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最高行为是什么?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人可以不成熟,但不能不成长。——这是在谈「成熟的最高行为」前我想强调的。



我认为,成熟的最高行为是——不僵化、不拘泥于特定的行为,能够灵活、整合。是「无招胜有招」,讲究的是「心法」「内功」,而不是固定几种的外显的行为。(当然,内心活动也要靠行为来推测,内心活动也要落实到具体行为上才行)换而言之,成熟是一系列配套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而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些行为。


我会分为四个部分来讲「成熟」:

1、心理防御机制:简单来说,防御机制代表着一个人是怎么面对现实以及内心的痛苦、冲突的。这部分平时大家接触得比较少,我会重点说说。这个就是内心的活动,甚至很时候是无意识的、潜意识的活动。防御机制是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判断人格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这

2、需求和动机:成熟的人做事情的动机和满足的需求,是和幼稚的人有所不同的。这个方面主要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家应该还比较熟悉。我简单介绍。

3、道德观:成熟的人判断对错是非的依据和方法,和幼稚的人是不同的。这部分我会介绍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自我概念:成熟的人会有更良好而灵活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这部分主要介绍一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里的「自我同一性」,我会结合上面讲过的部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谈。

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简单介绍在上面我说过了。下面我更具体更专业(也更难懂更无趣)地介绍一下。

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的概念,首先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后来被他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发扬光大。

防御机制起初被看作是:让人避免觉察到自己内心存在着性和攻击的愿望。

而现在的心理动力学会把防御机制看做是:在羞耻和自恋性脆弱面前保持自尊感,在一个人感受到受到抛弃或其他危险的可怕的威胁时,确保安全感,以及把自己和外在的危险隔绝开来。

更进一步说:防御机制不仅能够防御一种情感或一种无法接受的观念,减少某些情感、情绪,或者某种观念对人的影响;它还是人用来处理自己内心深处的他人(内在客体)、或者外在现实中重要人物的冲突。

防御机制是有等级的,从最原始到最成熟。

小孩子的防御机制很原始,而大人的防御机制可能比较成熟。

成熟的防御机制主要有6种(引号里面是书本原文。后面例子是我自己写的)

  1. 幽默:「困难的情境发现喜剧性或(和)讽刺性的元素来减少不愉快的情绪以及个人不适。这种机制也允许个体和事件保持一定距离和客观性,以使得个体可以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例子:很多针砭时弊的小品、笑话、段子,都是属于用了幽默的防御机制。
  2. 抑制:「有意识地决定不去注意某个特定的感受、状态或冲动。这种防御机制和压抑及否认不同,因为它是有意识的,而不是潜意识的。例子:你和别人吵架了,你知道自己很生气,但是你选择不去注意这个生气,而是转头忙自己的工作。又或者,你在路上看见衣着性感火辣的女性,有意识地不多看。
  3. 禁欲:「因为内在冲突(心理矛盾)是由快乐造成的,因此努力地消除体验的愉快部分。这种机制可以服务于追求卓越的或精神的目标,例如因为宗教而独身、吃素等等」例子:你想痛快地抽烟喝酒,又知道对健康不好,你内心矛盾冲突,于是你努力戒烟戒酒。或者是,你挺有钱的,但是看到贫穷的孩子没吃饭没上学,你开始省吃俭用,把钱捐献给贫穷的孩子上学吃饭。
  4. 利他:「让自己服务于他人的需求,而且超越了自己的需要。利他行为可以用于为自恋性问题服务,但同时也成为取得巨大成就和对社会做出建设性贡献的来源。例子:还是上面那个,你给自己花钱少了,然后捐款多了。或者是,你让座、你帮别人出主意(哪怕你还有其他事要忙)、你当医生或警察或老师经常加班。
  5. 预期:「通过对将来的成就和成功的计划和思考,而延迟即刻的满足。」也就是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痛快或利益。例子:你想喝酒抽烟,但是想到以后身体健康了会更开心、剩下医疗费,你现在就不抽烟喝酒了。或者是,你现在想玩游戏,但是想到考上好大学后也可以玩游戏,考上好大学后工作、收入、机会更多,你现在就暂时不玩游戏了。
  6. 升华:「将社会反对的或内心不接受的目的转化为社会可接受的目的」。
    例子:比如你想打人,这是社会不接受的。但是社会可以接受拳击、散打、摔跤体育运动,于是你成为了一名运动员。又或者是,你想看某某谋生人的裸体,社会是不接受的。但是社会可以接受绘画创作,于是你展开想象,画了一幅《假如街上的人都裸体》的超写实主义画作。

