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交大開展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 深入農村調研基層工作

為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實際行動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7月5日,華東交大材料學院、機電學院“三下鄉”實踐團一行到達了山東菏澤王浩屯鎮,開始為期十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他們深入鄉村,學習農村工作方法、開展基層工作調研。

華東交大開展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 深入農村調研基層工作

學員向村民調查對機械化的瞭解程度(攝影 王欣)

深入農村一線 調研鄉村機械化

炎炎夏日,阻擋不住華東交大材料學院學子們對基層工作初體驗的學習熱情,他們來到王浩屯鎮薛義屯對農機的普及程度、村民對農機的瞭解程度和村民對農機購買補貼政策的瞭解等進行了關於“鄉村農業機械化”的專題調研。

調研伊始,實踐團學子們也碰到了不少煩惱——村民們大多對調研的問題一無所知或是忙著去幹農活。這讓實踐團學子們初次體驗到基層工作的不易。但慶幸的是,其中也不乏熱情配合調查研究的村民們。“現在用農機耕種比之前手工播種輕鬆省力多了,而且大家也都有機會用到,農業現代化更進一步了。”村民說道。

通過調研瞭解到,該村有一戶人家從事個體經營農用機械租賃,少數村民購置了一到兩件的農機設備,其餘村民需要時都會選擇租賃方式滿足生產需求。據村民介紹,租賃農機在使用時間上較為寬鬆,使用難度也不大,解放了大量勞動力;而且機器由租賃戶進行維修護理,大大降低了農戶的租賃成本和負擔。

華東交大開展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 深入農村調研基層工作

學員們為貧困戶送去日用品(攝影 王欣)

走訪慰問貧困戶 真情關愛暖人心

調研期間,在桑李村黨支部書記李紅黨以及材料學院團委書記孟書慈的帶領下,材料學院“三下鄉”全體成員們對桑李村七戶貧困戶(其中包括兩家兜底戶)進行了走訪慰問,奉獻愛心。

他們為貧困戶準備了桶、毛巾、紙巾等生活用品挨家挨戶地給貧困戶送去,用行動關愛貧困家庭,盡一份微薄之力;並實地瞭解了貧困戶的訴求和生活情況。在交談中,學員們真實瞭解了生活的不易,更深刻的認識到開展基層扶貧工作的意義。

桑李村李紅黨書記介紹了貧困戶相關情況,他說:“這幾年的扶貧工作開展得不錯,貧困戶數量也日益減少,我們有望在年底實現全村脫貧。”在這些貧困戶中,有勞動力的比較少,這也是扶貧工作的一大難題。但慶幸的是,一些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都勤勞肯幹,再加上村裡也會為他們提供一些耕種器械幫扶,期盼他們早日脫貧。而對於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們,也只能依靠國家給予扶貧補助,生活上也就較為拮据。

華東交大開展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 深入農村調研基層工作

學員們體驗農活(攝影 王欣)

體驗基地農活 感受苦與樂

迎著初升的太陽,實踐團學子們蓄勢待發,秉承著“實踐出真知”的原則,在7月8日,華東交大材料學院、機電學院“三下鄉”實踐團跟隨著桑李村鈣果種植基地負責人張廣中來到了基地進行農活體驗。

“我們這個鈣果是中國果樹專家杜俊傑歷經近三十年時間,從野生植物歐李中發現並選育出的我國特有的全新優質品種。”張廣中自豪地介紹了基地的鈣果。

桑李村村民們細心地向實踐團學子們講解剷草工具的用法“就這樣,把鏟子伸到雜草的根旁邊,記住不要把鈣果苗給鏟了。”在認真耐心聽完講解及注意事項後,學子們隨即奔赴他們的“戰場”,開始了農活初體驗。

他們戴著手套、拿著鏟子,細心地鏟著雜草,鏟完前半段後,學子們顯得有些體力不支。“幹活前還以為挺輕鬆的,沒想到幹久了這麼累。”有學子如是說。隨後,進行了分組實踐,大家分工明確,互相鼓勁,堅持著鏟完了整片果田,也體驗到了團隊合作的樂趣。

通過此次“三下鄉”實踐活動,學子們深入農家走訪,瞭解到農村機械化服務農業的真實景象;參加貧困戶走訪慰問,瞭解百姓疾苦;參加農活體驗,認識到“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實含義;為學子們今後積極投身祖國的各項事業建設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頗具教育意義。(圖/文:王欣、張宇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