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古老园林,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北海公园,它是我国迄今为止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草木芳华,翠柏苍松,楼台殿亭,画阁曲廊,建筑别致,洵丽多姿。置身于此,仿佛置身于神话境界。

北海公园建筑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幻想中的仙界建造的,它历经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也是辟为帝王御苑,逐步完善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的兴建是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据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渤海东面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山上有许多琼阁,住着神仙,藏有长生不老之药,直到秦始皇死,也没找到。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派人去东海寻找“三仙山”,求长生不老药,始终没有找到。于是他降旨在建章官后挖一大水池,取名“太液池”。用挖出的泥土在池中堆了三座山,象征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从此历代皇帝都在皇殿附近建“一池三山”,北海公园也是继承这个传统而兴建的。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北海和中海,是原来的太液池,琼岛如“蓬莱”,团城为“瀛洲”,中海的犀山台似“方丈”。我们今天不仅能在琼华岛看上到犹如仙境的亭台楼阁,而且还能看到仙人庵、吕公洞以及铜仙承露盘等幻想中的仙岛景物。北海公园不但保留着神仙公苑艺术高峰时期的基本形态,而且还把我国寺庙园林,江南文人园林和风景名胜的艺术成就融合的整个宫苑之内,其规模之大,历史传统之长,艺术成就之高,确实是中国遗存公园中的杰作。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经历了五朝的更迭变换,明朝算是北海公园开始走向鼎盛时期,明朝在元朝的基础上,对北海又加以扩充、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元代北海的格局。到了明代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1426--1435年),对"万岁山"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和修缮,在圆坻(今团城)修复了仪天殿,在圆坻南面小岛上的建起了犀山抬圆殿,在团城的东部拆桥填土,将其与陆地相连。明天顺二年(1458年),在北海北岸(现五龙亭处)建"太素殿",由于用锡做材料,又称为"锡殿",也叫"避暑凉殿"。修建此殿役使工匠3000余人,用白银20万两。北海也成了明代皇宫的后花园,称西苑,始掘南海,堆土东岸,将团城和犀山台与陆地联接起来,并建"金鳌玉栋桥"。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清代,在广寒殿遗址上建塔立寺,称"白塔寺",后改称"永安寺",称琼华岛为白塔山。乾隆时期对北海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连续施工30年。晚清时期,光绪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年--1888年),那拉氏(慈禧)用海军经费重修"三海"建筑,在西岸和北岸沿湖铺设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在静心斋前修建小火车站,供慈禧乘小火车来园游宴。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北海惨遭践踏。北岸的澄观堂设立了联军司令部,万佛楼的10,000多个金佛及园内其他宝物被洗劫一空。

辛亥革命后的1925年8月,北海被辟为公园向游人开放,但因管理不善逐渐荒芜,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已成为一处杂草丛生、污泥淤积的荒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海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疏浚三海、修整建筑、增加设施,使北海更加绚丽多姿,成为人民休息游览的胜地。

荷花映白塔,人间仙境北海公园

北海景点众多,一般分为:北岸景区、东岸景区、琼岛景区、团城景区四大区块。燕京八景的琼岛春阴就位于北海,还有著名的九龙壁,白塔等。景点尽是诗,就如陈运河在《北海公园》中写道:北海,其实不是海,没有浪花喧哗,没有潮水澎湃,静静的,静静的,就像一幅珍藏的古字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