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越多,使用原始性的防御机制越少,我们的人格发展水平就越高。

(安娜也是个美女啊~请看图)


需求和动机——成熟的人追求自我实现

成熟的人肯定是以及满足了低级的需求,所以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的满足。

幼稚的人很难理解成熟的人的动机,幼稚的人往往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比如说:「他捐款就是为了博得好名声,不然怎么不匿名?」,又比如说:「他帮助别人,肯定是图别人报答他!要别人欠他!是为了控制人!」

有一个经典笑话,讲的就是这种人和人之间的不理解:「一个穷苦农民说,皇帝的生活肯定很美好,他耕地的时候一定用有好多牛,他吃饭肯定都是肉菜,他的锄头肯定是金子做的。」

因为需求不同,所以成熟的人和幼稚的人做同一件事情的动机也不同。

同样是「努力工作」

成熟的人除了赚钱,同时还为了「挑战自我、实现理想、造福他人」。

幼稚的人只是为了赚钱吃喝玩乐。

成熟的人已经有了很多安全感、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了被爱和爱的体验、有了足够的自信——所以成熟的人看起来不是那么在乎外界环境或者别人的看法。

但是幼稚的人,还缺少安全感、缺少归属感和爱、缺少自信。所以幼稚的人经常想着自己怎么样才安全,经常担心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经常怀疑别人不喜欢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成熟的人就没有低层次的需求,而是因为它们都已经满足了,所以平时成熟的人的行为,比较不受到低层次的需求的影响。

要让自己成熟,也必然要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才行,否则就是「揠苗助长」——「揠苗助长」是不会真的成熟的,反而可能幼稚得更久。

道德观——越成熟的人,判断对错好坏时越谨慎、灵活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非常喜欢、习惯快速地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这是好事这是坏事」,而且判断起来非常绝对、不仔细了解具体情况。——那可能代表着他不够成熟。

成熟的人在道德判断上,是会考虑很多的。心理学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经典的有两个。

一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两阶段阶段理论

另一个更出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先说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阶段理论

道德他律时期(heteronomousstage,5~8岁):处在他律阶段的儿童,其道德判断是僵硬的、简化的。他们通常只从行为的结果做出道德判断,而很少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将人的行为简化为
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并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看法。这时儿童还难以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他们相信规则是由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能改变的。这种对权威的尊敬导致儿童服从规则,并认为违反了规则就应受到严厉惩罚。
道德自律时期(autonomous stage,8~12岁):进入自律阶段以后,儿童开始能够设想他人的立场,以行为的动机而非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他们开始认识到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不止一种,道德判断开始呈现多样化;儿童开始重视同伴和自己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认识到没有绝对不变的道德原则,规则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来修改。


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

柯尔伯格在研究中使用一些道德两难问题,借此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其中一个最终著名的是「汉斯偷药」

有一个患了癌症的妇女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救她,而这种药只有一家药店有售。病人的丈夫汉斯发现药价是2000元,但是药的成本只有200元。汉斯只好去借钱。但是千辛万苦只借到1000元。汉斯没办法,只好哀求老板先把药卖给他,剩下的钱以后再还。但是老板拒绝了他说:「卖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无奈之下,在某个夜里进店将药偷走。

问题是:汉斯这样做应不应该?为什么?(Kohlberg,1969)

(是不是让你想起近期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柯尔伯格搜集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答案,经过总结,他认为——

人的道德推理有3个层次的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所以共有6个阶段。(一下内容改写自《普通心理学》)

1.习俗前道德时期(preconventionalmoralit)(4~10岁)儿童处于外在控制的时期,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
这一时期有分为2个阶段——
(1)避免惩罚、追求奖赏的服从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他们专注于行为的结果(如打破多少个杯子)或行为的程度(如撒谎的程度有多大)。这时候的儿童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避免自己受到惩罚、让自己得到奖赏。

(2)相对功利阶段:儿童开始在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的基础之上,来考虑服从原则。他们以被满足的需要是什么(而不是具体结果)来评价行为。例如对“汉斯偷药”的问题,典型赞成的孩子会说:“汉斯应该那么做,因为他的太太需要这些药救命,因为他想让太太活下去”。

