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珙桐之鄉」 「瑪瑙紅櫻桃之鄉」 你知道是哪裡嗎?

位於黔西北的貴州納雍縣是一方風水寶地,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礦產資源。比較有特色的資源有:無煙煤、大理石、珙桐、瑪瑙紅櫻桃、民族風情和歌舞。

歷史沿革

納雍置縣始於1941年,在這之前主要是原大定縣轄區,部分為織金、水城、郎岱屬地。早在秦漢時期,這片地區就與周邊郡縣相通。《史記·西南夷列傳》載:漢武帝開元六年(公元前130年),唐蒙出使夜郎,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今宜賓)指牂牁江(今盤江)。民國《大定縣誌》志說,自宜賓南指貞豐,道必出畢節水城,由畢節至水城,經大定之奢東、青槓林、治溝等地,計程115裡。奢東即今納雍厙東關鄉,治溝即今始溝鄉。

據考,今納雍秦初為漢陽、西漢後為平夷縣屬地。唐時在今納雍和附近地域置郝州和湯望州。宋時諸洲皆廢,唯稱羅氏鬼國。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更羅氏鬼國為順元路宣撫司,後更為宣慰司、安撫司,時領蠻夷長官所廿四,中有市北洞、漕泥等處。《大定府志》說:漕泥等處實湯望州境。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改順元路為貴州,隨置貴州宣慰司,後改為水西宣慰司,原宣慰司地自分為中水、下水、底水三路,每路下有四宗親,後訛為則溪,今納雍為部分則溪地。

清康熙三年(1664),以水西地置大定、黔西、平遠三府,今納雍為大定府親轄地。

民初廢府置縣,大部又為大定縣轄區,直至1941年7月納雍置縣。歷來都因為這片地區邊遠,鞭長莫及,治理困難,所以從民初開始,多有設縣之議。1915年,貴州軍務辦呈文請設縣治,經巡按交貴西道查復,正呈候核辦間,因袁世凱帝制發生而終止。

1930年,黔軍廿五軍少校旅長易少全率部進駐兔場,謂非設縣不足以圖長治,電請省府統籌,省府交民政廳處理。翌年10月,省民政廳連同正安之土溪,黔西之新場,擬具籌備辦法,隨委孫自愚前往,會同周邊縣長,劃定新縣區域。

1932年6月,經當時的省府會議通過,因縣南有一納雍河,即以納雍為縣名,9月時呈奉國民政府核准。同年12月,貴州省政府報告內政部,以新增納雍、金沙、道真三縣,後因種種原因被擱置下來。

1939年8月,貴州省政府才將添設納雍、金沙、道真、王母四縣問題的議案提請省參議會討論,並隨即發佈設立納雍、金沙、道真三縣訓令,並公佈三縣設治籌備處設置辦法。

1941年2月,貴州省政府決定,成立納雍縣設治籌備處,3月設治籌備處處長潘白堅到達納雍,著手籌備工作,依據1932年劃定區域,將全縣劃作5個區和6個直屬聯保,7月1日於雍熙鎮(原大兔場)正式成立納雍縣政府。

無煙煤和大理石

納雍是一個資源豐富,開發前景較好的縣,現已探明的地下資源有無煙煤、大理石等20餘種礦藏。其中,無煙煤儲量123億噸,可開採量68億噸,煤質優良,屬低硫低灰高發熱的優質無煙煤。

納雍大理石分佈廣泛,主要產地是化作,其次是新房、曙光、水東、鍋圈巖、姑開、董地、騌嶺、左鳩戛均有分佈。長期以來都是用作鋪蓋屋面,未能得到廣泛開發利用。全縣儲量69億立方米,可逐層開採,自成板材。據專家考證,化作蘇麻地一帶的大理石,層面清晰平整,為黑色,被專家命名為“納墨玉”。該縣大理石產品暢銷雲南、內蒙古、上海、湖北、山西、廣西、福建等全國十多個省市。

納雍大理石產品主要有:精加工亮如鏡的“墨晶玉”、白如玉的“松香玉”、白裡透紅的松柏番紅“高粱紅”、文雅素淨的“黔紅”、波濤洶湧的“海浪花”、虎斑密實的“虎皮”、黑中灰白的“殘雪”、逼真的“木紋”、繽紛的“五彩玉”、“冰花白”及“米黃”“楊柳青”等。

納雍大理石工藝品雕刻有傳統和現代技術之分,有圖案華美的桌面、茶几、廣告牌、魚缸、大小檯燈、壓書條、屏、圍棋盒、花瓶、酒具、茶葉盒等紀念品,各種工藝品古色古香、賞心悅目,是饋贈親友、居家裝飾的最佳選擇。

