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自卫反击战,刘伯承元帅是怎样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

1962年10月,为了遏止印军对我国边境的入侵蚕食,根据军委命令,早已忍无可忍的解放军东西段部队同时发起自卫反击。

对于这次边境作战,中央高度关注,最高领导人亲自掌握全局,总参负责军令系统,军事、外交协同动作,力争有理有利有节,打出国威,打出军威。67岁的刘伯承元帅此时正担任军委战略小组组长,这本来是个咨询性职务,刘帅身体又不好,完全不必亲力亲为。然而刘帅一生戎马,时刻不忘疆场,对晚年遇到的这次边境作战非常关心,扑下身去仔细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了很多富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对印自卫反击战,刘伯承元帅是怎样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

在整体作战方针上,刘帅坚持我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要求想办法调动敌人,把印军打散开,利于我军发挥传统的穿插分割战术,将敌人切开、包围、割碎,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刘帅要求要把敌人打死、打伤和俘虏,这样才叫真正的胜利。他强调,全部文章要作在“速战速决”四个字上,切忌力量分散。

在战术方法上,刘帅要求动作迅速,坚决把敌人分割开,集中优势力量摧毁敌人的要害。动作慢了不行,包围不住敌人。只满足于穿插分割也不行,那样不能从根本上消灭敌人,粗心大意会使敌人漏网。要有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准备,分割和包围敌人后要敢于强攻,不怕刺刀见红,要以“雄狮搏鸡”之势来打,在气势上就压倒敌人。刘帅认为,战术不是死的东西,可以夜行晓袭、出敌不意,能打胜仗的就是好战术,土办法也是好办法。

对于作战对手,刘帅叮嘱部队,不能大意,这不是警察部队,而是印军中最好的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标准部队。我军虽然有光荣历史,参战部队还参加过高原平叛剿匪战斗,有一定高原作战经验。但不要骄傲,不要看不起敌人,不要满足于躺在功劳簿上,而是要充分估计,做好准备,拉出去就能打,一打就要打赢。

对印自卫反击战,刘伯承元帅是怎样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

对于战场地形,刘帅要求事先一定要充分研究,山地战有其特殊性,要确实熟悉地形和方向,运用各种方法,确保夜间进攻方向的正确。在山上不要硬顶,只要有道路迂回就不要怕多走路,多走路能打胜仗。如果是沿河流攻击,要夹岸前进,相互策应,保持配合姿态,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真到了非硬顶不可的时候,就要坚决勇敢地打过去,决不能有丝毫犹豫,狭路相逢勇者胜!

对于火力运用,刘帅要求部队特别注意组织运用火力,充分发挥随伴火炮的威力,搞好协同,发扬火力才能打胜仗。要及时进行战场总结,边打边进步,边打边克服缺点,边打边提高战术水平。

对于后勤补给,刘帅要求一定要充分估计高原作战的困难,未雨绸缪,从全局出发,作通盘打算。要先修路,东段把路修到棒山口,发扬吃大苦精神,部队打到哪把路修到哪。要把后方基导和补给站安排好,选择合适位置,机动方便,还要隐蔽,防止被敌人发现。

对印自卫反击战,刘伯承元帅是怎样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的

刘帅对东段印军的弱点抓得很准,要害就是西山口至邦迪拉公路一线,印军成一字长蛇配置,看似首尾呼应,其实任人横斩。刘帅戏称这个阵势为“铜头、锡尾、背紧、腹松”。他要求部队避开敌人右翼的坚硬脊梁骨,而从左翼软肚子插进去,直插申隔宗,把长蛇的肚子挑破,再分割歼灭敌人。刘帅特别强调一定要弄清道路情况,统一动作,协同配合,敢于独立作战,有孤胆破敌的能力。这几点都搞好了,这一仗就有把握了。

刘帅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开战后我军气势如虹,打得勇猛顽强,两个阶段作战全都按预定计划实现,甚至还大大超出,先后毙伤俘印军两名准将以下8000余人,打出了国威军威。刘帅,果然是我军的不老军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