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心”怎么理解?“心外无物”又如何通俗诠释?

孔乙己的朋友阿Q


心,三个点,比喻了心的无常,心的涟漪,心外无物,一切因为你有心了,才存在,对于这个灵魂来说,心的无常是由于欲望的此起彼伏,而且是私欲,我们为了私欲忘却了恩,什么叫恩呢,一切都是恩,想一想,如果没有这世界的一切,你我又有何意义,又该作何思绪呢?很多人都在唯物唯心中曲折纠结,这是共存的啊,哎,没人明白,就像善恶,美丑,这些人为的定义,然而真相呢,没有这些两仪分化,只是我们定义的,没有善,何是恶,没有高,什么叫矮,苦口婆心无人懂啊,无所谓啦,啦啦啦😂


洋葱圈之Lastcol


存在的色世界是道的显化,这个存在不管是否随你的意,它就是这种本来,因为道无善无恶无意识,我们对这种显化的现象总是加上了自己的意识,不同于自己的意识则烦恼,同于则喜悦,这个烦恼或喜悦就是我们的凡心。如果我们的心认识到显化的万事万物本是这样,即使不利于我而不恼不悲,即使利于我不喜不爱,则"心外无物"。


被爱得头昏


心是主观意识因此不构成全部意识缺少客观意识,心外无物意味着放弃自身欲望和客观事实存在的东西,本质上缺少理性,典型的唯我主义。注,仅仅作为自身欲望与外在物质条件内在平衡机制而已。


Sunny圣徒骑士


这个只有翻阅佛家的唯识才能解答。简言之,佛教讲人的识分为八种,前五一般人都知道,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意识。现代人所认为的心一般指第六意识心。但佛家还要加第七的末那和第八的阿赖耶,前者就是现代人所谓的“我”,后者是生命的根本,是前七的根。外在的山河大地,内在的身心都是第八识的显现,这才是佛家讲的唯心,和现代哲学所谓唯心,意识决定物质根本就是两码事。所谓心外无物的心就指阿赖耶,一切现象都是它生起的。求道就是要穿透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