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興事件系列調查報導之一 招商引進的企業深陷營商現實泥淖

本報深度報道組

福建新農興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成立於 2013 年,是一家專業生產天然雞肉提取物和純雞粉等食品配料的高科技企業。但如今,這家企業卻陷入停產的境地,投資者心灰意冷。

好端端的一個高科技食品企業,卻長期無法正常生產,尤其從 4 月 26 日至今,在長達兩個半月的時間裡,工廠大門被三輛汽車堵住而無法進出,誰之過?

在這一事件中,除了事件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之外,當地政府部門作為招商引資的牽線紅娘和正常市場秩序的管理者,是否起到應有的調節作用?為什麼矛盾會一步步升級?為什麼問題至今仍然無解,企業恢復生產遙遙無期?

一封來自企業的實名求救信

去年 12 月 6 日,中國食品報社接到了一封來自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的實名求救信——福建新農興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農興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長邱燕翔實名求救。

新農興事件系列調查報道之一 招商引進的企業深陷營商現實泥淖

邱燕翔在信中說,2000 年他在廣州創辦了廣州市味研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是一家天然雞肉提取物精深加工的高科技企業。2012 年,他受福建省政府部門招商引資落戶光澤縣。在考察之初,光澤縣某領導引薦了當地人陳曉芳作為合作人。

本報記者瞭解到,邱燕翔是一位食品生物工程領域的專家級學者,是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雙膜固定化酶製備天然肉類提取物”技術發明人。2015 年 1 月,由邱燕翔擔任大股東的新農興天然肉類酶解提取物生長項目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 2015 年度福建省重點項目,邱燕翔帶領的創業團隊還被福建省委組織部定為福建省第四批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

邱燕翔在來信中表示,新農興公司被人強佔並冒用公司證照和名義進行非法生產,不僅給外來投資者帶來了鉅額損失,更造成大量非法食品配料銷往全國各地,給行業和民眾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食品安全隱患,甚至有可能引發全國性的食品安全事故。希望中國食品報能安排採訪、曝光、跟進,拯救這家通過招商引進來的高科技食品企業。

收到這封求救信後,本報隨即組成專題採訪調查組,數度奔赴光澤縣,進行了長達 7 個多月的實地調查採訪。

解封兩個半月仍難復產

本報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2013 年,福建新農興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專業生產天然雞肉提取物和純雞粉等食品配料。公司投資規劃 2 億元,一期 5000 萬元,旨在打造亞洲最大雞肉提取物生產基地。

邱燕翔認為,至今回憶起來,2015 年初是項目推進的蜜月期。在省、市、縣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依託強大的研發能力、市場網絡和行業口碑,新農興公司在正式投產後,基本實現產銷兩旺。陳曉芳也承認,雙方“在合作初期比較順利”。正當所有人都認為企業將進入發展快車道的時候,殊不知,這恰恰是企業急轉直下的開始。

2015 年 7 月 27 日,福建佳品佳味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法人代表元俊(陳曉芳的外甥),地址與新農興公司相同,經營範圍基本一致。

2015 年 12 月 12 日,數十名不明身份人員入侵新農興工廠,陸續暴力驅逐新農興廣東派駐的員工和研發人員,致使工廠生產經營全面停產癱瘓。2016 年 4 月,新農興公司牌匾被拆除,掛上了“福建佳品佳味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的牌匾。

2016 年 6 月之後,山東、重慶、天津、上海等地陸續發生關於“新農興”產品的質量投訴。

今年 1 月 12 日,福建省光澤縣市場監管局依法查封了正在生產的工廠,生產原料同時也被查扣。此時,廠區大門掛的牌匾正是“福建佳品佳味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而非“福建新農興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2 月 2 日,在光澤縣有關方面主導下,縣市場監管局、公安局以及陳曉芳、邱燕翔到場,解封廠區大門,將陳曉芳實際控制的廠區交接給邱燕翔及其團隊。

2 月 12 日,光澤縣市場監管局、公安局到場,解封新農興公司辦公大樓,把陳曉芳實際控制的辦公大樓交接給邱燕翔。

4 月 11 日,光澤縣市場監管局、公安局到場,解封新農興公司車間及財務室,把陳曉芳實際控制的車間及財務室交接給邱燕翔。

新農興事件系列調查報道之一 招商引進的企業深陷營商現實泥淖

2016 年 4 月前廠區大門

新農興事件系列調查報道之一 招商引進的企業深陷營商現實泥淖

解封時廠區大門

但好景不長,解封半個月後的 4 月 26 日,新農興公司竟被三輛汽車堵住廠區大門,新農興公司向公安機關多次報案無果。時至今日,公司大門仍然被堵,恢復生產仍然遙遙無期。

新農興事件系列調查報道之一 招商引進的企業深陷營商現實泥淖

三輛汽車堵住廠區大門至今

企業被逼停產到底誰之過?

