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大概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第一次來到勸業場,當時就被其雄偉的外觀所震懾。走進商場之內,這裡的二樓之上仍有多家書店在,可惜那時對版本不熟悉,僅買得一部民國版的《辭源》。然而與勸業場比鄰而居的天祥市場也同樣是著名的舊書店聚居之地,但是這麼多年來我卻始終搞不清天祥市場的具體位置。王振良告訴我,天祥市場早已被拆掉,而後新建起的樓已經是勸業場的組成部分。但該商場究竟在勸業場的哪個位置,我卻未能問明白。此次到天津之前,我想起在勸業場內開辦拍賣公司的孔令琪先生,他說可以帶我現場指認天祥市場舊址。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依然高大輝煌

勸業場這一帶早已變成了步行街,出租司機將車停到了長春道,我由此繞到了勸業場的附近。孔令琪帶著我來到了這座大廈的近前,而今勸業場的周圍已經蓋起了很多座高大的現代化樓房。雖然如此,勸業場那典雅威嚴的外觀,依然有著鶴立雞群的震懾力。所以我走到樓前,依然有著小小的心情激動。大概在九十年代初期,勸業場正對面的位置是一座二層小樓,這裡同樣是古籍書店的門市部。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興業銀行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我的屁股在這坐過無數回

而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這個門市部的一樓變成了鞋店,而二樓繼續經營古舊書,再後來這兩層小樓全部對外出租,而書店搬到了後方,我大概就是在這裡第一次見到孔令琪者。而今這座二層小樓已經被拆的沒有了痕跡,變成了一座現代化的shopping mall。好在旁邊的浙江興業銀行大樓得以保存,而我在這座大樓前的臺階上曾經坐過很多回。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勸業場的正面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這個玻璃幕是當年書店的位置

我仍然惦記著天祥市場,孔令琪在原地一轉身,指著側邊的勸業場大樓說:“這就是天祥市場的位置。”然而我從外觀上卻看不出再者之間的區別,孔令琪指著樓的外立面讓我細看,果真再者之間的交匯處是兩種不同的新舊顏色,而新的一側就是當年的天祥市場。幾十年前,天津古籍書店就處在天祥市場的二樓。關於這兩座大廈之間的關係,肖克凡在《點點滴滴勸業場》一文中寫道:

小時候,記得勸業場是包含“天祥市場”的。比如當年走進勸業場向售貨員打聽文具櫃檯在幾樓,得到答覆之後你往往再問一句:“是天祥還是勸業場?”

這是兩座商場偶合而成的大型商廈,中間有通道相連。記得勸業場有一座旋轉式樓梯,很有氣魄。“天祥”則是一座天井式建築,櫃檯分佈在周邊。為了防止天井墜物,“天祥”在一樓與二樓之間設有一層鋼絲網。兒時,我曾經多次摺疊“紙飛機”擲入天井。一隻只“紙飛機”盤旋而下,最終落在鋼絲網上,我便認為它安全著陸了。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天祥市場的位置

看來這兩座大廈之間原本也有縫隙,只是有通道將兩者連在了一起。天祥市場被拆除之後,又在其原地蓋起了一座新的大廈,而這兩座大廈之間卻肩並肩地緊緊連在了一起,其外立面的風格也刻意地保持一致。因此若不留心細看,則很難注意到這組龐大的建築其實是由新舊兩部分組成者。關於天祥市場的舊書經營情況,古籍書店的老店員呼智生先生有過講述,曹式哲將呼的所言錄入了書中:

天祥市場位於天津繁華的商業區中心地帶,四通八達,每日客流量很大,外地客人亦多在此流連,確屬經商寶地。各路商家看好天祥市場絕佳的地理位置,紛紛向這裡聚攏。天祥市場當年是津門書肆比較集中的地方,二樓、三樓的書店、書攤總計40餘家,頗具規模,遐邇聞名。”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新舊樓交接處