珙桐和瑪瑙紅櫻桃

納雍資源豐富,有約30平方公里的珍稀植物——珙桐,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珙桐自然分佈區域,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珙桐之鄉”。

光葉珙桐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黔西屬於光葉珙桐的一個主要分佈區,該分佈區包含了納雍縣、織金縣、赫章縣、大方縣和黔西縣,其中納雍縣的分佈最為集中,面積最大,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林學家楊成華於2011年對納雍林場進行了調查,發現該林場共有4701株光葉珙桐,集中、成片分佈在山谷中下部陰溼地段,是全國比較罕見的光葉珙桐分佈區。

納雍縣之所以擁有如此多的光葉珙桐,是因為這裡的地理條件優越。納雍林場位於縣城南五公里處,地處雲貴高原向黔中山原的過渡地帶,屬於烏蒙山脈南坡。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最高海拔2250米,最低海拔1200米。地貌類型以山地為主,多屬高中山。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無霜期長達280天,有雨熱同季的特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以黃壤為主,另有少量黃棕壤、石灰土,呈微酸性。

納雍還是瑪瑙紅櫻桃發源地,被譽為“瑪瑙紅櫻桃之鄉”。

民族風情與歌舞

納雍屬多民族聚居區,全縣共有苗、彝、白、布依、回、侗、壯等22個少數民族。

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親家”等,充滿著濃郁的地方色彩。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有:苗族蘆笙舞——滾山珠和箐苗服飾;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小花苗服飾、苗族飛歌、劃筷祭祖、苗族蠟染和納雍儺戲。

滾山珠原名“地龍滾荊”,苗語叫“子落奪”。它流傳在貴州省納雍縣豬場苗族彝族鄉,是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蘆笙舞蹈之一。

滾山珠是集蘆笙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為一體的苗族民間舞。表演時用6支長約20釐米的鐵製梭鏢頭,鏢尖向上插入地下,圍成一個直徑約0.7米的圓圈,或用6只對頂的飯碗裝滿水擺成圓圈代替梭鏢亦可。表演者手執蘆笙,一邊吹奏,一邊跳躍,圍著稜鏢或水碗翻滾,表演的技巧性強,且異常驚險。

滾山珠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融進各種技巧,不斷完善。到1989年,蘆笙舞滾山珠由以往的單人表演發展成為6至8人同時表演的舞蹈。表演者手執六管蘆笙,頭戴箐雞翎帽,身著繡花白褂,吹奏著世代傳承的蘆笙舞曲,圍繞梭鏢或盛滿水的碗進行舞蹈表演,時而“以頭為足”,蘆笙舞步與技巧運用難度隨表演進程不斷增加,表現苗族同胞在遷徙途中不畏艱險、排除萬難的驚險場面。

苗族蘆笙舞滾山珠以其粗獷豪放的風格、高難驚險的動作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成為少數民族民間藝術中的一枝奇葩,流播廣遠,享譽中外。它曾先後多次參加國內外的藝術節,受到中外人士和各族同胞的高度讚賞。這個舞種中蘊涵著的堅韌頑強、不屈不撓的民族性格是一份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激勵和引導人們不斷前進,永不為困難所壓倒。

滾山珠之所以如此紅火,且影響如此大,離不開民間舞蹈大師王景才的努力。王景才家離納雍縣城有100多里,具體地址是豬場鄉新春村木花營組。他師從舅父黃順強,自幼練過氣功、雜技,22歲在少林寺學過武功,是遠近聞名的武林高手。後因生活所迫,在礦山打工被炸掉一個小拇指。

王景才教人跳滾山珠已經近乎痴迷,甚至不惜一切代價。他的四個孩子都會跳滾山珠,並且和王景才一道教學員們跳滾山珠。

作為滾山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王景才自然是跳得最好的。但滾山珠的成名卻是因為比他小10歲的弟弟王景全的一段舞蹈。豬場鄉有個少數民族“跳花”的神仙坡,1982年的端午節,5歲的王景全“跳花”時的蘆笙舞滾山珠讓路過此地的納雍文化局幹部目瞪口呆,幹部們把王景全作為文化部門重點培養的對象,送他上了藝術學校。

1984年,年僅7歲的苗族少年王景全參加全國少年兒童歌舞比賽,滾山珠榮獲了一等獎。王景全獲獎後,王景才進入大家的視線。1985年7月,王景才帶隊參加了全國“金雀懷”歌舞比賽獲得表演獎。1991年,全國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表演,獲得一等獎。

1992年,王景才他們的滾山珠隊伍,曾前往比利時、美國、英國、德國、荷蘭、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巡演,並於1992年,在波蘭捧得世界民族民間藝術的最高獎———“金山杖”獎,把滾山珠跳出了國門。(李玉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