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聋了呢?”央视的儿童用药公益广告上线,怎么看?

生活对我说


说实在的,每次我看到这个广告,心里都捏一把汗,想起我小时候去看医生。

村子里的赤脚医生,一个老爷爷,中西医都会,他的小诊所里有很多大罐子,里边装着各种大药片,白色的,红色都,黄色的,大大小小都有。

每次他看病,都是把把脉,然后他从罐子里取药片,包成小纸包,回家吃。小时候觉得这个医生可厉害了,大多数时候都能药到病除。现在想想我真是命大,那些药都是很古老的,安乃近什么的,有很多副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不安全用药,农村真的是重灾区。最厉害的医院是县医院,编制有限,医生大多是托关系花钱进的医院,设备落后,医生的知识更新换代也慢。有亲戚在老家医院,孩子打个喷嚏,就开始喝板蓝根护彤之类的药,美其名曰喝个小药儿。孩子发烧还停留在酒精擦浴的水平。

药物都有不良反应,药物也都会更新换代,医生从医生的角度用药,孩子是N个病人之一,即使发生了不良反应,也只是增加一个病历。

但对家长而言,孩子可是全部的百分之百。医学是专业的学科,家长肯定比不上医生,但对孩子的用心程度上,家长肯定完胜。

家长要学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最起码能了解常见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的护理,也能通过自己有限的了解,选择更符合自己育儿理念的值得信任的医生。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学一点医学知识,通过关注专业人士的微博公众号,很多医学大V会发一些科普文章,特别是针对孩子常见的感冒发烧腹泻等的护理。儿科医生,职业药师,科普达人,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


静座听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63fe2ba62cabe0d8314edaf46c1bfb6\

小葵花妈麻课堂


我的女儿出生在香港,前18个月都待在香港,然后回老家南京待了12个月,最近又回到香港.期间在香港,南京都生过病,感过冒发过烧,看过医生,其他的国家地区我不清楚不好比较,仅以南京香港两地做下比较.

女儿1岁的时候在香港感冒发烧,去香港的仁安医院看病,医生量了下体温38度,看了下身上没起疹子,问了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没有,然后就让我们回去观察,如果体温超过39度再来看,如果没有超过,用冷毛巾帮孩子敷敷,凉水抹下身子,帮孩子物理降下温,等孩子体温自然恢复.然后孩子体温一直没超过39度,两天后体温正常了.

女儿1岁半快要离开香港的时候有点感冒流鼻涕,稍微有一点点咳嗽,去香港家楼下诊所看医生,医生开了瓶收鼻水,又开了瓶止咳的药,千叮咛万嘱咐,除非咳嗽的很厉害才要喝止咳药,不然只要喝收鼻水就行了.回去后给孩子喝了收鼻水,不流鼻涕她鼻子就通气了,最起码晚上能睡个好觉,没几天感冒好了,止咳药到现在还没打开过.

女儿2岁多点的时候在南京,应该也是感冒发烧了,有点小低烧38度多一点,流鼻涕.带她去南京的医院,医生看了一眼就断定是病毒性感冒,开了5盒药,有退烧的,有止咳的,有治感冒的;有一颗一颗的也有冲剂的;回去吃了药,前两天孩子症状不见好转,拖着鼻涕晚上鼻子不通睡不好,晚上休息不好第二天精神也不好,吵吵闹闹了快一星期,孩子病才好.

我不好评价什么,因为我是搞金融的不是搞医疗的.但是我只是客观的陈述一个事实,我们国内对于孩子生病时候的用药,药量大药种多还有抗生素成分;香港对于孩子生病更多的是物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即使药物治疗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使用抗生素.都说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抗生素使用最泛滥的地方,恐怕这是事实.

曾经有三鹿毒奶粉,而今又有长生假疫苗,这都是给孩子,给所谓祖国的花朵用的.可是花朵需要的是天然的安全的养料,而不是有害有毒的农药啊.


徐喆nicholas


“ 妈妈,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听不见了呢?”