看來正是因為天祥市場的絕佳位置使得這裡成為了舊書店的聚集之地,而對於市場內的佈局,呼智生又說道:“中西書局在天祥市場三樓,其內部結構是:室內陳列線裝古籍,室外則是平裝中文書刊和外文書刊兩個書攤,攤位總長10餘米,經營面積30平方米。中西書局周邊除了書店、書攤,還有卦攤。前來購書的多為藏書家、書畫家、作家、記者、學者、教師、學生等具有一定文化層次、文化品位的讀書人,有時還有外國人光顧。”

呼智生原本也是舊書店店主,1948年呼智生跟張世順合夥開辦了新化書局,1949年兩人分家,呼開辦了復興書局,而張則創建了慶記書局。而後因為公私合營,呼智生成為了天津古籍書店的店員。二十年前,我到古籍書店買書時,呼先生已退休,但他時常回書店看一看,而我正是在古文化街的古籍書店二樓店堂與之相識。老先生身材矮小卻精神矍鑠,他時常站在店堂的正中跟我聊起書界往事,而我也只好站在那裡洗耳恭聽。我由此瞭解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經常到東北去收書,為此給書店內收到多部天祿琳琅舊藏之物,老先生講起那些往事語調平和,然而讓我聽來卻是驚心動魄。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勸業場也成了全國級的文保單位

關於呼智生的業務能力,2009年2月2日的《藏書報》刊有曹式哲《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一文,此文中有如下一個段落:

呼智生先生(1919—),河北省海興縣人,天津市古籍書店長期經營古舊書籍的老師傅,業務根基雄厚,雖退休多年,卻依舊鐘情於古舊書業,至今在天津市古舊書籍拍賣會上仍可見到老人活躍的身影。我曾與呼智先先生有過數次短暫交談,老人談論古籍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現有二子、一兒媳專營古舊書,可謂傳承有人。

曹式哲寫此文後的三年,也就是2012年,呼智生去世了,終年93歲。然而他的兒子呼順利,我卻與之相識。大概在1996年,呼順利在水閣大街的把角處開了一家書店,他的那家店我去過多回,後來我們在拍賣會上又時常相見。印象最深者,乃是他從拍賣會上以底價拍得了一部明嘉靖嘉趣堂所刻《文選》。大概六七年之後,他又將該書送到了同一家拍賣行,大約以他買到的價格十幾倍出售,可見其市場眼光確實不錯。有一次我在上海博古齋遇到他,他說自己正在大量的收購術數類線裝書,是一位大買主委託他收購者,然而近十年我卻再未看到他的身影。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輝煌的歷史

拍照完天祥市場的外立面,而後跟孔令琪到其辦公室一坐。走進勸業場內,裡面的情形更是今非昔比,若大的商場顧客卻很少。孔令琪邊走邊感慨,說經營情況特別的差,商場多次想轉型,卻還沒找到好的契機。但商場經理卻對他很照顧,沒有給他的店漲租金。因為商場經理也知道經營書利潤很低,有這樣的體諒看來這位經理也是愛書之人。正因為如此,孔令琪的店鋪成為了這個巨大商場之內,唯一一家有書的商店。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勸業場一樓

坐定之後,我向孔令琪提了一系列的問題,首先我好奇於呼智生為什麼能夠到東北去收書,孔先生告訴我,當時店裡的老先生分片負責國內不同的區域,因為經營舊書店,收購最為重要。以孔令琪的話來說叫作:“新書靠出版,舊書靠收購。”而當年的呼智生負責之地就是東三省,當年溥儀把乾隆皇帝所藏的天祿琳琅幾乎都帶到了東北的長春。1945年,這些書被瘋搶,有不少失落在了民間。當時有很多舊書商以及字畫商都會派人,長期在東北收購這些珍寶。而呼智生也長期跑這一帶,所以他給店裡收來了不少好書。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孔令琪的書店設在了七樓

我跟孔令琪又聊到了當年在古籍書店拓碑之事,他告訴我說,其實那是四塊魏木製,而此木製正是他跟師傅張振鐸共同從陶湘後人手中收購而來者。說話間孔令琪拿給我一份2016年1月25日的《藏書報》,此報的第三版刊載的正是是孔令琪所撰《沽上舊書業傳薪者——我的師傅張振鐸》一文。而這篇文章我曾仔細地看過,孔令琪又向我講述了當年張振鐸對他的教誨,我馬上問他師傅近況如何,孔令琪黯然地說:“張師傅今年三月去世了,終年97歲。”

