是一個農村婆婆,沒有退休工資,兩個兒子,請問我幫他們帶孩子該不該要生活費?”

說實話,愛農幫認為您願意幫忙帶孩子這已經是很不錯了,現在確實很多這樣的情況,自己工作較忙,沒時間帶孩子,然後讓婆婆或是自己的母親來幫忙帶孩子,這可以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卻不能當作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這不是義務!而且,其實媳婦應該會主動給你一定的生活費,並且會更加孝敬你,這才是比較正確的做法,也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如果媳婦沒有給你生活費的話,你去找她要也是在理的,因為帶孩子本身就是一件既耗費精力又耗費錢財的事情,所以不用覺得不好意思,不好開口,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也是因為想要為子女減輕一點負擔才會包攬照顧孩子的事情,因為帶孩子不簡單,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現在老了還要把孩子的孩子拉扯大,父母真的是很偉大!

關於上述內容,有任何觀點,歡迎評論區暢所欲言!


愛農幫


這種情況你們沒有什麼收入,而且你們也年齡比較大了,生活上面要用的錢很多,不要說還幫他們帶小孩子,就是沒帶小孩子都應該給你們一點生活費,至少保證溫飽問題,那生兒子幹嘛呀!其實這一代人很辛苦的,養大了兒女,還要幫兒女帶小孩子,一生操勞,遇兒女明事理孝順的還會給點錢,自私的兒女不但沒錢給還啃老。

帶孫子不是爺爺奶奶的義務,你們可以帶也可以不帶,帶小孩子第一責任重大,沒事的時候好說,有事時都是你人的錯,平常小孩子用錢的地方也很多,很多都算不出來錢就用了。你們做為兩兒子的父母,要當面和兩兒子說清楚,幫你們帶小孩子可以,每人每月給多少錢,說明了才帶,否則就自己帶。


鄉村視訊


一個農村婆婆,沒退休工資,兩個兒子,幫他們帶孩子要不要生活費?



說起這個話題我就生氣啦!為什麼兩個兒子沒有主動給媽媽生活費或者所謂的“零花錢”,更何況還要帶幾個孩子,老人沒有任何收入,雖然你們有工作有錢,你們難道還要做一個啃老族嗎?(在我看來不給生活費花媽媽的錢就是變相啃老,鄙視!)



讓父母帶孩子的家長們,你們也是為人父母了,是否考慮過你們的父母的感受呢?老人還有那麼大的精力沒有?父母年紀大了,享過你們的福沒有?是的,老人大都喜歡孩子,更喜歡帶著,這個無可厚非,可是,帶孩子也要花錢的啊,買零食、買菜做飯等一天至少也得10元錢吧,如果說,你不知道你的父母沒有經濟來源,那我我就更鄙視你小看你了,你這也算是不孝順的一種,你根本不瞭解你父母的一切。



是的,我的兩個孩子也都是父母和老婆一起帶大的,雖然我手裡也有點拮据沒那麼多錢,但是我還有良知,我還愛著我的父母,我會不定時的給他們一點零花錢,雖然他們有時不要,他們有自己的錢,但是,這是一種態度!一種為人子女孝順父母尊敬長輩的態度!父母逐年精力下降,父母為我們操心了一輩子,也是該我們孝順他們了。孝順可以從點滴做起,比如這個生活費,比這個更加重要的是親情陪伴,是老年人期盼的的天倫之樂。

我是中原鄉村行,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見解,若有不妥還請批評指正,歡迎關注我互動評論,轉發點贊,謝謝!

河南映像


不要聽那些”不帶孩子也應該要生活費“的建議,那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每個家庭的情況千差萬別,您的問題牽扯到母子關係、婆媳關係、農村養老、隔代育兒方方面面的問題,絕不是一句”婆婆帶孩子是情分、不帶孩子是本分“能解決的。

如果您真心想給年輕人幫忙,要不要生活費,主要得看您是不是和孩子一起住

如果一起住,大人孩子的開銷都由小兩口承擔,兒子兒媳經濟也不寬裕,建議您就別要生活費了。畢竟現在養孩子成本很大,年輕人只要夠努力、平時對你夠孝順,不建議您為了生活費傷害親人之間的感情。可以找個合適的機會跟孩子商定將來你的養老由誰承擔。如果兒子兒媳經濟狀況不錯,可以適當要一點,但前提是給完你生活費家裡的生活水平不會下降太厲害。否則,你原本”雪中送炭“的幫助就變成了”廉價勞動力“,要不了多少錢還傷感情,得不償失。

如果兒子把孫輩完全交給你自己帶,你要生活費是非常正當的。即便您不要勞動報酬,孫子孫女的生活費也是不小的開銷,這無可厚非,您自己沒收入,出力帶孩子已經是幫了大忙。讓兒子兒媳負擔養孩子的成本外加一些應急的費用都是應該的。

另外可以提示您:在我生活的城市,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都有份帶孩子,要麼出力、要麼出錢,有條件的老人既出錢又出力。如果您生活的地方是類似的情況,您可以看看親家那邊是出錢還是出力,總之您不要比親家出得少就是,不然會影響小兩口的夫妻感情。

