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竹笛教学谈——耿涛

随着一年一度的中国民族乐器——竹笛考级(EXamination Grade Of The Chinese Bamboo Flute)在我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实行,广大少年儿童学习竹笛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这一现象对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振兴与传播中国民族器乐艺术、促进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我在辅导、培训少年儿童学习演奏中国竹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少年儿童学习竹笛过程中常常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了一些研究。

笔者通过对少儿演奏竹笛的辅导、培训发现,少年儿童在学习竹笛时,常常遇到以下几个问题:持笛不稳定;按孔不严密;缺乏腰腹控制力等。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无疑是摆在竹笛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一、持笛不稳定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少儿在学习竹笛过程中常常犯嘴唇压盖过多的毛病,故而出现发音虚、音偏低等现象,严重者甚至无法吹出声音。其原因一是由于少儿的手指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手指比较细小,在持笛时,双手拇指与小指极不易托稳笛身;二是由于少儿的双手拇指与小指摆放在笛身上的位置不当,尤其是小指过于软弱无力,使姆指向上托的力量失去了对应用力的平衡状态。

解决持笛不稳定的方法:

1、少儿在持笛过程中应注意将双手的拇指肚(切不可使用姆指尖)顶靠在笛身下方,并使用一定的力量将笛身稳靠在下唇边,使下唇盖压吹孔1/4为宜;同时,还要注意使双手的手腕略下沉些,这样可使双臂有一种放松感。

2、少儿在持笛过程中一定要将小指(靠近笛尾的小指)压放在笛身上,使双手姆指向上托的力量与小指下压的力量形成对应用力,此乃解决持笛不稳定问题的重要一环。

二、按孔不严密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少儿在学习竹笛时,按孔不严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按孔时使用指尖触孔;二是由于手指过于细小,指肚刚刚盖住音孔,持笛时稍有一点紧张感便产生盖不严实的现象。

解决按孔不严实的现象。

1、少儿应首先解决掌握正确的按孔方法,即以指肚来按孔。

2、采用科学的训练按孔顺序与方法是解决手指紧张的有效途径。少儿在训练按音孔时,一定先从“3”音开始(筒音作5),因为吹“3”音时,只用一个手指按孔,其余手指都抬起,此时的手腕与手指都基本处于放松状态,最易按严密。在掌握了“3”音后,依次进行“2”和“1”的下行按孔训练,最后再进行另一只手的按孔训练(低音“7、6、5”三个音也要依次向下进行训练)。

3、让少儿将双手手指放置在音孔上保持持笛状态(不必吹奏),每个手指进行上下按孔训练(一般应将每个手指上下挥动几十次),同时检查手指每次向下按孔的严密程度。这种“机械按孔训练法”无疑对解决少儿按孔不严密问题有较大帮助。

4、少儿在解决按孔不严密问题时还可采用“长音符训练法”,即将每个音保持一定的长度,起先可长至四拍,待手指放松下来了,便可减至三拍、二拍、一拍来训练。这种“长音符训练法”可使少儿手指在按孔过程中时常处于较放松、稳定状态,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三、缺乏腰腹控制力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众所周知,演奏竹笛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掌握好气息的运用,而运用好气息的关健是演奏者能否熟练地掌握、运用腰腹肌的控制力量。学习演奏竹笛,应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腰腹肌的控制力量,使射出的气息能大能小,能缓能急。

6岁以上的少儿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不具备较强的腰腹肌控制能力,这一现象是少儿学习竹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对此问题,我总结了如下解决方法:

1、首先对少儿进行增强腰腹肌力量的训练,每天可让学生做仰卧起坐训练两次,每次做15个左右,坚持数月,则能够提高少儿的腰腹肌控制能力。

2、运用“吹气法”训练。先让学生吸满气,使其腰腹肌处于一定的支撑、保持状态,在保持吹笛口形的情况下,运用腰腹部肌肉力量猛向里收、挤,使腰腹肌连续做弹跳动作;同时,气息射出并发出“普”的声响。这种训练每天坚持10分钟即可。实践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对少儿腰腹肌控制能力的提高十分有效。

总之,少儿在学习演奏竹笛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少儿竹笛教学谈——耿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