2.习俗道德时期(conventionalmorality)(10~13岁)儿童将权威的标准记在心里,自动快速地使用这些标准,成为儿童心里的一部分(也就是「内化」)。儿童服从法则,以此来取悦于他人或维持秩序。
这个时期也有2个阶段——
(1)寻求认可的阶段:儿童会想要取悦他人,帮助他人。他们经常会思考:「我是不是好孩子?」,并提出自己的标准。他们会根据行为的动机、人的特点,以及当前具体的情景来评价。例如「汉斯偷药」问题,典型反对的儿童会说:「汉斯不应该那么做。如果他太太因此没药吃死了,他也不应被责备。因为汉斯不是不爱太太。错的是老板,自私绝情的人是老板,老板没有做他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
(2)顺从权威的阶段:儿童会逐渐开始思考社会体系、良心和自己的责任。同时还会显示出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并努力想要维持社会秩序。如果某些行为违反了某种法规、规定,并且伤害到其他人,那么儿童就都会认为那些行为是错的。


3.后习俗道德时期(postconventionalmorality)(13岁以后)青少年阶段以后,人的道德观有可能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并开始知道怎么样从中进行抉择。
这个时期也有2个阶段——
(1)法制观念的阶段:理性地思考,重视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社会福利,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
(2)价值观念的阶段:依据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行事,而不太理会法律或他人的意见。也就是说,他们行动的依据内心内在的标准,受自己良心的约束。
柯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
事实上,有些人直到成年也没有超越寻求认可或顺从权威的阶段。

简单粗暴地总结,我们可以认为:

如果一个人做事情,

不是为了趋利避害、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不是为了遵守规则,

并且知道「道德多是两难」的情况下,

可以遵守自己的良心和理性

——那他是成熟的。


人际关系、社会角色、自我概念

成熟的人会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他懂得恰当地处理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包括:夫妻、亲子、父母和祖辈、兄弟姐妹、朋友、其他亲戚、同事和同学、上司、下属、陌生人。


他知道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不同的应对方式,他可以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来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入乡随俗」,他能做到的同时,又让人觉得「他还是他」。

虽然灵活,但是不会失去自我,核心还是稳定的。

因此他能够承担很多不同的角色。他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自我概念」稳定,同时也愿意做些改变、尝试。


这种「稳定」和「改变」的动态平衡过程,我们可以用埃里克森的理论来理解。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把人一生的发展划分成了8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是有不同的「关键任务」

第5阶段,青春期阶段(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这时期的人要确定自我意识,学习社会规范。作为一个人有舒适的自我感:明白自己是谁并且接受欣赏自己。这阶段没处理好,会形成「变化不定的自我感、不清楚自己是谁」。

第6阶段,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立的冲突(intimacy vs. isolation)这时期人寻求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有承诺的关系(婚恋)。这个阶段,要和自己的伴侣互相调整,能够相对地改变双方,然后才能达成稳定的关系和一致。

这阶段没处理好,是没有能力和人建立长期、稳定的、有承诺的关系。

第7阶段,成年中期(25-50)亲代性(生育)对自我专注(停滞)的冲突(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关注家庭或社会的后一代(也就是,不一定是自己亲生子女),从事生产活动造福于下一代人。这的阶段没处理好会导致「自我放纵、缺少未来计划」
第8阶段,成年后期(50以后)自我完整(自我统合)与绝望的冲突(ego integrity vs. despair)。人对自己一生进行回顾,能够愉快地接受自己,能坦然的面对衰老和死亡,对自己一生感到满意。否则就感到无用、无价值、沮丧和绝望。
回顾埃里克森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人首先要建立起「稳定自我感」,然后在亲密关系里调整自己(灵活),进而能够承担长辈(父母)的角色,最后了无遗憾的面对死亡。

总结——成熟是一个「稳定」和「灵活」的辩证统一、动态平衡的状态

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不成熟」和一些概念是有关系的,比如「固执、偏执、顽固」或「情绪不稳定」「没耐心」「没主见」。

「稳定」和「固执」

「灵活」和「混乱」

这两组概念是有关系又不同的。

我们总结之前所说的前人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种辩证统一、动态平衡。

  1. 情绪调节方面。成熟的人有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是多样而「灵活」的,所以能够做到情绪「稳定」。

  2. 为人处世方面。成熟的人有一套内心的原则和道德观,不依赖外界判断,所以他能「稳定」地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时因为他知道道德两难之处,所以也能「灵活」的应变。

