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孩子什麼時候最聽話?

“玩手機的時候唄,聚精會神!”

孩子什麼時候最難管?

“玩手機的時候,怎麼拽都不動!”

……

上面這兩個問題是不是很扎心呢?但是這確實很現實。

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的手機普及率已經超過90%,同時,“低頭族”的數量也在呈指數爆炸式增長。

很多家庭中,家長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便給孩子配備手機,以便聯繫。誰知道,沒了家長的管束,很多孩子都染上了“手機癮”,而這種現象正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患上“手機癮”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呢?請往下看——

1、孩子越來越不愛運動,協調能力比同齡孩子弱,運動感官功能明顯下降,甚至有長期靜坐導致的肥胖。

2、神經系統發育緩慢,不愛思考,反應相對遲鈍。

3、視力急劇下降,看不清東西,時不時用手揉眼睛,眼球發紅,多淚。

4、願意和虛擬人物說話,和假想朋友對話,自娛自樂,但是與現實中人的溝通能力變弱,性格孤僻,遠離家人和朋友……

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上述問題,那麼他/她已經患上了“手機癮”。

那麼該如何幫孩子戒除“手機癮”、引導其迴歸健康生活呢?美國父母的一些做法,得到了很好的落地效果。下面,咱們來一起看一看吧!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不用暴力也能解決問題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Professor之前問到過一些家長:當孩子沉迷手機時,您是怎麼把他拉回來的呢?

有的家長毫不猶豫的說:“直接把手機奪過來就是了!要是不給就打!”這種暴力的方式或許可以短暫解決手機的問題,但是親子之間的關係必定會產生很大問題;也有些家長採用說教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如隔靴搔癢,效果甚微。

後來,Professor翻閱資料,發現美國有一位家長的做法很不錯,值得大家借鑑——

Linda原本成績優異,但在接觸手機後便沉溺其中難以自拔。父母發現後想出了很多巧妙的方法,比如:Linda媽媽帶Linda去兒童醫院,讓醫生給Linda講了很多玩手機的危害,尤其是對眼睛的傷害。

剛開始,Linda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沒過多久就又開始瘋狂玩手機。後來,Linda爸爸買了一副平光鏡,讓Linda體驗近視眼的生活。就這樣,Linda親身感受到了近視眼的不方便,便自發的開始注意玩手機的時間,有時還會提醒爸爸媽媽要保護眼睛,成了十足的“貼心小棉襖”。

將玩手機變成家庭活動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生活中的教育涉及方方面面,誰說玩手機就不能教育孩子了呢?和孩子一起玩手機,是幫助孩子戒除“手機癮”的有效手段。

首先,父母要融入孩子的世界裡,進一步瞭解孩子的愛好,和孩子分享從手機中獲得的快樂,並和孩子一起探討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感受到手機只是一個輔助工具,父母才是主力軍。

冰冷的機器,又怎麼會比得上貼心陪伴又意氣相投的父母呢?

當玩手機變成一種家庭活動,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行動,進而縮短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強化父母的調控能力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如何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手機、電腦、各種移動設備層出不窮,科技產品在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隱含著危險,這點尤其體現在孩子身上。

孩子的心智尚處於發展階段,無法有效的過濾危險內容(暴力、色情等),也無法掌控合適的使用時間,所以,這就要求父母要提高自身的調控能力。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父母應該適當管控孩子對於電子設備的使用情況,尤其在孩子觀看的內容和使用時間方面進行管控。

家長朋友們不要認為這樣做會干預孩子的選擇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確實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和認知力去掌控生活,父母必要的干預和指導是完全有益的

如何戒除孩子的“手機癮”?美國家長的做法真贊!

瑞思學科英語Professor說:

適當使用手機可以豐富孩子的童年生活,開闊孩子的眼界,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但是“手機癮”絕對不容姑息!

讓孩子從根本上戒掉“手機癮”,是一項大工程,更需要父母、老師通力協作。平時多關注孩子,多和孩子進行互動,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長的關心和愛護,“手機癮”的養成幾率便能大幅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