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章草、今草與狂草都是怎麼來的嗎?

你知道章草、今草與狂草都是怎麼來的嗎?

草書是繼篆、隸、真書以後發展出的一種新書體,有書寫簡便、快捷流暢的特點。草書的“草"字,具有草創、草稿的意思。這種書體最早是從漢隸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從草書出現開始,就在不斷髮展和變化,草書根據發展的脈絡,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

漢代的漢元帝,為了鞏固疆土,誤將美麗的王昭君許給匈奴單于和親以後,他一連很長時間情緒都非常不好,整天陰著臉,動不動就對犯錯誤的大臣大發雷霆,嚇得臣子們戰戰兢兢,處處謹慎小心。

漢元帝手下有一個叫史游的大臣,是當時的黃門令。一次,漢元帝讓他調查一件事情,敕令他三天後將奏章呈上去。經過三天的緊張調查,史游終於把事情搞清楚了。第三天晚上,他在書房精心遣詞用句,起草著明天要用的奏章。當奏章起草好,夜已經深了。史游伸了個懶腰,想稍微休息一下,再謄寫奏章,於是就趴在書案上打了一個盹。忽然,史游聽到外面人聲嘈雜,他抬頭一看,暗叫不好。因為天色已經亮了,史游因為太過勞累,本想打一個盹,沒想到竟一覺睡過了頭。史游急了,他想起皇帝那張大發雷霆的臉,如果完不成任務,自己後果堪憂。他不顧一切,抓過草稿,飛快地在奏章上謄寫起來。

時間一點點流逝,這時距離上朝就只有一盞茶的功夫了。漢朝正式場合所用書體是隸書,隸書波磔鮮明,一筆一畫都需要寫得規規整整。史游時間有限,他寫字的時候運筆如飛,將波磔簡化到最小,筆畫寫得較為平直,緊趕慢趕,終於在上朝之前寫好了最後一筆。看著竹簡上飛動的字體,史游有點擔心,皇上會不會責怪他寫得草率呢?到了朝堂,他惴惴不安地將奏章呈了上去。漢元帝看了片刻,開口問道:“史愛卿,這奏章上的書體可是你新創的嗎?"史游不敢隱瞞,便將自己急著寫奏章,因此才簡化了隸書的筆畫的事情回稟了漢元帝。漢元帝聽罷,笑道:“好一份意筆草草,字體簡便快捷的《急就章》,這種字體以後就叫章草吧。從此,“章草"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同時《急就章》也讓史游一舉成名,成為了一位備受推崇的書法家。漢朝的“章草",其實就是隸書的簡便體,這種書體將隸書每一筆的波磔起伏,都處理到最簡潔的狀態,而且字字都是獨立的,絲毫沒有連帶。

你知道章草、今草與狂草都是怎麼來的嗎?

到了東漢末期,出現了一位特立獨行的書法家,叫張芝。張芝號有道,是敦煌酒泉人。他出身名門,自幼酷愛書法,又非常刻苦勤奮。在當時,“紙"還沒有得到廣泛推廣,人們常在絹帛這類貴重的東西上寫字,這些東西價格昂貴,張芝練字從早到晚,一刻不停,所用很多。為了省錢,他想了一個主意。他把家人做衣服的白色布帛統統拿來練字,正面寫了反面寫,寫了大字又寫小字,直到一塊布寫滿為止。然後他再將寫滿墨字的布帛拿去染黑,回來給家人做成衣服。所以當時張芝的家人無論老少,人人都穿黑衣服。在張芝家後院,有一個大池塘,張芝每次寫完字,都要去那裡洗筆。後來他覺得跑來跑去不方便,就乾脆在池塘邊支起一張桌案,練完了字就在池中洗筆硯,每天臨池學書。時間久了,這所池塘的水變成黑色,成為了“墨池"。於是後來的人們就把“臨池學書"當成亍練書法的代名詞。經過年復一年的苦練,張芝終於創造出了一種字與字上下牽連筆意酣暢,一氣呵成的書法。這種書法,有的筆畫本是上面一個字的終結,但是因為筆觸連綿不斷,搖身一變,又成了下一個字的開始所以又有人將他的書法稱為“一筆書"。後世則將張芝首創的這種書體稱為“今草”。到了國力強盛的唐朝,唐太宗雅好書法繪畫,他甚至曾經親自將李白的詩歌、裴昱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命名為“大唐三絕”。

你知道章草、今草與狂草都是怎麼來的嗎?

張旭個性灑脫,行為做事同他的草書一樣不拘一格。在他激情澎湃的時候,曾經丟掉帽子,一頭扎進墨缸,以發為筆,在宣紙上狂書痛寫,直寫到渾身汗出、酣暢淋漓才肯罷休。雖然弄得滿臉黧黑,讓旁人側目,他卻叢來不在意。每當張旭喜怒、憂悲、思慕、酣醉抑或有不平之氣的時候,他必定將之訴諸筆端,在他筆下,草書就是草書,只要用毛筆痛快淋漓地抒發了感情,他就會覺得滿足快活了。張旭筆下那連綿迴繞的書法,有時候幾個字看起來像一個字,有時候一個字看起來又像幾個字,據說寫出的東西,有時連他自己也辨認不清呢。在張旭的筆下,草書作品的意義,已經超越了文字本身僅僅作為語言符號的作用,昇華到了藝術的領域,併成為了一種純粹的藝術形式而獨立存在著。他創造的這一種在書法界中前無古人的書體,被人們稱為“狂草"。而張旭則被人們尊為“草聖"如此這般,草書這株璀璨的藝術奇葩,從開始到發展,到全盛,然歷了一條有趣而、漫長的歷程。草書奔放恣意的形式,揮灑不羈的風格,從出現的那一、起,就使多優、的書法家為之迷醉這些名家,一筆一畫,共同為書法史寫下了美麗的草書箱章。

你知道章草、今草與狂草都是怎麼來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