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1928年7月22日,在共产党人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下,爆发了威震湘鄂赣、声撼全中国的平江起义。平江起义部队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为建立新中国,抗拒侵略者,巩固与捍卫祖国神圣领土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此平江起义90周年之际,我们特刊登相关文章,以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

平江起义部队走出了170多位开国将军

1928年,平江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发展壮大为红三军团。今天的“平江起义团”——第334团,前身就是由平江起义而诞生。她从平江起义的硝烟战火中走来,历经4000多次战斗的洗礼,先后走出共和国1位元帅和183位将军与1000多名战斗英雄。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1930年6月,根据中央指令,以红五军为骨干,扩编为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主要干部大都参加过平江起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平江起义是红三军团的母体。红三军团继承和发扬平江起义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经过历次反围剿、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血与火的洗礼,战功赫赫。在1955年授予的1050位开国元帅和将军中,属于红三军团出身和在红三军团任过职的就有170余位。有元帅彭德怀;大将黄克诚;上将王平、苏振华、李天佑、李志民、李聚奎、杨勇、张震、张宗逊、张爱萍、陈士榘、周桓、郭林祥、钟期光、唐亮、黄永胜、彭绍辉、傅秋涛等:中将丁秋坚、马风桐、文年生、方强、方正平、王福义、白泉、甘渭汉、田维杨、匤裕民、刘西元、刘志坚、刘金轩、刘道生、汤平、何德全、杨国夫、李连秀、李寿轩、吴信泉、邱创成、张仁初、张树田、张翼翔、欧阳文、罗元发、周玉成、周赤萍、钟汉华、钟赤兵、高天正、姚喆、饒正锡、曾国华、曾思玉、谢有法、蔡顺礼、廖容标等;少将丁盛、丁荣昌、毛会文、王元和、王义勋、王六生、王仁银、刘涌、刘放、方国安、方国南、邓克明、刘文学、叶长庚、叶运高、叶荫庭、白志文、刘振国、刘善福、刘锦平、廷懋、朱耀华、江拥辉、江燮元、许诚、孙润华、巫金辉、裘光祖、李基、李士才、李木生、李长伟、李光辉、李呈瑞、李桂林、李梓斌、李辉高、杨卓、杨尚高、杨斯德、肖前、肖应堂、吴岱、吴自立、何运洪、何能斌、邱蔚、邱先通、邱会魁、余兆、余光茂、况开田、张华、张太生、张书祥、张平凯、张正光、张步峰、张美远、张海棠、陈力、陈云中、陈宗坤、陈海涵、欧阳奕、郭强、罗云、罗仁全、周彬、胡大荣、钟元辉、钟伟、姚醒吾、侯世奎、钟明彪、贺东生、徐德操、高先贵、唐子安、唐青山、黄玉昆、黄思沛、黄振棠、黄新友、黄光琳、曹玉清、曹灿章、覃士冕、舒行、童国貴、曾克林、谢立金、谢国仪、谢胜坤、谢昭义、谢振华、靳来川、戴润生、蓝文兆、蔡爱卿、裴周玉、熊奎等100多位。

开国元帅彭德怀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1923年8月在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第2师6团1营任连长。1926年5月任营长,后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10月升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第1团团长。

1928年4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时期,经段德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8月起率部在湘鄂赣边界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共湘鄂赣边界特委,任特委委员。1928年底到达井冈山,同朱德、毛泽东率领的红4军会师。所部编为第30团,任红4军副军长兼第30团团长。

1930年6月,红3军团成立,任总指挥和中共前委书记,与政治委员滕代远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尔后乘虚攻入长沙,缴获大量武器和物资,并成立湖南省苏维埃政府,创造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下省会的唯一战例,极大提高了红军的声威。8月在浏阳永和与红1军团会合,任新组建的红一方面军副总司令兼红3军团军团长。

