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鹽:《白絲帶》——純化教育下納粹一代的童年(獲獎影片)

馬小鹽:《白絲帶》——純化教育下納粹一代的童年(獲獎影片)

德國導演哈內克這部獲得6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影片,是一部旨在探討童年教育對孩子未來人格形成影響的影片。如果說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關於人類心靈迷宮的探索,處於弗洛伊德與榮格的曖昧地段(齊澤克的觀點),哈內克的影片則遊走於弗洛伊德與拉康之間。四十七歲才開始電影創作的哈內克,在大學期間,所修專業為心理學與哲學。這兩個學科,對直至人到中年,才開始拍攝影片的哈內克而言,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哈內克的大多影片,皆從細緻入微的心理角度切入,從而揭示蘊藏在人類平靜的日常生活表象之下的恐懼與迷惘。

哈內克相信一個人的人格形成於幼年生活。原生家庭的創傷,會給一個人的一生帶來難以抹除的陰影。2001年獲得戛納評審團大獎的《鋼琴教師》一片中,在母親苛刻教育下長大的女主人公艾麗卡,一生處於情感困境之中——她無法恰當的處理自身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一場原本溫馨動人的師生戀情,在她的自導自演下,演變為純粹的情感車禍,當然,她最終撞傷的僅僅是她自己。她將她與母親災難性的親情關係(彼此虐待),再度投射於她與學生的愛戀之中。日常生活裡的艾麗卡,壓抑的不僅僅是洶湧的情慾,她更無法建立自身正常的情愛幻象。她依靠色情電影建立自己的情愛框架——這也是在她的受虐情信的盛情邀請之下,追求她的學生真的按照她的要求強姦了她,她又深受創傷的緣故——她不明白,色情電影所構建的,僅僅是性遊戲的規則,而非正常之愛的幻象。很多影評認為艾麗卡是一個受虐狂,用拉康心理學來解釋,艾麗卡本質上不是受虐狂,而是一個因為母親的嚴厲管教,從小喪失了情愛框架,直到四十歲,仍舊在組建自己情愛幻象的女人。在她的情愛想象裡,愛就是彼此控制、捆綁、毆打、暴力、宣洩,而非柔情蜜意的互相融合。她和她的母親,便一直生活在彼此控制、互相毆打的糾結之愛中,一生不能自拔。

哈內克拍攝於2009年的電影《白絲帶》,亦是從幼年教育切入,展示了納粹一代人的童年生活。哈內克是人性惡論者,在他看來,越是過度苛刻、純化、清教徒式的教育方式,越會導致被壓抑之物(惡)的回返。意識形態越是歇斯底里的倡導天使之白,回返的更有可能是惡魔之黑。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主角的群像式影片,它通過一位鄉村教師喑啞的聲線,來回顧一戰前夕的一個德國小村莊一系列無法解釋的惡性事件。開頭便是一位鄉村醫生出診歸家,因一根細繩子絆了飛奔的馬腳,從馬背上跌落,跌斷了脖子的懸案。接著村莊裡死了一位農婦,警察都無法查出是誰在暗處施展手腳。沒過多久,男爵之子在慶祝豐收的狂歡日失蹤,找到後發覺被打的遍體鱗傷。不久,與鄉村醫生關係曖昧的助產士的智障孩子,以上帝之名被人毆打至幾近失明.....

馬小鹽:《白絲帶》——純化教育下納粹一代的童年(獲獎影片)

影片裡遊蕩著一群眼神清澈沉默寡言的孩子,大多數時間,他們聚在一起不是為了玩耍,而是在惡性事件之後聚成一堆大睜雙眼前來圍觀。最具代表性的是牧師一家的孩子。這家的孩子在他們的嚴厲之父的管教下,要遵循各種各樣的規則,做錯事之後還需佩戴白絲帶,用來表示犯錯受罰後向純潔國度的迴歸。白絲帶是他們的牧師父親對他們的美好期許。他期望在他的訓導之下,他們能夠成長為上帝潔白的羔羊,一日不潔白,一日便不能除去白絲帶。正在發育期的大兒子,因為有手淫的習慣,晚上睡覺被牧師捆綁在床。受不了父親嚴苛管教的大女兒,一直在沉默的行動中挑戰著父親的權威,她的父親在學校裡懲罰她之後,她直接用剪刀殺死了父親的寵物鳥,並以上帝之名來回敬——那把刺穿了小鳥心臟的剪刀,亦呈十字架造型。