作为一名医生,看到这个广告真的感觉到痛心和惋惜。

为什么会吃完药引起耳聋呢?这主要原因和不合理及滥用抗生素引起的,因为有很多药物对儿童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比如氨基糖苷类药物,明确的有导致儿童耳聋和神经损害的副作用。再比如说“安乃近”、“尼美舒利”等药物,它的副作用非常的多,已经被禁止临床使用,但是在小诊所或农村仍然在使用!



这里就是涉及合理用药的问题了,目前国内虽然很多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相对比之前严格了,但是许多农村和私人诊所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很多地方还是采用配药,用纸包装好小包的,分次服用,但是你并不知道里面开的是什么药,也许药物起效很快,但是可能有很多激素、年龄或疾病禁忌的药物。

其实国家对于正规医院的合理性用药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甚至很多医院都设置有临床药师临床医生用药和及时纠正用药方面的误区。所以对于正规医院来说,这方面相对来说还是要好很多。



合理用药,并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希望生病后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治疗,不要图便宜或者方便,真的出现并发症了可能就一切都晚了。


胃肠健康科普ZZPO


"妈妈,我吃了这种感冒药怎么聋了呢?"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视频中,无声的手语演泽,看哭了多少人。


用药不当的后果

因为用药不当,我国每年大约就有30000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多么吓人的一个数字。这个数字也代表着,每年都会有这么多的儿童,他们的世界将会失去声音,他们的世界将会彻底的安静。就像视频里小浠诺说的:"我的世界很安静,没有一点点声音。"我知道声音就在我身边,我很努力听,可是就是听不见。"无声,无色。

因为用药不当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更是难以计数

儿童要用儿童药

我国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的仅仅只有60多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给孩子最好、最贴心的呵护。衣食住行,面面俱到。捧在手心怕摔,含在嘴里怕化。但在儿童最需要专属的药品,我们却忽略太多太多了。

很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对症下药",定会药到病除。只对"症",却不看"药"。但是家长们要清楚: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在意,而导致孩子昏暗的一生。


对于给儿童用药,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理知识不完全,只能说是半懂不懂。不会去看是否能喂,孩子感冒就吃感冒药,发烧就喂发烧药,最多就是孩子减半。

想想都觉得害怕,因为貌似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


儿童用药的误区

很多父母在给儿童喂药的时候,为了喂药方便,苦了加糖,吞服不了碾碎等等。

编后

最后,献上一则"用药三步曲",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上图片皆截图于网络)


夜话闲语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327865275970486786, "media_id": 6035256873, "neardup_id": 3034269128368138804, "vname": "\\u4e0d\\u5f53\\u7528\\u836f.mp4\

MYGIFT美吉家族


因为这个广告,讲一下五岁以下儿童发烧

感染仍是威胁五岁以下儿童生命的首要因素

孩子发烧了一般就意味着身体出现了炎症,家长就会比较紧张,事实上,家长们的担心是有根据的。因为虽然医疗科技进步了,感染依然是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其实儿童发烧最令人头疼的是确定病因。大多数情况,发烧都是自限性的病毒感染,就是说只要病毒清除了,炎症也就随之消失。但有时候发烧可能意味着孩子发生了严重的细菌感染,比如脑膜炎,或者肺炎,可能会危及生命。

这也是小朋友们要重视疫苗接种的原因,接种疫苗一方面可以防止特定的细菌感染,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医生排除一些病因,进一步评估病情。家长应该把疫苗接种情况也告诉医生。

除了温度,还应该观察这些情况

因此孩子有发热情况,家长应该马上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否出现超高温38度以上并且持续5小时以上,确认发烧后可以简单几步判断情况危急

1)皮肤口唇舌部的颜色

是正常还是苍白,有没有出现斑点、灰暗或青紫

2)活力

  • 对于交流反应是否正常

  • 能不能微笑,微笑是否看上去很勉强

  • 是否能够保持清醒,是否出现不能被唤醒或者唤醒后不清醒

  • 是否哭闹,哭闹声是否响亮

3)呼吸情况

  • 是否有鼻翼翕动、呼吸困难的情况

  • 是否呼吸频率比平时快

  • 是否出现了肺部哮鸣音

4)循环及水合状态

  • 心跳是否比平时快

  • 是否出现寒战

  • 皮肤、眼部、黏膜是否湿润

  • 皮肤弹性是否下降

  • 是否出现尿量下降

  • 是否出现肢体及关节肿胀

  • 是否出现其他异常的体征,如持续癫痫、囟门突出、白色皮疹、颈部强直等等

以上四项,任何一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表现,都应该马上送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无需送医的情况如何处置