1934年1月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长征开始后,率部连续突破国党军四道封锁线,掩护中央纵队、军委纵队渡过湘江。在1935年1月举行的遵义会议上,拥护毛泽东的主张。会后率红3军团二渡赤水河,神速回师攻占娄山关,并协同红1军团再克遵义城,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的第一个大胜利。

1936年1月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政治委员毛泽东指挥红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扩大了苏区面积,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了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11月指挥山城堡战役,歼国民党军胡宗南部1个旅又2个团,迫使其停止对陕甘苏区的进攻。12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彭德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中共第六至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时光易逝,彭总发动平江起义90年了。但不管时光如何流失,彭总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永远活在老区人心中。

开国大将黄克诚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黄克诚(1902-1986),1902年10月1日出生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1930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的团、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第3军团代理政治部主任。先后率部参加了巩固和发展湘鄂赣苏区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1930年4月,黄克诚任红五军第五纵队第八大队政治委员。率部在第五纵队司令员李灿指挥下,经江西修水、渣津、马场,进至湖南平江县长寿街,与红五军主力会合。到达长寿街时,适逢五月五日马克思诞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的大会上,红五军军长彭德怀作了演讲,并动员部队准备攻打平江县城。纪念会结束之后,部队分头进行了两三天的战前准备,便向平江县城开进,一举攻克平江县城,守敌何键部余贤立团及平江县地主武装大部就歼。打完平江之后,部队稍事休整,即向江西开进。在五月中旬的一天,红五军将修水县城团团围住,经一夜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修水县城。这次战斗中,第五纵队担任主攻,黄克诚率领攻城部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爬云梯登上城头。

为了加强部队的团结,便于指挥,彭德怀决定将五、八军混编,取消了纵队建制,全军团共编为四个师。红五军编了第一、第三两个师,红八军编了第四、第六两个师。黄任第八军第四师第三团任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长征中参加了红3军团进行的主要战役、战斗。到陕北后曾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抗战期间,黄克诚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长,第三四四旅政委,第二、四纵队政委,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

抗战胜利后,进军东北,领导创建西满根据地,任西满军区司令员,中共西满分局副书记、代书记,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政委,中共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委、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政委。天津解放后,曾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

建国后,历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第八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副省长,中央军委顾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1985年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病逝。

开国上将李聚奎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李聚奎(1904—1995),原名李新喜,湖南安化县兰田(今属涟源)西坪村人。

1928年7月,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期,李聚奎在湖南独立第5师1团团长彭德怀等共产党人的带领下,参加了平江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红5军班长、排长、中队长(连长)到大队长(营长),他一直在彭德怀帐下听令,参加了攻打文家市、长沙、演陂桥等战斗。1928年 12月,他跟随红5军主力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4军在宁冈会师。1930年6月,李聚奎历任红3军红9师27团团长、红8师师长、红7师师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前三次反“围剿”。在多次战斗中,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1934年10月李聚奎刚一接任红一师师长,红军就开始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李聚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参谋长,抗日先遣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副司令员、旅长兼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参谋长,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执行处副处长,西满军区参谋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参谋长兼西线后勤司令员、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后勤学院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顾问。195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于1995年6月逝世,终年91岁。

独臂上将彭绍辉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彭绍辉 (1906年9月6日-1978年4月25日),湖南湘潭人。1926年参加农民赤卫军。曾给考察农民运动的毛泽东介绍过情况。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彭绍辉参加了十万农军围攻长沙的斗争。失败后离开家乡去找毛泽东,辗转到武汉,被生活所困,入国民革命军第35军第1师1团3营12连当兵。

1928年春,第1师改编为湘军独立第5师后,彭绍辉入由共产党人黄公略、贺国中主持的随营学校学习。7月,彭绍辉参加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7团任班长。同年秋,由黄公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起,彭绍辉在红3军团任第1师1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第3师10团团长、第1师参谋长和师长等职,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中弹负伤,并带伤指挥战斗。1930年12月30日,彭绍辉率红1团在龙冈上固地区,活捉张辉瓒,歼国民党张辉瓒部近10000人,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