  3. 自我概念方面。成熟的人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特点、知道自己是谁,这是「稳定」的。正因为他如此了解自己,定位清晰;所以面对不同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他才可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去调整,达到「灵活」应对。另外一方面,成熟的人回顾、总结过自己的过去,知道「自我」是逐渐形成的;他知道「自我」不是本来就如此,更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他对于「改变」的态度也是开放的。

参考文献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心理学基础课系列教材)北京师范出版社

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本.人民邮电出版社

Glen O .Gabbard.M.D《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

斯蒂芬·A.米切尔.《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商务印书馆





照见


生活有时很现实,你会遇见真心对你好的人,也可能会被人欺骗和利用。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种选择。有些人在洞悉人间冷暖、清楚世态炎凉后,依然热爱生活,依然坚持本心、选择善良;依然不会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而改变待人接物的方式,而是能更成熟更从容不迫地过好人生。

那么,一个人变成熟的最高行为是什么?

情绪稳定,能控制自己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谁都不希望和一个脾气暴躁、做事急躁的人长期共处。太过情绪化、太过阴晴不定的性格,难受了自己,也给身边人带来灾难。

而一个情绪稳定,不随便乱发脾气,做事会考虑他人的感受,照顾他人情绪的人,一定具有极高的修养。

有些事,看穿不揭穿

越来越能接受现实,是一种坦然和洒脱。

有些事宁愿装傻,也别自作聪明;有些现象看明白了,也要笑而不语;有些话听出意思了,也要放在心里不揭穿。

有原则,有底线

不刻意去取悦别人,别因为心太软舍弃了是非对错,这样也会被人看不起。

心里始终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做好每个年龄阶段的事

以前总想事事都周全、人人都喜欢我;后来明白,人都有不完美之处,没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就好。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小时候,要听长辈的话,适应生活;上学了,要努力读书,培养自己的技能,更要学会做人;工作了,要有事业心,积极进取;结婚了,要对感情负责也要孝顺父母,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

感情拿得起,放得下

人,来了去了;情,深了淡了,都是人生必经的旅程。从前爱过的人慢慢都淡忘,从前有过的纠葛慢慢都模糊。那些说不清的爱恨情仇,都一笑而过吧。实在忘不了,就当成一次经历,放在心里的某个角落,继续新生活。

有时候,原谅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有能力爱自己,有余力爱别人

一个成熟的人,懂得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难题,懂得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懂得照顾好自己,不会委屈自己更不会伤害自己。

善待自己的同时,始终有一颗善良的心,真诚待人接物,能关心别人、真心对人好,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穿透心灵文字


成熟就是越来越能接受现实, 而不是仅仅越来越现实。

成熟,是对很多事物都能放下, 都能慈悲,愿以善眼望世界。

如果你越来越冷漠, 你以为你成熟了,但其实没有,成熟应该是变温柔, 对所有美好和正当都温柔。

一个人的成熟与否,不是出口成章, 说出许多深刻的道理, 或者是思想境界达到很高, 而是待人接物让人舒适, 并且不卑不亢, 不是你能用很多大道理去开导别人, 而是你能说服自己去理解身边的人和事。

一个人的成熟, 并不表现在获得了多少成就上, 而是面对那些厌恶的人和事, 不迎合也不抵触,只淡然一笑处之, 当内心可容纳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时, 就叫成熟的气场。

成熟不是看你的年龄有多大, 而是看你的肩膀能挑起多重的责任。

成熟更懂得尊重, 越发敬天畏人, 小心翼翼,言行一致,谨言慎行,知进退守规矩。

成熟才会变得敢于面对, 敢于面对自己, 面对过去, 面对别人, 面对一切。

成熟的感情也变得清晰和稳定, 拿捏的也更恰到好处, 更加平实而自然。

成熟也学会了调侃, 不仅能调侃世界, 更擅长调侃自己。

一个成熟的人, 才会发现可以责怪的人越来越少, 人人都有他的难处。

成熟更学会了忍辱, 看开了功名利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对不公正,心静如水,泰然处之,领会了平安、贡献和扶助的意义, 除此之外, 一切都变得风轻云淡。

所以,成熟就是接受现实,变得温柔、慈悲、理解、容纳、责任,敬畏、面对、平实、看淡、调侃而不责怪。


职场创业经营实战


作为一名心理学答主,我想提供一个角度:一个人成熟的最高行为是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独立自主”,并不是单单指在生活上和经济上能够脱离父母或伴侣的照顾和限制,比如自己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我们指的是,在精神上,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都充分实现独立自主。

如果你在经济上完全独立,却在感情中完全依赖你的伴侣,将自己的价值完全归于你的伴侣是否关注你,“如果他不爱我了,肯定是因为我不够好”。这绝不是一种成熟的行为。

那么,怎样才是真正的独立自主,真正的成熟呢?