1 全程每隔一个小时左右,除了量个体温,还要记录这些:

  • 体温

  • 每分钟心跳

  • 每分钟呼吸次数

  • 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指压脚拇趾面皮肤5秒后,松开,计算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就是从被压的失去血色到重新恢复红润的正常肤色需要多久时间

总之不是体温越高,病情越重,虽然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超过5小时的38度高烧非常危险,但是家长更应该关注的是各种体征

2 尽量让孩子舒适

除非超过38.5度超高热

,大部分的发烧都是孩子身体再对抗感染的战斗结果,如果没有第一条里说得明显不适症状,并不需要着急强行退烧

“发烧捂一捂”绝对是错误而且很危险的!但是也不需要物理冰敷或洗澡等物理降温,让孩子在通风舒服的环境中休息即可。

突出一下退烧药问题,为了孩子负责请认真看

3 孩子太难受要吃退烧药

儿童高热首选: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必须为单一成分的乙酰氨基酸和布洛芬成分,而不是复方!之前我也回答过别的问题,家长对药名要敏感,有些药名一看就是复方药。

而且只选一种药,按时,严格按照体重推荐的剂量去服用即可,无需交替服用或者服用两种药物!

  • 3-6个月的婴幼儿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 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不要给不断呕吐或脱水的孩子服用。

  • 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孩子的发烧或不适,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 如果孩子呕吐,不能口服药物,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

有其他病史的孩子应该及早就医,药物治疗。


参考了中国和英国的五岁以下儿童发热处置指南

觉得我答得好的关注我哦!



权威媒体为大众做科普,值得点赞转发。我国地大物博,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许多偏远地区缺医少药,医疗水平落后。医学常识以及相关的用药知识的及时更新很有必要。对于安全用药,我国政府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6年,我国与意大利、巴基斯坦、泰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促进儿童用药安全可及的决议草案获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也及时的对儿童基本用药进行了更新。总体来说,儿童用药必须遵循无害原则。当药物的副作用对机体的伤害已经大于他的治疗效果时,这样的药物是不推荐在儿童身上使用的。比如曾经的退热神药“尼美舒利”,可以导致孩子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损伤。相比安全有效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他的危害就要大的多。同样有退热作用的安乃近,可以引起孩子粒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情况,现在已经停产。而导致孩子出现听觉损伤的链霉素、庆大霉素以及出现四环素牙、影响骨骼生长的四环素已经被公众所熟知。新近国家还公布了一些中成药注射剂不建议儿童使用,如柴胡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剂。是因为这些药物的过敏风险已经高于他们的治疗效果。赖氨匹林(退热类药物)、匹多莫得(增强免疫力药物)、艾畅(感冒药)、吗丁啉(胃动力药)也被主流媒体点名不得应用于儿童。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更多适合儿童使用,安全有效的药物出现。当然,对人体危害较大,副作用较多的药物就会被淘汰。儿童的合理用药,需要更多家长的关注。宝爸宝妈们需要知道:能一种药物解决问题,不联合用药。可以不通过药物解决,尽量不服药。希望宝宝们健康成长,少生病,不吃药,个个聪明伶俐。


儿科恩铭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天,也纠结了一天,到底怎么样才能解释清楚这件事,到底我该站在什么角度去衡量这件事呢?