1933年2月27日,彭绍辉率红3军团红1师在黄陂、大龙坪伏击国民党军陈诚部,歼国民党52师全部、11师大部、9师一部,俘国民党52师师长李明、毙国民党11师师长萧乾 ,俘国民党军2000多人,缴获枪支1400余条。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彭绍辉率红1师参加草台岗霹雳山战斗,并带头冲锋陷阵,结果左臂连中两弹,臂骨被击碎,但仍不下火线。因伤势严重,做了3次手术都没成功,最后只得截去左臂。

抗日战争时期,彭绍辉历任八路军一二O师教导团团长,三五八旅旅长,独立第二旅旅长,晋西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第七分校校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吕梁军区代司令员、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七军军长。

新中国建立后,彭绍辉历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研究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4月25日零点35分 ,彭绍辉重病期间在北京参加空军作战会议,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猝然倒在办公桌前,不幸以身殉职。

海军原第一政委苏振华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苏振华(1912—1979),上将,海军原第一政委,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名苏七生,1912年6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三墩戴家铺一个雇农家庭里,19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连政委、红四师十二团党支书、红五师十三团政委、鲁西军区政委、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政委、贵州省委书记、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海军政治委员、海军第一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参加了中共“十大”,在党的十届一中全会上他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参加了中央“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9年2月7日,苏振华突发心肌梗塞猝然逝世,享年67岁。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张震(1914—2015),上将,中央军委原副主席。 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镇,1928年参加革命,1930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宣传队长、连政委、营长、团、师参谋长、纵队司令员、野战军参谋长、总参作战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代军长兼政委、军事学院院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总后勤部部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等职。1955年授予中将,1988年授予上将,1992年10月,张震在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翌年 3月,在八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十四届中央委员。1985、1987年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开国上将傅秋涛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傅秋涛(1907-1981),上将,总参动员部原部长。1907年农历6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南乡安定鸣山程家园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早年给地主富商当长工,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江县雇农工会委员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率领红16师坚持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兼一团团长、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鲁南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和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央复员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副部长、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1955年,傅秋涛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主编《中国民兵》。1981年8月25日,傅秋涛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开国上将钟期光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钟期光(1909-1991),上将,军事科学院原副政委。1909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肥田区三眼桥白湖口村的一户农民家。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红五军和湘鄂赣省委秘书长、红16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六支队1团政治处主任、江南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委兼党委书记、军事科学院副政委。第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是第一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55年8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1991年5月22日,因心脏病复发,走完了他追求真理的一生,享年83岁。(原刊2018年7月20日《岳阳日报》)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浴血长征路上的平江人

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完成了艰苦卓绝、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转败为胜、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华民族解放与复兴的基础,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平江籍红军将士,为了夺取长征胜利浴血奋战、不怕牺牲、血染征途,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永载史册的壮丽诗篇。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万里长征中意志坚如钢的平江籍红军将士群体

自1927年秋由中共地下党员余贲民率领平江工农义勇队参加秋收起义,跟着毛泽东上井冈山开始,平江先后有8.7万多位优秀儿女参加工农红军,除去在历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失散和留在中央苏区与湘鄂赣边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将士外,至少有5200多名平江籍红军将士分布在红一、二、四方面军的长征队伍中。1934年10月中旬,从中央苏区出发长征的红一方面军中,就有平江籍红军将士3900余人,其中在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的红三军团长征队伍中就有平江籍红军将士2400余人。

浴血长征路上,从平江起义走出的著名将帅

(平江起义进攻入口《碧潭浮桥》。资料图)

在长征队伍中,平江籍红军将士分布在各个军团的代表人物有已授衔的共和国将军、高级干部、已知革命烈士和失踪人员,尚有许多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成为我们永远怀念的无名英雄。

