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下半年“二季小龙虾”要掌握好这些关键点

初伏的天气,太阳在炙烤着大地,还有蟹塘!一大早,就接到客户来电,某某我塘上螃蟹缺氧了怎么办?某某我螃蟹上草头了怎么办?某某我的蟹突然死了一些怎么回事?

各种问题,短时间的就集中爆发了,但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缺氧!不可否认,现在这个阶段是河蟹养殖最危险的阶段,动不动就缺氧,稍微严重点就少量死亡,最严重就是爆塘,这不是没有可能。

作为一个每天与养殖户打交道的一线技术员,最难熬的,不止有37℃还在塘口工作,还有面对养殖户在出现损失时难过的表情;有对部分从业人员的不专业痛心疾首,也有对各种用药事故的担忧。于是,想抽出一点时间,整理出几点缺氧时的应对策略或作为缺氧前的防范工作,供养殖朋友参考。

螃蟹塘缺氧,有明显缺氧和非明显缺氧之分,明显缺氧,水中溶氧含量约为0mg/L—2mg/L,螃蟹表现为后半夜上草头、上防逃网,严重者在防逃网上堆积厚厚的一层,在太阳出来之后还不下水,一天后出现死亡,或者在当天就可发现套养的不耐低氧动物——鳜鱼、青虾等死亡。非明显缺氧,水中溶氧含量约为 2—3mg/L,螃蟹极少数上草头,但是出现无病征零星死亡,或吃食量减少。

一、蟹塘溶氧的来源

任何事情,都有来龙去脉,河蟹塘的溶氧也一样。这个来龙,就是溶氧的来源,蟹塘的溶氧从哪里来?自然条件下,主要是两方面,自然(风力)溶氧和水草光合作用放氧,其中水草光合作用放氧应该要达到80%以上,其他溶氧还有藻类光合作用、撒增氧剂等。

气温达到35度以上,大部分塘口就开始缺氧,而这部分塘口主要是伊乐藻种植区,少部分塘口无缺氧现象,主要是以轮叶黑藻和水韭菜为主的种植区。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

主要是伊乐藻的生理习性,水温达到30度左右就开始休眠,一休眠光合作用就减弱,所以产氧能力就弱了,而其他两种草不像这样,气温高一点反而长得更好。

其次,还可以人力增氧,人力增氧,主要依靠增氧机,如果现在搞水产养殖,谁还不会合理利用好增氧机,只能说明他不懂水产养殖。那么,基于以上两点,养殖户朋友们该怎么做?

1、保持水草活力

以上已经说过伊乐藻的习性,水温30度左右开始休眠,一旦休眠产氧能力就下降,所以想方设法都要保持它的活力,即保持它的产氧能力,轮叶黑藻和水韭菜也一样。

对此,要保持其活力,首先要保持水质清新,以及水体透明度,最好能达到50cm上下,如果水质变差,比如浑浊、藻类过盛都是会影响的;其次,还需要及时的给水草补充营养和微量元素,保障其生长需要,这就需要定期的施草肥。

养好下半年“二季小龙虾”要掌握好这些关键点

2、合理的多开增氧机

现在很多塘口都装上了微孔增氧机,至于其好坏利弊,在此不多谈,但对于池塘溶氧方面,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合理的多开增氧机,就是在遵循增氧机的“三开两不开”原则下,尽量多开增氧机,以保证池塘溶氧量长时间处于高溶氧状态,利于螃蟹生长代谢。

养好下半年“二季小龙虾”要掌握好这些关键点

3、加深水位

螃蟹塘在夏天气温高时加深水位,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底水温度,另一方面,更深的水位其载氧能力也更强,这很好解释,用一个桶装水跟用一个碗装水,谁能装得更多?

4、尽量在白天加注新水

在白天加注新水,如果是外源水,白天水质会比夜晚更好,有机质更少,溶氧更高;如果是井水,白天加水能降温,同时能让池塘里水流动和交换,打破温跃层,底层低氧水和表层富氧水能充分混匀,也能将底层耗氧有机质带到水面,曝气,然后氧化。

二、蟹塘溶氧的消耗

上面说了,蟹塘里面的溶氧来源,那么再说说溶氧的去路,把溶氧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在螃蟹塘,对于溶氧的消耗,主要是四方面,一是水草,而是养殖动物,三是底呼吸,四是原生动物和藻类,当然,还有氧气逸散,但那不属于消耗。下面细数一下溶氧消耗的几个路径:

1、水草夜晚呼吸作用耗氧

水草在白天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但到了晚上,就开始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会大量耗氧的,这个过程在螃蟹塘表现得最为明显,缺氧最严重的塘口往往是水草面积占比最大的塘口。

由此,无论池塘种什么草,都应该控制水草的量,能够保证河蟹蜕壳,也就行了。具体的水草占比面积,在50%左右即可,这个面积占比还可根据水草的疏密和深浅进行调整。在实施方法上,就是拉草,将整块的水草切成小块。

养好下半年“二季小龙虾”要掌握好这些关键点

养好下半年“二季小龙虾”要掌握好这些关键点

2、养殖动物耗氧

这不用说,养殖动物在水体里一天24小时都在耗氧,但这里也有方法减少耗氧。说白了,就是减少养殖动物的量,比如蟹塘里面套养或自然生长出来的小龙虾、青虾、野杂鱼等,可以将已经成熟可以上市的那部分起捕;比如小龙虾,如果已经成熟(红壳),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尽早处理。

3、底呼吸耗氧

底呼吸,就是指时刻发生在池塘底部的一系列需氧过程。池塘底泥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机质在氧化过程中消耗氧气的过程,还包括需氧微生物在分解、转化池底有机物的过程,都属于底呼吸。

在底呼吸这个过程中,是需要大量耗氧的,有机物堆积的越多,氧化分解的需氧量就越大。所以,要减少这个过程是耗氧量,就是去有机物。去有机物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清塘,这在养殖过程中不易达到;另一种是改底,就是定期往池塘里撒底改,当然,最好是氧化型增氧底改。过硫酸氢钾具有显著的改底功效。弧克是一款含50%过硫酸氢钾的复合盐。具备杀菌、消毒、改底、调水四大功能,尤其对弧菌有特效。

4、原生动物和藻类耗氧

螃蟹池塘原生动物是很多的,比如枝角类和轮虫等,如果在低温阶段没有杀过虫的塘口,或者是高温阶段还原生动物还在生长期的塘口,都会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存在。另一方面,藻类呼吸作用也会耗氧。

这两个过程,耗氧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其量的多少,越多则越多,越少则越少。所以,为减少其数量,可以换新水,勤换新水能有效减少原生动物和藻类数量,减少耗氧。

总结

根据以上方方面面的分析和建议,我想读者朋友在心里应该已经清楚蟹塘溶氧是怎么回事,当然,在这里我没有定量,只是做了一个定性的工作,具体的操作还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在此不赘述。

大道同源,明白了其来龙去脉,在养殖过程中加以应用,一方面增加溶氧,一方面减少溶氧消耗,一定能为螃蟹提供一个富氧的水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