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榮:艱苦創業二十年,成鋼鐵民企教父

軋花機是鋼鐵做的,當時覺得很貴、很值錢。農民集體辦的彈棉花的小廠集資四十五萬辦起了鋼鐵廠,一九七九年,小鋼鐵廠有點起色時。按股份算沈文榮擁有七、八十個億,就算幹了二十八年鋼鐵,平均年收益在二億以上。

沈文榮,在中國民營鋼鐵企業乃至其他行業民營企業家心目中,這個名字總是與"傳奇式的英雄"畫上等號。擁有總資產247億元、年產鋼能力1300萬噸、全國冶金行業綜合競爭力排名第二的民營鋼廠。

沈文荣:艰苦创业二十年,成钢铁民企教父

從45萬元到247億元,沈文榮說他20多年來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尋求著數字幾何級遞增的解題方法,那就是"用全身心的精力、思想、感情,融入鋼鐵這個行業,去研究它、分析它"。這是個還沒有解完的計算題,要走的路還很長。

接任廠長後不久,沈文榮捕捉到國內房地產業興起的商機,作出了沙鋼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重大決定:收縮產品線,將當時大企業不屑一顧的窗框鋼作為主導產品。就憑這一個產品,沙鋼迅速完成了資本積累,進入國家二級鋼鐵企業行列。

1988年,他力排眾議,與香港永新公司合資,以3000萬美元價格,從英國引進年生產25萬噸螺紋鋼的75噸電爐鍊鋼、連鑄、連軋一體化短流程生產線。"如果這個項目引進失敗,就把它作為展覽館,我就去賣門票。

沈文荣:艰苦创业二十年,成钢铁民企教父

僅用23個月的時間,這條生產線就成功投產,沙鋼年產鋼能力翻了一番,同國際水平一下子縮短了20年距離。從此,沈文榮帶著沙鋼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陽光大道。94年投資2.2億美元,興建亞洲第一座具有國際水平的90噸超高功率豎式電爐鍊鋼、LF精煉、連鑄、連軋高速線材生產線。

沈文榮2002年從歐洲最大的鋼鐵公司蒂森克虜伯手中,以2.2億元人民幣買下其子公司霍施鋼廠,將這座世界上最壯觀的工廠整體搬到中國。

回來後,他又投資150億元對項目進行改造,建成年產650萬噸的鍊鐵鍊鋼連鑄連軋項目。如果新建這樣一個項目,至少要投資400億元。03年,沈文榮又與韓國浦項聯手,將不鏽鋼薄板年產能力擴大到35萬噸,成為國內最大的冷軋不鏽鋼薄板生產基地之一。

沈文荣:艰苦创业二十年,成钢铁民企教父

有一次,一位港商與他一起去德國,他照例買了經濟艙,他塊頭大,擠得難受,就靠在走廊裡。但鮮為人知的是,近5年,沙鋼用於社會福利和公益事業的資金卻高達8600多萬元。曾創造過40多個小時內走訪3個國家、考察兩個工廠的奇蹟。

就在這次神速的考察後,沙鋼形成了新一輪的技改方案。年近60歲的沈文榮,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儘快帶著沙鋼進入世界鋼鐵20強。創業這條路走下來,雖然開始的日子很艱苦,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只有適應了社會的需求,自己的努力才能換來更大的回報。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