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纵队有:张平凯、方强、叶楚屏、张书祥、谢忠良、唐明、张正光、赖毅、裴周玉、李握如等;

红一方面军的红一军团有:徐德操、谢福林、黄连秋、方正、李光辉等;

红三军团有:张震、苏振华、方正平、张纯清、刘志坚、吴信泉、邱创成、欧阳文、钟赤兵、钟伟、方国安、方国南、李基、李梓斌、吴自立、何能彬、钟明彪、喻缦云、吴溉之、杨奇清、邱一涵(女)、姜国华、李敏、李志高、李铁鸣、李桂林、刘华清、唐国华、刘随春、吴机璋、吴国华、吴盛明、吴早生等;

红五军团有:周碧泉、傅兰荪等;

红八军团有:周昆、甘渭汉、喻楚杰、吴光远、傅长寿、方福钦等;

红九军团有:张令彬、曹振辉等;

红七军团有:1934年7月7日,中央决定以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方向前进与红十军团合编,后遭敌军重兵围攻发生激战,仅有粟裕、刘英率近800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平江籍红军将士约120余人在作战中光荣牺牲。

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有:何辉、黄胜明、方理明、余导群等;

红六军团有:王赤军、杨尚高、何维忠、余光文、喻杰、胡荣、林海清等;

红四方面军有:余非等(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部队进行了整编,分成左右两路军北上,有的人编到了红四方面军)。

平江籍红军将士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久经考验敢打硬仗恶仗的英雄群体,许多平江人担任高级指战员,在历次战斗中屡建奇功。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有:张纯清、周昆。

长征前中央军委对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战员授予最高荣誉红星奖章:平江籍将士二等红星奖获得者有张纯清、周昆、张平凯;三等红星奖章获得者苏振华、钟赤兵、邱创成。

红军团级以上高级指战员是:苏振华、张震、方强、方正平、甘渭汉、刘志坚、吴信泉、邱创成、张令彬、钟赤兵、赖毅、王赤军、方国南、叶楚屏、李基、李光辉、李桂林、方国安、李彬山、杨尚高、吴自立、何辉、何维忠、何能彬、余非、余光文、张平凯、张书祥、张正光、钟伟、钟明彪、徐德操、唐明、黄连秋、黄胜明、喻缦云、裴周玉、谢忠良、谢福林、方正、吴光远、刘随春、李敏、李握如、杨奇清、周碧泉、邱一涵(女)、喻杰、喻楚杰、曹振辉、傅兰荪、傅长寿、方理明、余导群等。

红军军团级高级指战员有:周昆(红八军团军团长)、吴溉之(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张纯清(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局局长)、李铁鸣(红三军团政治部秘书长)、吴自立(中央军委四局局长)。

参加长征的女红军是:邱一涵。

参加长征年龄小的是:谢福林、张正光17岁,叶楚屏、王赤军18岁,钟伟19岁。

参加长征年龄最大的是:吴溉之、喻楚杰36岁。

新中国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参加长征的有:上将苏振华,中将张震、方强、方正平、甘渭汉、刘志坚、吴信泉、邱创成、张令彬、欧阳文、钟赤兵、赖毅;少将钟伟、王赤军、方正、方国安、方国南、叶楚屏、李基、李光辉、李桂林、李彬山、杨尚高、吴自立、何辉、何能彬、何维忠、余非、余光文、张书祥、张平凯、张正光、钟明彪、徐德操、唐明、黄连秋、黄胜明、喻缦云、谢忠良、谢福林、裴周玉。

新中国高级干部参加过长征的有:吴溉之、李握如、杨奇清、周碧泉、喻杰、喻楚杰、吴机璋、刘随春、邱一涵(女)、方福钦、吴国华、李敏、刘华清、林海清、姜国华、唐国华、曹振辉、吴盛明、吴早生等。

参加过长征的著名烈士有:张纯清、吴光远、胡荣、李志高、傅兰荪、李铁鸣、方理明、余导群、傅长寿等。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平江人