“兩年多過去了,現在能儘快恢復生產是最大的事。”邱燕翔已經被這次投資折磨得心力交瘁。他告訴本報記者,雖然今年1月光澤縣委書記陳敏輝曾要求儘快恢復生產,各方也做了努力,但最終還是一場空。

就連陳曉芳也很鬱悶。2016 年 5 月 11 日,他就向光澤縣人民法院起訴要解散公司,但遲遲得不到解決,導致現在的問題越來越多。“我現在又重新向法院提出解散公司,法院也立案受理了。”

“關於營商環境,一直以來都是光澤縣主抓的一塊工作。”針對新農興事件,5 月 24 日,陳敏輝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堅決表示。“從目前發生的矛盾和糾紛來看,光澤縣委縣政府一定會盡可能地去化解這個矛盾和糾紛。如果涉及到任何違法違規行為,會依法依規進行打擊。”

但針對 4 月 26 日至今的汽車堵門阻撓復產的事件,陳敏輝書記卻告訴記者, “這個問題我很難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有多難?

今年 5 月 24 日,本報記者在光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高才寶的引領下,來到光澤縣公安局採訪,被告知採訪必須經上級公安機關南平市公安局批准,縣委宣傳部帶著來的採訪不接受。6月 6 日,記者又遠赴南平市公安局,經市公安局協調,光澤縣公安局才同意接受採訪。記者再次驅車趕回光澤縣。分管刑事案件的副政委王和鄰對於新農興公司大門被堵事件表示不太清楚,也不歸他管,而分管治安的李俊光副局長則一直不接受採訪,記者根本無法瞭解到縣公安局對此事件的態度和做法。

而本報記者向光澤縣市場監管局採訪瞭解時,該局副局長彭祖章說: “你們要了解這個事,必須和正局長田斌對接,我沒有接到通知接受採訪。”彭祖章補充說: “關於新農興這個事件,公安局和我們各管各的,公安局去的目的是怕他們雙方打架,我們是去解封的,正好在新農興的廠子裡無意碰到一起了。”從其回答看,似乎 3 次解封時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都是“巧遇”,連續 3 次“巧遇”還真是夠“巧”。

由此,本報記者心中不禁產生了一個大大的疑問,為什麼新農興公司長達兩個半月大門被堵,無人管無人問,根本無法恢復生產,其中的問題到底在哪?與新農興事件最為關聯的兩個核心部門尚且是這種左支右絀的態度,縣委書記“很難回答”也就不足為奇了。然而,一個企業長期不能正常生產,其背後的癥結豈能是“很難回答”就能掩飾的。

本報記者瞭解到,近年來,福建省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2018 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4 月25 日,福建省省長唐登傑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會議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要深入貫徹習總書記重要指示,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深入推進馬上就辦,著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要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學習借鑑、複製推廣省內外成功經驗,以自我革命精神,創新思路和方法,下大力氣補齊營商環境短板。

但在光澤縣,新農興公司的遭遇卻與福建省反覆強調的優化營商環境精神明顯不符。對於此事件,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專家說法:營商環境好不好要看企業的感受

針對新農興公司面臨的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北京市兩高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法學博士龐鴻斌。

龐鴻斌說: “對於上述發生的問題和矛盾,沒有部門拿出一個方案來解決,這個解決不好,可能會影響其他投資者,它會引起示範效應,對於經濟發展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企業是在你的管轄範圍之內,從政府的職責範圍也好,要促進經濟發展也好,其實是落實到每一個企業的。在目前這種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如果政府再不幫扶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企業經營會更加困難。”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對外加強溝通與聯繫、開展互動與交流、參與競爭及合作的重要依託。項目的引入與落地,都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有一個形象的比喻: “企業家是候鳥,哪裡的營商環境好,它就在哪裡停,就在哪裡生長。”因此破除隱性壁壘、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龐鴻斌建議: “要完善招商引資的考評機制,政府招商引資落地只是一個逗號,必須要支持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保障,助力企業更好更快地做大做強做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