感冒药也好、退烧药也罢。都可能给服用的人带来危害,我说的是服用的人,不单单只儿童。那么我们岂能因为它有副作用就不用了吗,回答肯定不是,所以这里面有个问题,感冒退烧药该用还得用,但是或者看说明书用,或者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第二就是哪些药可以安全使用,我想说这样的药没有,但凡是药三分毒,并且按照药理书所定义的是,药物副作用与生俱来。所以没有哪种药绝对安全。药物使用风险还和个人体质有一定关系,所以用药一定要有专人知道,严密观察。


第三个问题就是药物销售问题,国家对药物的生产销售都有严格的监管和检测,只不过我觉得有些药物夸大了功效,而不太正视它带来的危害,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它在药店和医院销售。只要国家批准的,就可以走向市场,如果按我所想,就应该把儿童用药都纳入处方用药,正规儿科医师可以开处方,并且指导家长正确用药。

我也是孩子的父母,我也是医生,道理我也懂,可是我还是会给孩子用那些可能造成危害的药,归根到底还是我觉得凭我的医学常识我会选择用药。所以奉劝各位,孩子有病尽量去正规医院去看病,去拿药,按照大夫指导去吃药。还有尽量给孩子用点小中药,效果不错,危害还少。



其实我纠结一天的问题是,自己给孩子买药吃危险,可是去医院花费很大,另外医院儿科医生紧张,孩子去了还容易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作为医生我左右为难不知道怎么去给出正确的做法了。


周麻20180131


看视频看哭了,在大众的认知里,感冒药并没有多大的危害,很多年轻的家长随手就在药店里买来给生病的宝宝服用。实际上,这是家长的一个致命误区。

家长常把孩子当“缩小版的成人”。殊不知,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儿童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特别是肝、肾等药物代谢器官尚未成熟,解毒、排泄功能较弱,很多成人能用的药物,即使在减小剂量的情况下,儿童也不宜服用。

家长千万不要轻易给孩子用药,更不要动不动就打针挂水,大多数感冒其实是可以自愈的,吃药只能缓解家长焦虑,孩子不需要为你的焦虑而来承受药品对他的伤害。

但是出现这些情况,妈妈应该尽早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1、感冒伴有高热,体温在39℃以上,同时伴有寒战、食欲不振或是呼吸困难等症状;

2、感冒迁延不愈,伴有咳嗽、咳痰的现象,持续10天以上;

3、感冒伴有咳嗽,咳嗽时宝宝看起来伴有胸部不适,疼痛,或是出现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

4、感冒不仅伴有宝宝食欲不振,同时还拒绝水或奶的摄入及其他试图给宝宝补充体液的措施;

5、感冒伴有鼻塞、流涕。迁延2周以上,无任何好转迹象;

6、感冒伴有耳痛、耳鸣、双眼红肿、眼角有脓性分泌物;

7、感冒伴有精神萎靡。

出现以上症状时,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如果宝宝只是有感冒的症状,吃饭、睡觉及玩耍都不受影响,仍像以前一样活蹦乱跳,那么自行在家休养就好了。

在讨论家人照顾不当的前提下也应该讨论一下就医的问题:


现在的医生,孩子感冒了就让住院输液,导致每次孩子生病都不敢去看医生了。

记得有一次孩子感冒,去医院没看一分钟就要给孩子打点滴,我问打什么,医生还说,告诉你,你懂吗?于是我说我们住的远,不方便,赶紧找了个借口。医生开了点药,我们抱着孩子回来喝完药,后来也没有再发高烧,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我一个朋友,孩子未满3个月,感冒发烧去医院看,医生二话没说,开了头孢,朋友问了两句,她说,你懂还是我懂!让人不得不感慨现在医生医德太差。

如果医生的医德和医技多提高点,对患者耐心点。那样我们对医生的信任度增加,将不会存在自行用药的说法,风险也会降低。

还有国家应该加大对药品的监管力度,别什么药都能通过质检,毒害孩子。


因此,不想乱用药,需要让孩子远离疾病的困扰,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是关键。

首先,不要时刻把孩子保护在无菌的环境中,这样看似不会生病,但是他的抵抗力也永远不会太强。

因为人体抵抗病菌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地与病菌斗争的过程中获得的。

其次,预防接种,通过接种疫苗,来“模拟生病的过程”,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保证营养均衡、鼓励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丰富每餐进食的种类;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保证情绪愉快,生物钟运行正常;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促进新陈代谢等方法,都对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一定帮助。

Hi,我是智妈育儿,了解更多更专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智妈育儿”头条号,希望在育儿路上可以一起陪伴宝妈们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