在万里长征中展现了气壮山河的血染风采

血战湘江 气贯长虹。红军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出发以来打得最艰苦的一仗,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生死决战。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三营营长张震,奉命率三营作前卫迅速渡过湘江进入广西界首光华铺渡口,立即投入战斗,击溃盘踞在岸边的反动民团,掩护工兵架设浮桥,并向兴安方向构筑工事,随后与蜂拥而至的桂系军队进行五昼夜来回拉锯式反复拼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保住了渡口,保障了中央机关和后续部队过江。1934年9月21日,中革军委才任命周昆为红八军团军团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组建了绝大部分由兴国当地农民组成的万人队伍,仅有三分之一的人配发了枪支弹药。周昆和党代表刘少奇、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等带着这支新兵队伍一路与中央军、湘军、桂军及沿途地方反动民团作战,并给敌军以重创。在突破敌军第四道防线血战湘江时,敌机轮番密集轰炸和机枪扫射,敌军四面围攻。在这万分危险时刻,周昆主动率部掩护红九军团兄弟部队先行过江,并派警卫部队将刘少奇、罗荣桓等党的重要干部从凤凰嘴渡口先行过江,周昆亲率军团直属队阻击敌军,最后涉水过江时周昆军团长身后仅剩6个战士。

攻关夺隘 勇往直前。长征一路攻关夺隘,每场大战恶战都有平江人冲锋陷阵的身影。时任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政委钟赤兵和团政治处主任苏振华,在攻打娄山关战斗中率部最先杀到黑神庙前。敌军居高临下弹如雨下,钟赤兵右腿中弹血流如注,仍咬紧牙关坚持指挥直至昏迷。因医药缺乏伤口化脓,必须锯掉残腿,医生用绷带将钟赤兵绑在门板上,用一把砍柴镰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将他的右腿下肢锯掉,他忍受的巨大痛苦无法形容,比传说中的“关公刮骨疗伤”要悲壮得多。毛主席说:“钟赤兵很会打仗,是有战功的,就是抬也要把他抬着北上。”苏振华接替钟赤兵指挥和兄弟部队攻占娄山关后,随后又参与攻占遵义城;接着又率部与兄弟部队配合连续作战5天,在老鸦山击溃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第一个大胜利。红六军团1934年9月到达广西西延县遭桂系敌机轰炸和机枪低空扫射,胡荣和战友们用步枪组成了火力网,将低空扫射的敌侦察机击落,创造了步枪击落敌机的奇迹。时任红军干部团总支书记的方强协助陈赓、宋任穷率干部团先后参加攻打土城、第二次攻占遵义、强渡金沙江、保卫安顺场等重要战斗。胆大心细的钟伟不仅作战时英勇顽强,而且主动为首长出谋划策。曾在红军(下转第46页)(上接第5页)学校学过工兵技术的谢福林,在突破湘江、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等战斗中涉水架桥,为中央机关和大部队渡江作出了重要贡献。走过草地被编入西路军的李光辉,在与反动军阀马家军骑兵作战中身负重伤,躲过敌军搜捕历尽千辛万苦找到部队,他的长征行程达三万七千多里。红六军团保卫部长余光文在保卫军团首脑机关锄奸除特工作出色,在遭敌军重兵围攻的危险关头,他多次主动请缨带领敢死队用大刀杀开一条血路让部队突出重围。时任红一军团第四师第十团团长的徐德操指挥作战屡建奇功,特别是在直罗镇伏击敌骑兵部队的战斗中英勇善战,受到亲临前线指挥的毛泽东、彭德怀的表彰,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毛主席认为徐德操有勇有谋有战功授衔偏低,亲笔书写《清平乐·六盘山》词赠予将军以表嘉慰。

