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家黎辛

毛主席的《在延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大家都熟悉吧?那是一篇永遠都不過時的文藝論著,它解決了文藝界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政策問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在中國文藝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但是也許你有所不知,這篇文章當年在《新華日報》刊發,而責任編輯就是我們汝州人,他叫黎辛。

黎辛是臨汝鎮人,1920年生,原名郭有勇,筆名解清,中共黨員。自幼長期隨父在開封上學。1936年,他在開封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7年,他在開封讀高中時,因參加救亡運動和編輯出版救亡刊物,被學校"勒令休學"。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和穆青、田稼豐與河南旅滬同學會的曾克、柯崗等人合編《爭存半月刊》,又創辦《戰時學生》旬刊,發表了范文瀾、稽文甫、高寒(楚圖南)、王蘭西、周震中、田濤、張艾丁等人的文章。

1938年,黎辛投奔延安,當年8月6日進入抗大總校學習,1940年至1941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學習。1942年後,歷任延安《解放日報》副刊編輯,二野隨軍記者,中南局《長江日報》創辦者、副總編輯,局宣傳部新聞出版處兼文藝處副處長、處長兼中南大行政區文化局代局長、代黨組書記,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肅反領導小組成員、審幹委員會牽頭人,中宣部黨委副書記。1958年被劃為反黨集團成員,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任廣東省作協創委會副主任,中國文聯"恢復小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外聯部主任,中宣部文藝局負責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等。1988年,任中國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延安文藝學會顧問。

黎辛任延安《解放日報》副刊編輯時,發表了《白毛女》《呂梁英雄傳》《王貴與李香香》《李國瑞》和話劇《打石門墕》,寫過十篇推薦新人新作的稿件。1956年被評為高級知識分子。著有《書與電影評介》《怎樣寫特寫》《深入開展抗美援朝的創作運動》《西瓜兄弟》,編輯《水落石出終有時》《走在延安的大道上》等作品。《西瓜兄弟》入選新中國成立後的小學語文課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