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缅甸的民族政策?

南行漫


东南亚新视角,缅甸新思维,欢迎关注 缅甸中文网

6月18日,克伦邦大约有1000人游行示威,抗议邦政府计划在州首府垒固市 建造昂山将军的雕像。

这不是突发状况,近年来关于建造昂山将军雕像的争议越来越频繁反雕像情绪不仅限于一个民族地区,这种情况发生在很多邦。连执政党缅甸全国民主联盟都认为,应采取认真的态度。

在抗议活动之前,当地青年团体曾致函州政府,要求与当局会面,以便就此问题进行谈判。但请求没有得到答复,爆发了抗议活动,甚至出现冲突事件。11名年轻人因发布反对雕像建设项目的传单而面临起诉。根据“刑法”第505(b)和(c)条,乡镇当局起诉青少年涉嫌煽动。

自2015年以来,在钦邦,孟邦和克钦邦都有抗议活动,人口众多的省(缅族聚居地)没有出现过反对意见。

但在少数民族邦地区,民众“受够了”政府只是继续建立雕像而不是兑现彬隆协议的承诺。

克伦邦一名青年表示,“凭借他的精神,远见和他为国家所做的一切,昂山将军是一个鼓舞所有缅甸年轻人的人。但是,鼓舞我们并不需要把他的雕像放在这里。我们拥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各省邦的民族意识抬头,认为缅甸政府的做法存在不妥

1947年,昂山将军和少数民族领导人签署了的“彬隆协议”,该协议规定缅甸属联邦制国家,各少数民族拥有平等权利。但在昂山将军去世71年后,这些承诺仍未实现。

昂山素季一直被视为是其父昂山将军的接班人,但新政府上台之后,各邦政府未经当地少数民族同意,就将国家预算花在雕像上的做法受到普遍“质疑”。 全国民主联盟也将面临支持率的下降。

当地民众认为,预算可以更好地用于有利于当地人的发展项目,实施将军的精神和遗愿比制作他的雕像更重要。

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占据了人口的大部分,住在缅甸最精华的省区,其余少数民族则分布在边缘邦区,在管理上确实存在问题,导致国家向心力受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