我有一個親戚,把婆婆從老家叫過來帶孩子,婆婆也有兩個兒子、有退休工資。幫她把孩子從出生帶到三歲,每個月要一千塊錢的生活費,說是給孩子買水果零食。我親戚因為自己媽媽已經去世也說不出什麼,心裡十分不痛快還是按月給錢。比較有意思的是,婆婆逢年過節又會封一些紅包交給兒子,說這錢是媽媽攢的體己留給兒子和孫女花,搞得兒子感激涕零說他媽媽不容易,又出錢又出力,讓媳婦多體諒多孝敬他媽。客觀上說,給婆婆一千塊錢不足以抵消婆婆帶孩子的辛苦,但被婆婆這麼一搞,兒媳婦覺得心裡非常不爽,理智上雖然知道該感激婆婆帶孩子,感情上卻怎麼也親近不起來。

舉這個例子是為了告訴您,幫忙帶孩子會深度介入兒子兒媳的家庭生活,要生活費雖然從道理上天經地義,但是處理不當很容易落入”出力不討好“的尷尬境地。要生活費也罷,不要也罷,多體諒孩子的不容易,和孩子好好溝通,你才會有比較幸福的晚年生活。


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現在小孩喜歡吃零食水果,這些費用一個月也要幾百塊。對於沒退休工資的婆婆也是不小的開支了。老表哥(昕瑞生態)有兩個小孩,那時我們兩夫妻都在外打工,我們主動每個月給五百塊錢給我媽,讓她給我們帶小孩。現在我們兩夫妻都回農村了,在家的縣城附近上班,現在沒有給我媽錢,但她還是幫我們帶小孩。我每天都回家,小孩需要吃什麼零食水果我都會自己買,我媽很少買零食水果,因為她在帶小孩沒有收入。你的情況和我差不多。我有個弟弟,我媽帶我的小孩,也帶我弟弟的小孩。現在我弟弟兩夫妻也都在農村,我媽帶小孩他們也沒給錢。你的情況不是很清楚,但我可以給些建議。

1、如果兩兒子都在外打拼,可以問他們要帶小孩的生活費。畢竟,小孩感冒發燒,零食水果,平均每月都要幾百塊錢。

如果你兒子長期在外打拼,一年才回來一兩次,你完全可以向他們要生活費。他們不主動給,你可以向他們解釋清楚,小孩的零食水果,感冒發燒都是需要錢花的。而你沒退休工資,帶小孩也不能去賺錢,沒有收入。和他們解釋清楚,通情達理的子女還是會給生活費的。我們兩夫妻在外打工的時候就會主動每月給點生活費,小孩感冒需要錢,零食也需要錢。

2、如果兩兒子都在家,小孩的零食小吃等他們都自己付錢,可以不要生活費也可以要。

兒子兒媳都在家,平時你就帶帶小孩,其他費用你不出。他們條件寬裕可以問他們要生活費。但老表哥(昕瑞生態)建議不要去提生活費的問題,親情提錢傷感情,但要求他們養老。

3、兩個兒子,你對待兩個兒子,對待孫子孫女的還是要一碗水端平,要公平不偏心。

對待兒子兒媳,對待孫子孫女都不要偏心要公平。不然很多事情會讓人頭疼的,很多妯娌矛盾,婆媳矛盾,很多原因是婆婆的偏心所致。至於生活費問題,就和他們說清楚,兒子兒媳長期在外打工的,每月付點生活費。兒子兒媳在家的,每月的孫子孫女的開支自己負責。

看看你屬於哪種情況,根據你當地的習俗和自己家裡的情況,看是否要給生活費。


昕瑞生態


右上方紅色“關注”點一點,更多農村農事、惠農政策早知曉。

我是一個農村婆婆,沒有退休工資,兩個兒子,請問我幫他們帶小孩該要不要生活費?

筆者兄弟兩個,現在也有孩子,母親是個農民,沒有工作。在筆者看來,父母養育我們長大,就算由於各種原因沒有給我們帶孩子,作為兒女的,也是有義務適時給他們生活費的,何況,還在幫助我們帶孩子!

所以筆者認為,這不是一個父母應不應該要生活費的問題,而是,作為兒女的應該主動給的事情。

父母帶孫子不是義務必須

現在的社會,有一個很不好的現象,好像父母幫助自己帶孩子,成了應該、必須做的一件事情,而且這樣的人還不少!其實,父母撫養我們長大,已經盡到了他們應該盡的職責和義務,等我們長大成人之後,他們是不是有能力、有時間、有精力給我們帶孩子,完全是一件自願的事情,而不是必須盡的義務。

兒女孝敬贍養服務是責任

作為我們兒女的,等父母老去,贍養他們是應盡的義務,是我們的責任所在,不管是在法律層面,還是在社會道德方面,這都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必須做到!況且,就算我們給父母生活費,父母給我們帶孩子的時候也會給我們準備飯菜,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會佔用一部分支出。

關於這個問題,您是怎樣看待的呢?

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分享,更多涉農政策解讀、更多農村現象詮釋,
請關注“農策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