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

被語言暴力毀掉的中國孩子

心理學家蘇珊博士曾在《中毒的父母》中寫到: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尤其是他們最信任、最親密的父母。父母語言上對孩子的打擊也是最致命的。

前段時間,報道了這樣一則新聞,一個老藝術家的女兒因為她的一句話跳樓自殺。這位老藝術家,事業有成,舉止優雅,唯獨對自己女兒的異常嚴苛。其實她的女兒已經非常優秀,在常春藤讀博士,她在外人面前很自豪,可一面對女兒就會說出很多傷人的話。

在她去美國看望女兒時,和女兒發生了爭執。女兒激動地質問:“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法讓你滿意?”媽媽回了一句:“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聽了母親的話,女兒翻身就跳了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母親的一句話最終壓垮了多年來女兒早已疲憊不堪的心。 “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從來沒有誇獎、沒有安慰,即使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母親依舊不滿意。

其實,孩子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面對父母的時候。你隨口說出的一句話,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評價,更是他們對自己的認識。即使你忘了、你不在意,孩子也會記得清清楚楚,心裡也會留下傷痕。

在國外,一位父親見兒子沉迷遊戲,整日無所事事,怒火中燒的他拿來一把手槍,拍在桌子上,對兒子喊道:有種你就別活了!

兒子毫不猶豫地拿起槍,在父親轉身的一瞬間,對準自己的太陽穴,開槍自殺了。父親聽見槍聲後,他沒想到兒子會自殺,以為是裝的,對著兒子的腦袋就是一巴掌,兒子的屍體被拍到在地上了。這位父親瞬間崩潰。

沒有人知道這個年輕人此前經歷了什麼,可能他曾經想過自殺來了結。恰好,父親一句“有種你就別活了”突破了他所有的防線,他放棄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長時間的負面評價和對待,會讓孩子感覺被父母嫌棄,認為自己真的沒用,是不被喜歡的,討厭自己,自暴自棄。

瀋陽市心理研究所對少管所6名青少年進行了一次心理調查,發他們都遭受過父母慘烈的語言暴力,“豬腦子”、“廢物”、“就知道吃”、“你怎麼不去死”、“丟人”、“走開”,這也語言變成了他們心裡的戾氣、手中的刀槍,揮向了別人,也改變了他們的人生。

大部分父母還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你隨意就說出的話,孩子卻不知道這是氣話還是在你眼裡,他就是那樣的。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致命的傷害,因為他失去了父母的信任和愛。

他不斷地否定自己,最終被你的語言暴力所毀滅。

人是語言化的動物。孩子的個性特徵、諸多的心理傷害,很多都是在語言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形成的。父母必須要注意自己對孩子說話的方式。

沒有人是完美的,你要接納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不要總是把期望放的那麼高,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你要發現孩子的進步和努力,給予掌聲和讚美,帶給他勇氣和力量。

打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對孩子有耐心,把事情和規則對他講清楚,孩子慢慢就接受了,不要一激動就上手,更不能貶低、否定孩子。

我們常說愛之深,責之切。但是在責罵他之前,請先想一想,你這一句話會不會成為扎傷他的釘子。如果是,請永遠別把這樣的話說出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