后勤保障 恪尽职守。长征途中上有敌机轰炸,下有敌军四面围追堵截,部队每天都在行军作战,筹集粮食物资的后勤保障工作异常艰难。时任红九军团后方部长的张令彬,不顾自己伤病在身,忍受着病痛坚持为后方伤病员采药疗伤治病,到达毛尔盖准备过草地必须筹足粮食物资,他冒着危险带领筹粮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严格按照党的民族政策筹粮,对已逃走的人家,就留下银元和信件。红六军团中负责后勤供给的何维忠、喻杰,在部队流动作战中总是冒着危险筹集粮食物资,及时保障了部队供给,多次受到贺龙、任弼时、萧克等领导的赞扬。

政工安保 功勋卓著。平江籍老红军在长期对敌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政工安保任务,许多老红军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首长的高度赞扬。在与张国焘分裂红军作斗争的关键时刻,周恩来指派红三军团保卫执行部长杨奇清担负控制电台等要害部门的工作;1935年9月8日,中央得知张国焘的重大阴谋后,决定先行北上脱离险境,毛泽东、彭德怀命令杨奇清立即将一封绝密信必须万无一失地交到军委第二梯队邓发同志手中,杨奇清迅速组成手枪队派得力干部将信及时送到了邓发手中。红八军团党委委员甘渭汉狠抓新兵政治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建设并负责收容掉队人员,为增强部队战斗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军委四局局长吴自立在保卫中央首脑机关安全中奋不顾身多次立功。红三军团保卫执行部长吴信泉负责军团后卫和收容掉队人员,他帮伤病员扛枪,耐心细致做掉队战友的工作、克服重重困难追赶部队,受到彭德怀等军团首长的高度赞扬。红五军团第13 师政治部主任周碧泉警惕性极高,曾识别一支混入红军队伍的敌特暗杀队,在行军途中积极做党建工作,在危难时刻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红二军团第四师政委方理明善做扩红队伍工作,不论部队打到哪里,他都抓紧开展宣传动员当地民众参加红军。裴周玉保卫中央机关屡建功勋。军委纵队干部团干事张正光善做部队宣传鼓动工作,及时将中央指示和打胜仗的好消息编成快板迅速传播鼓舞士气,给毛主席留下了良好印象,后来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办公室还专门接见了张正光,并进行了长时间的畅谈。

毛简青:熠熠闪光的名字

毛简青烈士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党早期革命家、宣传教育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永远的丰碑》曾播出他的事迹。

在烈士的故乡湖南平江县,到处都可以见到“简青精神”的痕迹:简青学校、简青大桥、简青大道,在毛简青烈士故居,不同年龄层的市民们利用节假日主动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玩耍时细数当代英雄,毛简青永远是他们最初的选择,他的名字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熠熠闪光。

学有根底”:学问以先立志为本

毛简青(1891-1932),名伦,字东成,湖南平江人,出生于平江县一个地主兼工商业者的富绅家庭。他天资聪颖,酷爱读书,自幼立志救国救民。1907年毛简青升入岳州中学,他登临岳阳楼,远眺洞庭湖,范仲淹的“先忧后乐”成为他的座右铭。在同学中他以性格倔强思想进步著称,有胆识,凡反道台、闹学潮等事总是一马当先,人称“毛大炮”,但学业从不懈怠,成绩为全班最优等。

1913年,毛简青携妻吴淑坤东渡日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系。他刻苦学习,精通日文、英文和俄文,成为同学们推崇的“学有根底”的人物。

他的留日同学凌霞新追忆他时说:“毛简青每晚读书都要到深夜甚至鸡叫,天一亮他又将我们叫醒晨读,当时我们笑他‘书呆子’,还戏谑说‘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毛简青正色道:‘中国民众再不能愚昧,要解脱思想绳索,就必须多读书,学成后早日回国唤醒民众,共谋民族利益,不枉为中华子孙。’”毛简青对《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著作进行了深刻的研读,并与同盟会、维新派往来密切,特别是与在早稻田大学就读的同盟会会员平江人李六如更是一见如故,引为同志。他在日本长达九年的留学生活留下许多佳话。在获得政府公费津贴后,他将家里寄来的钱资助经济困难的同学,自己既注重俭朴,讲究情操,又富有风趣。