愛書之人能夠如此的長壽,多少令我大感欣慰。我勸小孔不必為此悲傷,畢竟能夠活到這個年齡已經堪稱人瑞。但我心下還是覺得有些遺憾,畢竟我與老先生也算相識,而我卻沒能仔細地向他請教更多的問題。如果能做一些錄音,那將會留下更多的第一手資料。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勸業場內景

關於張振鐸何以到天祥市場開辦書店之事,曹式哲在書中寫下了如下一段按語:“張振鐸,1920年10月24日(農曆九月十三日)出生,現年94歲。祖籍河北省黃驊縣趙家堡。版本、碑帖書畫鑑定專家。其祖父原為渤海灣漁民,後定居今天津市塘沽區河頭鄉一帶開荒種地,轉為農民。張振鐸7歲讀私塾,歷時7年。1934年,被鄉親介紹到天津市大羅天古玩市場古香齋文物店學徒。次年2月轉至東門裡文運堂書店學徒,師從經理王錫林(字鵬九,河北省鹽山縣人),與楊永維、紀根滇系師兄弟。1941年3月,振古堂書店聘其出任經理。一年後,出資人撤資,振古堂書店宣告歇業。張振鐸先在永和書店任店員,後至黃家花園一帶擺書攤。1946年5月,由族嬸出資,張振鐸在天祥市場二樓設振記書局,並出任經理。1952後3月,出資人無力再投資,張振鐸將振記書局盤出,自己先後出任文化書局、津聯書店經理,並曾任魯豐書店店員,直至1956年1月天津私營圖書業全行業公私合營。1956年1月至9月,張振鐸出任天津市公私合營圖書總店副經理兼新華書店天津分店古舊書門市部主任。”

在天津階段,給我主要修書者乃是施維民先生,當時還有幾家修書者,然而其修書速度都比施先生差很多。因為我性子急,所以我最喜歡做事幹淨利落者。故後來的修書之事,全部委託施維民。而他當年給我修書的價格:做稱紙者一元一頁,做金鑲玉者1.2元一頁。孔令琪聽到我當年的價格後笑了起來,他說現在最便宜也是這個價格的十幾倍,而稍微難修的善本其價錢早在百倍以上了。小孔告訴我,施維民已退休,但返聘回店帶徒弟,以便給店裡培養新的修書人才。

關於施維民修書為何能夠又快又好,通過曹式哲整理的《津門書肆記》中的引用,讓我瞭解到了更多的信息。穆澤先生回憶說:“1960年6月,天祥市場合作書店併入古舊書門市部,張世順、楊富村開始在新成立的裝訂組修補、裝訂古舊書。據我所知,張世順、楊富村在古舊書門市部(1978年改稱古籍書店)曾經再度納徒。第一次是1961年9月,我和單學儀由領導決定拜張世順、楊富村為師,學習修補、裝訂古舊書。地點在泰康商場三樓。在兩位師傅的耐心指導下,我和單學儀從簡單的洗面粉、打糨糊、換皮、訂線、到較為複雜的修補蟲蛀書、溜口、劃欄、襯紙、包角、金鑲玉等工藝,歷時一年,才掌握了基本要領與操作程序。”

看來,穆澤經理也曾學過修書,而他的師傅是楊富村,而這位楊富村就是楊永維,他正是文運堂主人王錫林的四位弟子之一。楊富村後來開辦了茹薌閣書店,他培養出了兩位弟子,一是範英臣,另一位則是雷夢辰,而雷夢辰正是琉璃廠著名的書人雷夢水的弟弟。大概在二十年前,彭向陽先生帶我前往宜興埠去看望雷夢辰。當時老先生住在女兒家,與他見面時,我的第一印象是老先生的沉默寡言,我在其家中僅看到了一架工具書,老先生說是寫作之用。餘外沒有看到其他之物,臨走時,雷夢辰送了我一本書,書名已記不起,我只記得他在上面題字時寫下了“內有拙文一篇,請韋力先生指正”的字樣。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假人比真人多

