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长寿遗址,还不快去沾沾仙气?

如皋长寿遗址,还不快去沾沾仙气?

百岁坊 清雍正十年(1732年),为旌表生员王延妻子冒氏在如皋城内南大街建1座百岁坊。王珽逝世后,冒氏守节79年,终年101岁,故该坊又称“节寿坊”。

同年,如皋城西门城内谢恩桥(俗称焦家桥)为旌表处士陈元济妻宗氏建1座百岁坊,宗氏寿登101岁,故该坊又称“贞寿坊”。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为旌表千总冒珩妻谢氏寿登105岁,东大街迎春桥东建1座百岁坊。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为旌表罗思睿妻从氏建100岁坊(址缺载),丛氏中年亡夫,教子勤俭,寿登百岁而终。

清乾隆四十七年农历十一月十ニ,乾隆皇帝为旌表如皋西南乡苏家巷(今江安镇六团村)“苏门十四世苏公发妻丁氏寿登101岁,拨帑敕建百岁坊于苏家巷西首”,当年落成。

清乾隆五十年,为旌表瞿大纶妻子章氏104岁在如皋城西门青云巷口口建1座百岁坊。

清乾隆年间,白蒲陈天祥寿登102岁辞世,御赐“寿登百岁陈天祥之坊”于白蒲镇原十字街北,汉白玉坊额至今保存完好。

清嘉庆年间,进士、左都御史沈岐之父沈兰泉年过百岁,五世同堂,御赐“五世坊”于白蒲镇十字街南。

清嘉(庆)道(光)年间为李土龙百岁,建百岁坊(无详载)。

清道光三年(1823年),为旌表夏廷玺妻妻陆氏,101岁寿终,建百岁坊(址缺载)。

清道光十年,为旌表监生韩璋妻刘氏寿登103岁,于如皋城西20千米处建百岁坊。

清道光二十八年,为旌表赵兴武妻蔡氏百岁,建百岁坊(无详载)。

清同治五年(1866年)农历正月初二,为旌表如皋西南乡苏家巷(今江安镇六团村)苏门十七世苏芳妻徐氏(为丁氏嫡曾孙媳),同治皇帝又敕建百岁坊,次年于苏家巷东首苏氏宗祠前建成。丁徐二氏均登期颐,且先后五世同堂紧相衔接,故苏氏住宅大门楹联为“重逢五代,叠庆期顾”“百岁同堂双五世,一门四代两期顾”。当年的百岁碗与丁氏百岁坊上高60厘米、宽40厘米、厚6厘米刻有蟠龙图案和“圣旨”二字的汉白玉眉石,以及同治皇帝赐给徐氏的蟒袍,苏氏后代至今仍完好保存,袍盒约长60厘米,盒盖上有“皇恩钦赐”4个金字。

清同治十年,为连表南乡农民王兆刚妻钱氏,耄耋之年仍能纺织,并以力田训教子孙,年百岁,建百岁坊(地址缺载)。

清同治年间,为旌表蒋宏学百岁,域内亦建百岁坊1座(地址缺载)。

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旌表沈毓桂妻汤氏102岁建百岁坊(地址缺载)。

百岁祠、巷 清乾隆年间,处士陈元济及其妻宗氏(见前“百岁岁坊”)的子孙,为纪念宗氏,在宗氏贞寿坊东侧,建百岁祠1座,祠侧的小巷因此得名百岁巷。21世纪初旧城改造,于原址路南仍以“百岁”冠名辟建百岁步行街。

百岁庄 如皋西乡卢港东南草荡庄(今属常青镇),王瑞林妻卢氏,于清光绪年间,寿登103岁,村民引以为荣,易庄名为“百岁庄”。

百岁桥 清代,如皋境内建有4座百岁桥:一在东陈镇汤家湾北张家庄,一在薛家庵西,一在西场东北朱家庄(今属海安县),纪念寿星姓名缺考。另外民国《如皋县志》中还记有1座百岁桥“许树兰,字纫佩,为母周氏建百岁桥,享年84岁,其妻仲氏87岁。”未记载桥址。

寿山、寿寺(庵) 如皋历史上有“寿山”1处,在掘港(今属如东县)西南约1.5千米处。有寿寺(庵)7处,其中清顺治年间建延寿寺于双甸余家庄(今如东县),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建延寿庵于李堡(今海安县);有万寿庵有3处,一在如皋城北七里阙,一在如皋城海月寺前,一在丁堰冯家堡;仁寿庵在南马塘段家庄;福寿庵在沈家桥。

发布:阿南文化传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