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7月18日下午隆重举行,此次生态文明旅游论坛由承德市副市长苏铁成主持。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承德召开,既是省委、省政府对承德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更为承德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历史机遇。自2016年获得承办权以来,承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生态、务实、优质”的办会要求,突出“生态旅游,绿色发展”主题,依托坝上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坚持保护优先,严守生态底线,高水平建设6大组团、20个业态项目,高标准打造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决心举全市之力承办一届安全有序、精彩纷呈、震撼力强、影响久远的旅游盛会。

此次“生态文明旅游论坛”是由中共承德市委、承德市人民政府、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河北中心承办,主题是“生态文明旅游——让生态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论坛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承德定位于“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指示,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旅游,为第三届河北省旅发大会注入丰富的思想文化元素,打造在国际、国内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永久性高端论坛。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河北省副省长夏延军: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两者具有天然一致性和相通性。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促进生态保护教育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功能,能够平衡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的关系,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最佳结合。

河北省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编制了《河北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完善了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文明生态村建设等方面的法规和条例,各市也制定了地方性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管理轨道。

河北省不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而且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相当的基础,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良机。发展生态旅游,把生态旅游打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精准扶贫攻坚的主要生力军、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综合优势产业,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政策目标。我们将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鼓舞和激励全省人民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懈努力。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河北省副省长夏延军同志致辞

韩国江原道经济副知事郑万昊:举办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承德是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生态旅游地的代表,这个旅游胜地有着天赐的四季美景,保留着历史遗迹。

生态文明是自然和人类最美丽的切点,保存完好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休憩空间。

生态环境的保全无国界,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江原道愿与河北省一起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在旅游、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交流和努力。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韩国江原道经济副知事郑万昊致辞

主旨演讲环节

国家计生委原副主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宏规:发展旅游事业,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安定的基础。

搞好生态,关键在人。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要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机制改革;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开展全民绿色行动;还要重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身心健康。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李宏规

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吴文学:感受享誉海内外的皇家园林,绿色的塞罕坝。用生态文明底色建设中国绿色大花园。

在我们研究生态文明,牢记嘱托,守住底色。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两个一百年,中国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旅游业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中国GDP的增长为11.4%,直接带动就业约11万人。生态底色是金子招牌,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产品。生态优先推动生态发展。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吴文学

自然资源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新安:生态旅游,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提高当地社区福祉,立足生态系统整体性实现生态惠民,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最有条件做大做强的产业之一。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产业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旅游开发和旅游消费过程中,不存在或者不会发生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因此,做好自然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自然规律、遵循用途管制、遵循统筹兼顾、遵循逻辑与法理,绝不能管资源的只考虑资源、管生态的只考虑生态、管旅游的只考虑旅游,要充分认识“共抓大保护”的“共”字和“大”字,要切实做到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要世代传承,也要严格保护,要生态惠民,也要坚持生态底线和生态功能标准,决不能顾此失彼,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系统性破坏。

生态旅游用地也是一个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由于生态旅游项目所依赖的主体自然资源存在不确定性,造成旅游项目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各地在推进的多规合一经常不包括旅游规划,此外,用地分类也是一个大问题。生态旅游是个特殊产业,用地结构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张新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国家旅游局5A级旅游景区专家库评审专家杨晓东: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三期叠加”。“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历史阶段认识定位,中国社会正处在向生态文明社会全面转型期;“攻坚期”:处在更高环境保护要求与经济社会艰难协调期;“窗口期”:有条件、有能力、有决心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爬坡过坎期。

文化是旅游最好的资源,旅游是文化最大的市场。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机融合, “诗和远方走在了一起”。文化有利于旅游的特色化、品质化、效益化发展。旅游有利于文化的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提升。

以“旅游+”和“+旅游”互促互进,推进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开放融合。 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开放力,以及催化、集成和关联作用,为相关产业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形成旅游+美丽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旅游+城市,以及旅游+村镇和街区。增强文化以及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体育、教育、中医药等 “+旅游”的新业态,拓展旅游业发展全新空间。衍生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林业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新供给。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杨晓东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 学习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减贫思想,就是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减贫精准脱贫之路,这是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丰富发展既有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必然要求。绿色减贫,是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是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近年来的扶贫实践证明,旅游产业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作用非常明显,有利于贫困农户收入提升、就业结构渠道拓宽和贫困农户自我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减贫效应。旅游产业已成为扶贫脱困的重要模式之一。

