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送女儿去民工子弟学校

我决定送女儿去民工子弟学校

女儿2014年十一月份就满七周岁,到上小学的年龄了。作为在民间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士,我的底线是孩子是可以不进学校,可以在家学习。可以,只是可以,但不是一定。所以当我妻子和女儿决定选择体制内学校时,我并不反对。我的“可以”,是一种垫底的担当。

我们的儿童之家,在宁波镇海邵逸夫先生的故里,离这儿几百米有所逸夫小学,应该是最佳选择。但女儿的户口远在江苏,在这儿上学的话,条件不够,主要是没有在镇海区交社保,匆忙之间托朋友找了一个公司给我的妻子上了社保,因期不没满一年,所以还是条件不够。不够怎么办呢?选择价钱贵一点的私立学校,要求寄宿,只好作罢。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明年上也可以啊,让她在你的儿童之家多呆一年,让她的心理变得更强大些。”我和妻子也觉得有道理。

孩子的外婆听说她的外孙女到了入学的年龄上不了上学,就急了,说要让孩子回老家上。当初我们不让孩子上寄宿制,就是觉得孩子离开家太早不好。让孩子回老家和外婆呆在一起,我是不同意的。因为我觉得,从心理素质上看,我和妻子都比孩子她外婆更稳定些,况且,孩子和我们分离久了,一定产生疏离感。孩子的性格多半和周围的亲人熏习而成,人文环境很重要,我要承担这个责任。

由于我对体制学习缺乏兴趣,一直以来孩子上学的事都由妻子在操心。上不了正规的逸夫小学,附近的曙光村还有一个在当地政府注册的名叫爱心学校的民工子弟学校,我当时和妻子也有意向,但动力不足,迟迟没有去报到,最后也没有名额了。当妻子得知这一情况,对孩子回外婆身边上学的事有点动心。这怎么行呢?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去上私立学校。

“人家美国前大使骆家辉的孩子也不是上过民工子弟学校。”我这样对妻子说,但是妻子用沉默回应我。现在孩子除了回老家,就没得学上,问题严重啊。

受我们的影响,孩子外婆很早就接受了爱和自由的理念,对孩子的放得很开,小的时候外婆带我两个孩子的时间也比较多,暑假我们班夏令营的时候,孩子也是和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所以孩子和外公外婆的感情都很深。这也让我很欣慰,因为妻子是独女,如果孩子和外公外婆的关系比较好,也可以帮我们尽一份孝道。孩子听说要回到外婆身边读书,很开心。但我不同意。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给拆散了,我不同意。”我对妻子说。

“你看你,对女儿多凶!”妻子发火了。妻子认为我一直偏袒小儿子,忽视对女儿的关爱,这真冤枉。一是儿子纠缠我的强度和频率都很高,第二个是女儿比儿子大四岁,所以儿子现在和我耳鬓厮磨的机会要比女儿多些。况且,按照性格,作为逐渐长大的女儿,和妈妈接触频率增加,也是符合性向回归原则的。

“作为父亲,我当然平时对女儿要严格些。我对她凶,我又没有虐待她,我还保护她呢!”我女儿见我们在争执,索性把整个身子都埋进被子里。是啊,在儿童之家,女儿一旦出现对同学和老师不尊重的情况时,我都会毫不含糊据地给她指出来,女儿也能够很好地领会。作为父亲,当女儿需要更多的自我决定的事,比如买些他母亲看来很劣质的零食、饮料甚至在成人看来不太漂亮的衣物,我都会支持,我认为,买错了也没什么,这也是学习,采购东西,本身也是一种本事甚至是一种学问。这一点,女儿也是清楚的。

“古老师说了,尊重孩子的选择!”妻子说。

“古老师说!古老师还说让你研究民国教材闯出一条路来,你怎么没听呢?古老师说!我们没有饭吃了到他家吃去!”我也发火了。

我把女儿叫进我的书房,“你是爸爸和妈妈生的孩子,外婆外公是妈妈的爸爸和妈妈,我们对你的教育更有责任。我知道你很喜欢外婆,外婆也喜欢你,我们可以把外婆接过来和我们住在一起。”我对他说,女儿懂事地点着头。以前外婆也常常到我们工作地和我们住在一起过。

接下来两天,妻子都不理我。

“那你去给书记打电话,让女儿到爱心学校去读书。”儿童之家放假的前两天,妻子对我说。

邻村支书我刚认识没多久,让我启齿,很难。我在宁波人生地不熟,除了家长,社会关系很单纯,很多事情想办也办不了,我只有接受,慢慢等待机缘。其实我知道,做不了的事情,就接受现实,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比如我女儿,如果没有学校上,我是可以辅导她自学的,最后的结果一定差不到那里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女儿不单纯是我的女儿,所以这件事情我不能独裁。“说得轻松!你自己教!”妻子说。她说的也是事实,她的意思是如果发蒙的部分比如拼音,在学校学了以后,如果我们再辅导女儿自学,会更轻松些,我也同意。但让我去找刚认识不久的村支书帮忙解决我孩子入学的问题,我是有压力的。

我要求助的村委书记,是个有修养的人。包括儿童之家所在地的村官,待人接物都很不错,办这个儿童之家,给他们带来不少麻烦,他们一直很务实,很有意愿要帮我解决问题,我更是得寸进尺不知深浅地向他们提出过其他的要求,萍水相逢,我办学的志向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已经让我感恩戴德了。现在没有办法了,向他求助吧!

邻村支书接过我的电话后,几经周折找到爱心学校的校长,校长同意九月份开学让我女儿去读书。

听附近小超市的温州老板说,爱心学校没有作业,孩子随便玩玩就行,这符合我们的要求。“那个学校读书出来的孩子胆子比较大,你看我小女儿,吃了饭,嘴一抹,说声‘我走了’,就自己上学去了,姐姐还得我们送。”老板的大女儿在逸夫小学学习。老板娘比较重视成绩,我常常看到她给俩孩子在店门外辅导作业,她告诉我,小女儿是没有作业的,她从购买的教辅材料上给小女儿布置家庭作业。

“你怎么带头逗老师玩呢?”我看到女儿调侃儿童之家的老师,就问她。

“爸爸,我很无聊!”女儿委屈地对我说。

“无聊你可以找其它事做啊。从明天开始读《千字文》。”我说。我零星地让女儿读过《大学》和《千字文》。

“好的!”女儿说。

但是,女儿和我都没有把这件事排上日程。

“我女儿说她在儿童之家感觉到无聊。”我对儿童之家的刘炬老师说。

“你女儿已经足够强大了,她需要更大的空间去探索。”刘老师说。

是啊,女儿长大了,民工学校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场所。

(我们于2010年创建了帅真儿童之家,是一家以儿童的自由意志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去权威化的儿童教育机构,旨在培养孩子内在安全感、自我价值感和人际关系能力为特征的健康人格,这些心理特质将会在孩子们未来人生幸福中起主导作用。微信公众号“帅真儿童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