毛简青不但自己刻苦攻读,还帮助妻子补习功课,为此写给妻子一叠读书笔记。其中《立志》写道:“‘学问以先立志为本,志者心立所行也。君子之心,常常不懈,念念不止,谓之立志。志不立,学必无成,譬如射弓者志于的,行路者志于宿。万事必先务本,立志者即学问之本也。求道,譬如饥如求食,渴而求水。’《读书乐》写道:‘凡事无友不成,惟读书一事须无友而独乐。居一室之内,望天下四海,知天下万物之理;居数千年之后,望数千年之前,知社会变革之事。……以吾愚人,而得结交圣贤,皆读书之乐也。’他强调道德修养:‘文艺武艺,诚为士人必习之事,须勤习之。然则,艺者,末也;道义之学者,本也。只顾好艺,学之,志必被夺;况任私欲所恣!应有所诫……’”按东京帝大规定,学生须剃光头、穿制服,他虽一身东洋学生打扮,魁梧英俊,但总和身着中国女装的吴淑坤走在一起,有人笑他:“洋学生配小脚女人,真是奇闻。”毛简青神情自若回答说:“中国人配中国人,穿中国服装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伴侣。”

1921年夏,毛简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仪式结束后,他和妻子连夜收拾行装准备回国。除几件简单衣物外,最沉重的就是几大箱书。

回到家乡平江,毛简青夫妇才知父亲已于年前病逝。他祭拜父亲之后辞别母亲赶赴长沙,找到在长沙任教的李六如,经留日学友、省教育会长方维夏介绍,在湖南法政学校讲授经济学。李六如介绍他结识了毛泽东和何叔衡。在船山学社谈到十月革命,他表示非常赞同。毛泽东、何叔衡常来毛简青荷花池的住处,以至房东误把他当成毛泽东,他笑答:“吾非泽东,乃润之之友耳。”

1921年秋冬间,经李六如介绍,毛泽东和毛简青在清水塘党的机关谈话后,毛简青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期间,毛简青被湖南审计院聘为审计员和省财政厅经济股长,月工资已达300元,可他只拿20元留作家用,其余全部交给党组织作为党费,甚至还从平江老家拿钱资助党的活动。谢觉哉曾写道:“简青同志家颇有钱,都资助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毛泽东办公室秘书长的李六如评价毛简青:“他的革命性很强,忠于党的革命事业。在长沙文教界从事革命活动,十分积极……”

1924年6月,毛简青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他受组织委托协助湖南地方党组织选拔197名优秀学生入军校学习。他利用自己的俄文特长,与来军校工作的苏联顾问组长契列帕诺夫交流改进教学方法,推广列宁创造红军的经验,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明确指出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讲台上的毛简青充满着革命智者和前行者的气息,他饱含激情的引导,火焰般点燃了无数青春和理想,甚为学生所爱戴。这年11月周恩来兼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毛简青协助他开辟了军校良好的政治氛围,积极协助配合周恩来每周进行政治讲演、政治讨论和政治问题等活动。他还亲身参加东征,与军校师生一道经受了实战洗礼。

“三月扑城”:从理论宣传到革命实践

1925年毛简青到广西梧州,以广西省宣传员养成所讲师身份作掩护秘密进行建党工作,创建了广西最早的党支部——梧州支部,同年底创建梧州地委,是广西中共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他组织领导了梧州万人罢工周运动,有力支援了省港大罢工。他深入工农群众之中了解民情,宣讲革命道理,开办平民夜校,编写平民读本,培养革命人才,为黄埔军校考送学员63名,为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输送学员30名。他创办《火线》半月刊,发表《要实行民生主义何以要阶级争斗》,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观点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中国革命只有阶级斗争才是唯一的出途。1926年春,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成立,毛简青兼任政治课程教官,发展了数十名党员,成立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1927年马日事变,在革命的危急关头,毛简青出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平江县委书记。毛简青回到平江金窝村老家发展党的组织,党员人数发展到11000多人,农协会员超过30万人,同时建立工农武装,将团防局、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合编成平江工农义勇军。枪支不够,他将母亲的养老钱和积蓄的金条、金首饰、银圆拿出来作为购买枪支弹药的经费。