心理学家们指出,真正的独立自主要求人发生三个方面的改变:

  • 完成分离(Separateness)
  • 掌握自主的能力(Competence)
  • 掌控自己的情绪(Emotional Autonomy)



1) 完成分离

完成分离,指的是完成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在我

自己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之建立起清晰的。我们是否能很好的和父母划出边界,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把自己的责任和他人的责任区分开来。以前都是父母为我们所作所为负责,而在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则需学会为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负责。

此外,完成分离还意味着,我们将与父母产生新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同于年少时期对父母全身心的依赖,而是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更加平等的关系。这种对父母情感的转变也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与恋人的关系中。

2) 拥有自主的能力

拥有自主的能力意味着人具备了在环境中独立适应和生存的能力。

这种能力有两个评判标准:自立水平决策水平

。一个自立水平高的人,拥有很强的自信心,能够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独立完成挑战和战胜困难。

而决策水平体现在一个人在面临重大选择时,能否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来独立地做出决定。例如在现实中,有些父母会反对孩子与其心仪的伴侣结婚。在这种时候,一个决策水平低的人会因为自己的判断和家人的意见有冲突而感到羞愧和焦虑,因而往往会将决定权交予父母。而一个决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通常可以坚持自己的决定,和父母好好地沟通。

3) 掌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自主性要求一个人能够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例如焦虑、愤怒、羞耻等。它的评判标准有两个:自我控制水平自我坚定水平

自我控制水平,即能够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尽量(不是完全)不受他人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控制水平较差,他面对负面情绪的态度是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调节。

这样容易导致他被情绪影响,做出冲动、不恰当的行为。

而自我坚定水平则是指能否建立起独立的价值观,是否有表达异议和反抗权威的勇气。

一个自我坚定水平高的人,能够建立起一个评判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不完全依赖他人,能够自主监测和评估自己。相对的,一个自我坚定水平不够高的人,往往会不断地将父母所定的价值观往自己身上套牢,保证自己能够符合父母的评判标准。

只有达成了这三个方面的改变,一个人才能走向真正的独立,才能具备成熟的条件。培养真正的独立自主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提高自尊,还能激发我们更好的成就表现。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我心理学》的关注,我们将给所有关注我们的粉丝献上知识大礼包『免费心理学习精选资料包』,想领取的小伙伴们,欢迎关注并私信我们领取。

欢迎点赞并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知我心理学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人的成熟应该包括生理方面的身体成熟与心理成熟两个方面,根据你的提问方式能看出来你是在指心理成熟度。
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来讨论人的心理成熟会比较恰当。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直到衰老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心理是没有绝对的成熟,只有相对来说的心理成熟。
那么,人的心理到底怎么样才算成熟呢?这个并没有客观标准,主要还是看跟谁比较,当然就更谈不上有成熟的最高行为标准这种说法。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就只能一般性的谈谈关于人的心理成熟的一些常见表现。

一般情况下心理相对成熟的人的情商都比较高,他们知道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恰到好处,从不会让别人下不来台,而且懂得在别人遭遇尴尬时巧妙帮对方消除…这类型的人很懂得驾驭自己的情绪,总是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心理成熟的人懂得不去控制身边的任何人,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和生命轨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心理成熟的人懂得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既然这世间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那么,做为万物之灵的人就更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了。因此,懂得尊重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对这个人最大的尊重了。
心理成熟的人能对世间万事万物有比较通透的看法和做法。比如,一般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在自己心情愉悦时精神状态好精力充沛时时才会很愿意帮助别人;但只有心理成熟度较高的人才能在自己疲惫不堪时心情不好时依然愿意努力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每个人心理成熟的表现并不尽相同,所以这里也只是列了几种常见的仅供参考而已!
希望我的回复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蒋梅玲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宏梅(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王宏梅):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公益人。熟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疗法。擅长领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沟通。

对于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对错。 “行为”这个词的意思是“有机体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所以不好评价说什么是最高行为,什么是最低行为。

