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下水道”之路是怎样炼成的?

据报道,就在拼多多即将赴美上市之际,该公司却在美国遭遇注册商标侵权诉讼。这起诉讼是在本周四提交给美国联邦法院的,原告方是一家名为“爸爸的选择”(Daddy's Choice)的尿不湿生产商,总部位于北京。他们指控拼多多在明知是假冒商品的情况下,仍然销售印有该公司商标的产品。

拼多多的“下水道”之路是怎样炼成的?

与此同时,拼多多也遭遇美国主流媒体的挞伐。《福布斯》、《华尔街日报》等质疑,拼多多实质是Groupon(美国团购网站) “一元店”的模式,不仅商业模式不可持续,而且假货丛生,会让投资者承受损失。

拼多多作为新型电商网站,其主打的社交+电商模式,让它成为中国电商网站的第三极。从2015年9月成立,到2018年7月上市,拼多多仅仅用了三年。这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多见。如果仅从互联网创业项目的上市初衷来看,拼多多无疑是成功的。

但就像此次拼多多在美国所遭遇的官司与质疑那样,从创立伊始,其就带有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的底色。此前拼多多被媒体曝光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乱象:平台充斥248元的“LV包”,105元的“coach手包”,9块9包邮的东阿阿胶八成来路不明,大量假冒“帮宝适”品牌纸尿裤,大量纸制品存在劣、小、空的缺点。更有甚者,拼多多公开销售涉黄涉暴甚至违法商品,包括开刃刀、伪基站设备、摩托车车牌及以幼女为噱头的充气娃娃。虽然在风口浪尖时,拼多多也表示悔过整改,但风头一过,就又故态复萌了。

假货横行,拼多多俨然成了低劣商品横行的下水道。城市中的下水道污泥流淌,线上的互联网“下水道”,则壅塞着大量的垃圾产品。就像下水道中的污泥见不得光,拼多多上的劣质产品,同样惧怕监督。这也是其一直否认它是假冒伪劣产品集散地的原因。

拼多多之所以成为线上交易的“下水道”,跟其极低的审核门槛与极弱的监管力度息息相关。 拼多多的商家入驻门槛可谓极低,它的诸如”零元极速入驻”、“海量用户”、“新商家扶持”、“新电商模式”等几大卖点,如果体验一遍流程,可以发现平台对商户资质的审核漏洞百出,不良商家的注册成分几乎为零。

所以,拼多多是有下水道基因的。它以低价为诱饵,利用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用户占便宜的心理,驱使他们购买劣质假货;并且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快速收割用户。这样的商业模式本来就是缺德的,所谓的“渠道下沉”无法掩盖其不良电商平台的本质。

拼多多以独角兽之势迅速切入电商赛道,并即将登录资本市场,拓宽了原有的商业模式,本来可以以破局者立名,但当阿里等大平台以大数据赋能、新零售拓展电商边界的时候,它却选择以假货立本。320亿美的估值,其实是建立在海量假货基础上的,在其商业模式备受质疑且仍有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急于谋求从二级市场找钱,透漏出浓浓的割韭菜用意。

一个下水道式的电商平台,短期看,可以靠低价快速收获用户,但互联网新经济的本质仍是品质经济,一个不注重品质、不在乎消费者体验的电商平台,早晚也得被消费者抛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