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睿智,但一定不能懒惰

生活中的积累只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拾得,拾得的这些片断,有的是颓废,有的是激越,有的是混沌,有的只是首满大街唱到滥的歌,你我他的口中,不同的音调传送出来不同的艺术感觉,或者是吵杂的噪音,或者是索命惊人的鬼哭狼嚎。

这些都与睿智不沾边。

每天早上起来,睁着半大不小的眼睛,迷糊着推开卧室的门、撞进卫生间的小格子里,抑或是试探多次才摸到喝水或是刷牙的杯子,用半温不凉的水冲开自己不咸不淡的生活。

这 些简直可以称做懒惰,与睿智一点也不沾边。

但睿智就是从这样懒惰的生活里涌出来的。只不过,不是从我们的懒惰的生活里,而是从那些睿智之人的懒惰生活里。他们将着自己身心和心里的血汗都堆积到一块,只为那一点可能闪亮的睿智活着、撑着、挣扎着,无心无力也无意识去顾及我们所谓的懒惰。

而我们,却只有上面所说的那些懒惰,有时,连这样的懒惰都无法拥有全部。

零碎的懒惰切割着本来就破碎的生活,一小块一小块的割下来,小的都划不着血管,看不到一滴,哪怕是一丝所谓的鲜红,所谓的血腥。就像面包屑一样,就像粉笔末一样,就像阴霾天气里那些可能污染到身体的小小颗粒物一样,或者就像PM2.5一样吧……即便是能让整个国、整个省、整个家,都看不清对面的物什,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说到意义,好像是睿智者的权力,懒惰生活着的懒惰的人,根本不会去想什么所谓的意义。

冬去春来里,蝇营狗苟,无知无惧,死而不僵,毫无生气,甚至连一声思考之后接着放弃的哀叹都没有。这已经说不上懒惰了,只是一种空白,一种无所可以用来妥协的空白,像死灰一样,像蒙面的白纸一样,像试图掩盖一切肮脏的人工催降的雪一下,只知其茫茫,不知其为何这般,为何那样。

睿智的人习惯说这个、那个,以为总会有睿智的明白这个意味着什么,那个又代表着什么。但懒惰的人,也很近,虽然不是因为也懂得,也明白,而是因为懒得去问这个是什么、那个又是什么。

一页页纸翻过。中间有的夹着唾沫,有的夹着灰尘,有的夹着刚刚滴下的泪水。

放下,然后去现代科技的成果面前,浏览无尽的花边,无尽的新闻,无尽的微博或者是博客,无尽的购物时代的绚烂的广告和做的已经比电影还精彩的推介视频。一秒秒流失,无所得,于睿智而言,于懒惰而言,亦无所失。而这就是大多数时候的所谓生活。

有人说,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其实,更多的情况下,根本就没走多远,根本也不知道为什么出发。

眼睛向下看、向细看、向小看、向钱看、向自己看的时候,所有的心计和思索,都像浮萍的根一样。但所谓的现实,总想把水当作泥,固定着自己的根,不飘,或者飘也要飘到有营养的地方。

关注,或者不去关注,关注别人,这些都是奢谈。为了什么?

其实,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的是,自己穷尽毕生也不一定睿智,但在穷尽毕生的路上一定不会懒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