影片從頭到尾,導演沒有直接告訴我們,這一系列惡性事件的幕後黑手是誰。孩子們是最大的嫌疑犯,他們成群而來,又成群而去。與大多歌頌兒童是天使的影片相反,《白絲帶》裡的孩子既不單純,亦不天真,更非天使。他們的身上,天然帶著人類獸性的一面。他們成群結隊的四處行兇,卻以正義之名審判他人。尤其是助產士無辜的智障兒子慘遭凌辱的那一幕戲中,現場留下的一張紙條之上,書寫著一段令人觸目驚心的《聖經·出埃及記》的耶和華對人類的判詞:“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顯然,助產士的智障兒子,成為孩子們懲戒亂倫的鄉村醫生的替罪羊。他們認為智障孩子是鄉村醫生與助產士的邪惡之愛的產物。或許,這便是納粹一代成年之後,在希特勒的煽動下,大量屠殺猶太人的根本緣由——他們將自身內在的邪惡,投射於他者之上,他們依靠審判他者的存在,來建立自身的正義之維。

這是一部堪與桑德攝影相媲美的黑白電影。哈內克認為比起彩色電影,黑白影片更適合製造影片與觀眾的疏離效應。眼花繚亂的色彩,雖然更容易滿足觀眾的視覺慾望,卻無法引發觀眾任何的思考能力。作為一位藝術片大師,哈內克深深懂得,藝術片的根本目的,在於引發觀眾的反思與思考能力,而非僅僅滿足觀眾的淺層慾望。滿足觀眾淺層慾望的電影,是商業片最為基本的職能之一。這也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之後,彩色電影已經大面積開始普及之後,一些電影大師,仍舊執著於拍攝黑白影片的原因所在。譬如伯格曼的《假面》(1966年)、貝拉·塔爾的《都靈之馬》(2011年)等,皆是從視覺上實現一種疏離的性冷淡風,來達到對影片內涵的深度思索。

馬小鹽:《白絲帶》——純化教育下納粹一代的童年(獲獎影片)

當然,哈內克的影片,在習慣了主旋律敘事和好萊塢敘事的豆瓣網友的眼裡,一直評價不高。豆友對哈內克的評價不是晦澀,便是沒看懂。哈內克在一篇訪談裡,直呈自己的電影觀:“我的目的是人文主義的——與我的觀眾對話交流,促進他們思考。”“只有糟糕的電影才提供所有的答案和解釋。”《鋼琴教師》《白絲帶》這兩部影片,還不是哈內克最令觀眾反感的電影。哈內克最臭名昭著的影片,是他反好萊塢敘事的驚悚電影《趣味遊戲》。這部影片細緻入微的講述了兩位文質彬彬的殺人狂,如何將去別墅度假的一箇中產階級家庭的一家三口虐待而死的故事。觀看這部影片的觀眾最終會發覺,這對變態殺人狂直接的施虐對象,並非影片裡的那一家三口,而是觀影的“我”——“我”對正義的訴求,直到影片的結尾,皆無法獲取任何滿足,“我”就這樣被導演的“變態”敘事虐待而死。然而,這更接近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大量連環殺人案的受害者的真實境遇。很有可能,那些無辜的人,便是這樣被殺人兇手玩弄著虐待而死。

世界範圍內,電影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型:1,商業片(滿足觀眾的慾望);2,藝術片(懸置觀眾的慾望);3,遊走於商業片與藝術片之間(既滿足觀眾的基本慾望,又引發觀眾的思考)。執導《盜夢空間》的美國導演諾蘭便是這方面的傑出代表。一般來說,人們觀看電影,是為獲得基本的情感認同。譬如最近大火的國產影片《我不是藥神》,無非是看不起病的廣大民眾的一個情緒洩洪口和一粒屏幕安慰劑——生活裡我們仍舊看不起病,但不影響觀看電影時,觀眾在多情落淚的同時,通過被神話的男主人公,安慰自己:有人替“我”與“我”身處的不公境遇進行了抗爭。這是商業片的基本套路:滿足觀眾的基本慾望,讓觀眾獲得情感認同。然而,藝術片與商業片有著本質的區別。哈內克的大多數影片,便是將觀眾置於拉康所言的“不要屈服於你的慾望”的奇特位置,這也是我說哈內克在探索人類的心靈迷宮時,更多的遊走於弗洛伊德與拉康之間的原因之所在。哈內克是懸置觀眾淺層慾望的德國電影大師。

本文圖片皆為《白絲帶》劇照

上傳與管理:傑夫

——————————————————————————————————————

馬小鹽:《白絲帶》——純化教育下納粹一代的童年(獲獎影片)

首部中篇小說集《字造》《神鏡》《麒麟》七月底上市

馬小鹽:《白絲帶》——純化教育下納粹一代的童年(獲獎影片)

首部長篇小說《長生弈》五月底上市

歡迎各位網友訂閱《文化先鋒》,搜索微信公眾號iwenhuaxianfeng,或掃描如下二維碼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