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这件事情,一开始你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理念的实现预言”,大致的意思是:你相信自己能做成什么样,最后很大几率就做成了什么样子。无论你觉得你行或者不行,都是对的。

强调,这跟锦鲤那种玄学不是一个东西。

在人际的亲密关系上有一条神奇的法则:你在一开始期待你们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最后也就是什么样的。

关系信念是对亲密关系性质的总的设想,如果它们是错误的,则错误会延续下去。

我手动/自动翻译成人话:如果你一开始,你对这段关系所抱有的预想模式,是消极的、紧张的、错误的,那么之后,你们的关系会如你所预想得一样糟糕。或者说,你所看到的主观结果就是糟糕的,在尘埃落定后。

这神奇的第六感,这该死的未卜先知的能力,这一见如故和一言不合啊。

考研这件事情,一开始你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虽然我们最初期望这段关系不是很“融洽”,是臆想出来的,是没有经过实践的主观唯心,或者可以说,本来就不会发生的。但往往,你一旦坚定了自己的预设框架,之后的发展,就会让你的预想变成现实。

所以啊,别人怎么对待你,一定程度你引导的,在最大程度上也是你允许的。

所以,反观考研,亦是如此。

总有人问:啊,这都六月份了,我考研还来得及吗?考研君微微一笑,你这样问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预设答案,是来不及的。

如果你觉得来得及的话,便不会问了,有这怀疑的时间,图书馆都能走着去了。

考研这件事情,一开始你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考研君拿自己曾经失败过的经历来亲身说法吧,本科出身不提也罢,立志要考在京985。几乎所有亲戚朋友都在劝我,我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肯定上,哦对,还有应付亲戚朋友上。心理暗示很强烈,学习情绪波动堪比狂躁心电图,emmmm,结果也就是不尽人意。

但我确实预想到了。

记得知乎上有个很著名的问题:考研考试的前一天放弃是什么体验。第一的回答是,你不是前一天放弃的,你早就放弃了。

套到这个预设里,其实一开始你就放弃了考研。而是出于一种“自欺欺人”的情感作祟,我们总喜欢说是最后我撑不住了/我害怕失败了/紧张。那,考研君来当一次坏人吧,一一反驳你心里的那个小怪物。

如果最开始你就预想到艰苦,那么出于我吃了那么久的苦的思维,你也会强撑着要一个结果的。

如果你害怕失败,那么不光考研,其他的你也都害怕,你最好什么也别做。

紧张,啊,这个相信我,紧张会让你发挥得更好。

考研这件事情,一开始你觉得考不上就考不上了

六个月后的今天,如果顺利,你已经进入考场,奋笔疾书。

呐,你真的还要反反复复问来不来得及吗。如果你想考上,那么很大几率上你会走入自己预设的框架里,为自己想要的结果,付出自己心里清楚的努力,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能相信自己可以考上的话语。

其他人的话,就不在你的预设里,隔绝在外。

如果你觉得目标遥不可及,你克服不了,提不起自己的勇气和斗志,那么你就会每天在丧与自我怀疑里消磨光阴。何必呢,别为难自己,也别为难考研了。

考研这件事啊,如果从一开始你觉得“自己是不行的”,那么后来的结果也就是不行的。如果你觉得是可行的,那么无须多问了,你知道怎么去做。

大喊三遍你的目标院校吧,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的。

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淄博考研信息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