因为行为是受思想控制,所以一个人只有思想上成熟,他的行为也才是成熟的,如果思想不成熟,那么行为很可能也是幼稚的、不成熟的,这就是我们日常评价不成熟的人行为“轻率、不计后果、不成熟”等。

成熟的人的行为和他的思想是和谐的、一致的。而不成熟的人则心口不一、口是心非、所做的并非真正想的。

这么说比较抽象,正好用一个事例来说明: 昨天我们咨询师在一起交流男女在婚恋中的不同表现:女性经常把分手挂在嘴边 ,但是说得多,做得少。而大多数男性则很少说分手、离婚,但是一旦说了,就是真的要分开,基本没有挽回的可能。

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男性和女性在对待婚恋这件事的成熟度: 女性在说分手的时候其实不是真的想分手,而是想拿分手来吸引对方的关注和爱,想让对方更爱自己一些,她在说分手的时候真正想的是:你应该对我更好一些。她的“分手”的行为跟内心真正想要的完全是相反的。

而男人则不同,只有他真的是不想要这段关系或感情了,他才说分手。在这方面,男性更加理性、成熟,不那么情绪化。

想的和做的高度和谐一致,他的行为表达他的内心,这是人成熟的标志。


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


个人认为,成熟的最高标准,是行为上知进退、情感上知远近、理智上知规律。

具体来说,就是做事时,不急不躁,知道什么时候该积极进取、什么时候该耐心的等待条件成熟,知道什么时候该主动妥协以退为进,这样才能做成更多的事,做出更好的事。

而在情感上,为值得的人和事去付出,为自己的内心感受去付出,而不在意所谓的回报是什么、回报有多少、回报“值不值得”,在付出中感悟自己的幸福。

在理智上,能准确的了解自然规律、社会(事物运行)规律,不逆潮流而盲动,不违背自然规律、规律节奏的无效努力,不被任何花哨的宣传鼓噪所裹挟。

要做到这些,需要很长时间、很多事的经历和磨练,需要不断地持续学习,更需要反复的锻炼自己、认知自己、校正自己。

而一旦能更多的向着这样的目标靠近,就能获得更多的自信,有更好的自制力,也能感受和感悟到更多的生活乐趣,给自己和旁人创造出更多的幸福感受。


理得心安


个人认为成熟的最高行为是懂得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

1、成熟主要是指心理上的成熟,心理上成熟,就会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加思量,让自己的为人处世事得体有效;

2、懂得控制自己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言谈谦恭,举止有度,这个时候考虑到的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

3、能够为他人考虑说明这个人已经有了责任意识,愿意承担责任,经过不断学习和锻炼,他就有能力承担更多责任,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夜阑静语


谢邀!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成熟是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年龄越大越成熟!但当你去观察这个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年龄很大的人干出来的事和说出来的话很幼稚!被旁人所不齿,因此,怎样才判定一个人是否成熟,本人认为;要看他(她)三观正不正,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成熟的人能驾驭自己的言行,情绪波动基本在一条直线上下浮动,能客观看待社会和周边发生的人和事,每临大事有静气,妥当处理所发生的各种矛盾,有主见不被别人言论左右自己的思维。


小土豆15


真正的成熟是个人内心的成熟,进一步体现在这个人的思维方式上、行为上、为人处世上等。

首先,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成熟,和其年龄、性别没有关系,而是和其思想思维、心理心态、经历阅历息息相关。



从人际关系来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因此我们的生活与所处的生活环境与其中的团体不可分割。真正成熟的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能从全方位去判断一个人,而不是只凭某件事情或者一点印象而盲目的给这个人下定义。真正成熟的人不会盲目的去评价、判断他人,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一句经典的台词中说道“不是每个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那些资源、经历,因此永远不要去评价他人。因此,一个成熟的人会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无论贫富和职业高低。



并且,成熟的人知道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会意气用事,不会因为冲动而不考虑后果的做出极端行为。他们会尝试去沟通,去积极主动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会平和的向他人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去控制别人,但能积极的去说服别人,从而到达双赢的结果。但是对于那些固执己见的人,他们也不会紧抓着不放。他们会努力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而坦然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



从对待自己的方式上来说,真正成熟的人往往能良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他们意识到有的负面情绪只是自己内心深处一种需要的体现,他们会去理解这种情绪,发掘其隐藏在情绪背后的真实想法与需要,并去尝试解决这一需要,从而从根本上消除这种负面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