7月12日,为配合“八一”南昌起义,毛简青根据中央的指示,派出余贲民率领平江工农义勇军1200人枪参加南昌起义,在开赴南昌途中受阻折回铜鼓、修水一带,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

这期间,毛简青与到平江组织秋收暴动的夏明翰、李六如一道,于9月16日组织四乡农民和暴动队1万余人进行了第一次围扑县城。这次扑城未能成功。以毛简青为首的中共平江县委认真总结了扑城失败的经验教训,成立了平(江)湘(阴)岳(阳)游击总队。在革命武装和群众基础建立起来后的翌年3月,组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20万农军围攻平江县城的斗争,史称“三月扑城”。谢觉哉在《毛简青传》中写道:“这次起义预计一鼓可以占领平江县城,全歼守城驻军。由于动员群众的规模太大,事先为国民党军所侦知,星夜自长沙调来匪军二师,并有大炮多门凭险顽抗,攻城义军则仅有工农红军游击队枪支数百,余皆为梭镖等原始武器,因而未能攻入县城。但是这一壮举,不仅震撼了平江县的反动派,即湖南全省乃至毗连湖南的赣、鄂两省的反动统治也为之股栗不已!这可以见简青同志革命意志的坚强及其惊人的领导能力。”

这次扑城虽然失败了,但武装力量却保存了下来,分散在上东乡黄金洞和北乡幕阜山一带进行游击战争。扑城锻炼了人民,武装了工农,为我党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打乱了敌人围剿湘赣边区的部署,有力支援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平江起义”和红五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共和国成立后,52位平江籍开国将军中,就有41位参加过平江秋收暴动和“三月扑城”斗争,68位省部级高干中有50多位是从扑城暴动中走出去的。

“为了4万万人的家都能得到幸福”

1928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毛简青担任湖南代表团书记,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被选为六大主席团委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政治、组织、农民土地问题等七个委员会委员,参与大会领导,为开好六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后当选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有表决权的代表。

回国后,毛简青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负责与共产国际东方部米夫的联络并指导日共中央工作,兼党中央日、英、俄等国文字的翻译。后来,毛简青到全国互济总会工作,兼任互济会日报编辑工作,联络鲁迅、杨度等加入互济总会,架起了党外革命者同党联系的桥梁。

1931年秋天,毛简青奉命去湘鄂西中央分局工作,临别时妻子问他,“你走了,这个家还要不要?”毛简青亲着正在熟睡中的5岁儿子对妻子说:“家,当然要,我们干革命,正是为了家的幸福,特别是为了4万万人的家都能得到幸福,国家正面临着灭国亡种之祸,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你是知道的……”这次分手,是他们夫妻的永诀!

毛简青到湘鄂西中央分局后,创办《红旗日报》,任第一任社长兼主编。当时湘鄂西流传着一支歌谣:“苏维埃政府领导好,报纸印得多精巧,生产练兵搞完了,村村处处听读报。”1932年,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受国际联盟救济机构委托,为发放救济粮食及药品来到苏区,毛简青亲自采访报道了他的壮举,文章发出后反响很大。

1932年秋毛简青牺牲于洪湖边的瞿家湾。1945年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为毛简青等烈士举行追悼大会。谢觉哉在《中央烈士英名录》“毛简青传”中写道:“简青同志是一个颇有学问和道德的人……他给我的印象是:爽朗、诚恳、耐艰苦,对革命坚定。这样一直到他的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