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少年被砍头,行刑前大笑不止,朱元璋赶快下旨不斩了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们在打下江山后,通常会开始忌惮那些陪自己一起打拼过的大将,其中最狠的莫过于朱元璋,在他登上皇位后,手下曾对他忠心耿耿的忠臣几乎被斩决。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朱元璋还颁布了一个《大明律》,其中写明了不管是任何人,只要触犯了法律,当立即处死。哪怕这个人是皇亲国琴,也毫不例外。朱元璋的狠绝是有名的,但是在明朝开国时期,还真有一个人,让朱元璋放过了他,还封了官位。

十六岁少年被砍头,行刑前大笑不止,朱元璋赶快下旨不斩了

这个男孩被斩首的时候才十六岁,名字叫周琬,原本是他的父亲触犯了法律,被抓住后要执行死刑,但这个小孩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冤枉的,他便开始一路上京告御状,想办法为父亲洗洗刷冤屈。当时的时候,朱元璋在京城设立了一个鸣冤鼓,为百姓们有冤屈了可以击鼓,这小孩到了京城就敲响了鸣冤鼓,见到了朱元璋,为自己的父亲伸冤。朱元璋认定了他父亲是犯了法的,便让这个小孩回去,但是周琬说没有给父亲洗清冤屈,自己不会回去的,从此天天去击鼓鸣冤。

十六岁少年被砍头,行刑前大笑不止,朱元璋赶快下旨不斩了

朱元璋从一开始的不耐烦,到现在怒火难消,就下旨抓了这孩子,判了扰乱秩序之罪,要将他斩首。周琬却一点都不怕,被押到刑场之后,周琬就开始狂笑,监斩官和刽子手都没有见过被斩首还如此兴奋的,就问周琬因何发笑,周琬毫不畏惧的回答,如果今天死了,皇上可以赦免我爹的死罪我也值了,如果没有,那我们父子一同上路作伴。这番话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他是有些震惊的,这么小的孩子,居然有这魄力,是个人才。就赦免了周琬和他父亲的死罪,还封周琬做了官,专门负责监察检具官员的过失。

十六岁少年被砍头,行刑前大笑不止,朱元璋赶快下旨不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