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旅游经济系统和旅游景区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旅游资源生态系统,从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贫困地区旅游产业扶贫脱困效应一定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要克服和消除很多贫困地区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出现的旅游产业产值提高,但贫困家庭收入水平未提高甚至减少,旅游产业带来了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但贫困人口反而增加的现象。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张琦

中信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胡腾鹤:旅游招商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开放心态是景区投资环境改善的核心要素政府应将经营权交予市场机构,市场投资方只是取得景区的经营权,所有权仍属于政府。

中景信2015年成立以来已投资的10个景区中,8个位于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7个, 省级贫困县1个,覆盖贫困人口27.94万,占所在县总人口的10%。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胡腾鹤

以上各位领导和嘉宾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旅游发表了真知灼见,让我们深受启发、备受鼓舞、获益匪浅。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文明旅游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开展一场绿色革命,坚持走绿色、低碳、协调发展的道路。此次论坛为承德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承德市委、市政府将继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力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通过生态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乡村振兴,推动论坛成果真正在承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开放性对话

生态文明建设与优质旅游发展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河北有着深厚历史传统和悠久文化传承,有很多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这次河北第三届旅发大会的举办地承德便是美丽中国、美丽河北的一颗璀璨明珠,据了解,承德不仅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还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被评为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今天我们在承德围场坝上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各位大咖共聚一堂,共同探讨生态文明发展这一全球性话题,意义非同寻常。对话就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怎么弘扬塞罕坝精神,助力脱贫攻坚,怎么坚持“生态旅游、绿色发展”,请各位专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参与对话的嘉宾有:欧盟驻华代表团米克洛斯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林家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顾问李明德、康辉文旅集团总裁莫跃明、北京绿维文旅控股集团董事长林峰、承德市委吴清海副书记。

对话中吴清海副书记针对承德旅游的定位、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以及怎样才可以做大承德旅游进行发言:

承德旅游逐步发展成全域旅游城市,承德是亚洲最受欢迎的城市之一。承德落实习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发展精神,对如何把青山绿水经营成金山银山。第一,着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第二,转型,十大产业为首的绿色产业放在绿色旅游生态发展的高度。

一产二产的深度融合,生产和生活的两产融合。借助四只手联动来加强融合,第一政府有形之手。二是市场无形之手。三是社会援助之手。四是勤劳之手。

林家彬理事长针对目前全球很多地方生态脆弱,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的意义以及绿色旅游和生态建设怎么可以高质量融通等问题进行了发言:

绿色旅游和生态文明融合,当地具体整体性绿色旅游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绿色旅游一定是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工业化进化到后工业化时代,如果无工业那么当地经济相对不发达,那么发展旅游就得让当地居民实实在在收益。共赢才是事情发展的必然,在利益机制上,当地居民得到就业岗位,产品和旅游相结合。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李明德会长针对如何创新旅游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做出发言:

乡村旅游振兴在承德这个地域上如何发展呢,第一,乡村振兴是非常重要战略理念。乡村振兴要有绿色生态文明,也要有发展。从更长远角度,更加重视生态,在某些项目有取舍,我们头脑里有保护意识,也有发展意识,和谐统一在我们思想之中。第二,乡村振兴最核心是实现产业振兴,发展之本,生存之本。在发展过程中,旅游是乡村振兴中最重要产业之一,旅游生存基础是市场。根据发展条件,市场条件选择旅游产业。第三,发展的过程,乡村振兴要走逆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城市化发展是全世界的模式,如果农村迅速发生变化,失去农村,变成城市了,那就没有意义了。

康辉文旅的莫跃明先生与绿维文旅的林峰先生,针对本公司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如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有哪些积极的实践并对承德的旅游开发提出了自己建议和想法:

莫跃明认为:

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大旅游,大生态发展模式。承德是个好地方,路途遥远,来到这里需要时间太长。承德旅游存在两个问题:承德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精细化不明显,淡季旺季不明显,希望利用这个发展旅游产业。

第三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生态文明旅游论坛”于今日举行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实践充分证明,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一方发展的重要优势所在。“生态旅游、绿色发展”是这次大会的主题,“让生态更美好、让生活更幸福”是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绿色发展,彰显历史担当,也蕴含治理智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以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规划绿色旅游产业,推动全域旅游扶贫,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我们的环境将会越来越美好,生活将会越来越幸福。

来源河北中心

生态文明旅游论坛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