關於雷夢辰後來的情況,章用秀在《書林有路 學海無涯——雷夢辰與古籍版本鑑定》一文中寫道:“雷夢辰自打從古籍書店退休後,一直在家整理圖書資料。因當年在庫房值班時中了煤氣,得過一場大病,至今說話尚不利落,但思路頗有條理。”

但是,雷夢辰何以中了煤氣我卻不瞭解詳情,今天孔令琪告訴我說,因為宜興埠距老城區較遠,所以雷夢辰一直住在庫房內,一邊看庫一邊也算是對他的照顧,而他那時主要的精力是整理舊期刊雜誌。這個期刊雜誌的庫房我去過一回,裡面有很多高大的鐵架子,上面擺放著數量巨大的雜誌,而每捆雜誌上都寫著所缺之期的紙條。小孔說,那些紙條都是雷夢辰所寫。當時,店裡賣了一批雜誌給北京的中國書店,而書店的人前來庫房拉貨時卻敲不開門,於是此人找到了其他的店員,把門撬開時,躺在那裡的雷夢辰已經口吐白沫。他中煤氣已經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於是立即將他送往醫院搶救,從此之後,他返回了宜興埠,再也沒有上班。

由此而讓我想起:當年我看到雷夢辰時,何以他如此的沉默寡言。小孔告訴我,雷夢辰在2003年就去世了,享年74歲。但是老先生所寫的書界往事卻讓後世大感受益,為此我頗為懷念這位沉默寡言的雷夢辰。

關於修書問題,仍然要講施維民的師承,穆澤接著說道:“第二次是1980年,古籍書店恢復裝訂業務,業已退休的張世順、楊富村應聘在裝訂組上班,並帶徒三人:高夢龍、施維民、尚秀智(女)。地點在文廟。”

原來,高夢龍和施維民都是楊富村的弟子,而我在古籍書店買到的善本中,有些書後明確地寫明是楊富村所修,少有修書者會把自己的大名寫在書後。由此可見,楊富村對自己修書的質量有著何等的信心。雖然我未能趕上楊富村修書的時代,然而他的三大弟子中,其中有兩位都給我修過書,這也是一種間接的榮耀吧。而古籍書店的老店員王振聲在回憶中也曾提到楊富村手藝之高:“楊富村的古舊書修繕技術精湛,天津市前副市長、著名藏書家周叔弢曾經點名要楊富村為其整修藏書。楊富村的‘金鑲玉’手藝能夠為線裝古籍增輝添色。”

我跟王振聲倒是有幾面之緣,我到古籍書店買書的階段王振聲已經退休,但有幾次我在店堂內看到一位身材廋高的老人,穆澤介紹說這就是王振聲。王振聲老伴兒是石家莊人,故王退休後也前往石家莊,聽說在那裡還開辦了一家舊書店,可惜我未曾去過他的店。而穆澤告訴我,王振聲的字很漂亮,故善本書庫內所寫書籤都是出自王振聲之手,因為他曾經返聘回店幫著整理庫中之書。

天津古舊書市:天祥勸業,古街文廟(下)韋力撰

出自華世奎之手

跟孔令琪還聊到了書店的多位老先生,有許多已經陸續故去,這個結果令我二人感嘆不已。聊完之後,沿著勸業場的大樓一層一層向下走,看到每一層的店員人數都比顧客多,又怎能讓人不嘆惜。看來不僅是舊書業在迅速地衰落,而其他的零售業也同樣面臨困境。難道曾經的輝煌已經不可能再現於今世?這樣的話題聊起來真讓人不舒服,而勸業場的一樓仍然懸掛著民國間天津四大書法家之一華世奎所寫的匾額,據說此匾的潤筆費當年是五百塊大洋。一個字一百塊,在那個時代遠遠貴過了宋版書,如此也可見,當年的經營者是何等的有魄力,真希望舊書業再能出一位力挽狂瀾的人物,能夠讓我真正地體味到昔日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