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恐怕是无人能及的。

不管是规模浩大的承德避暑山庄,还是充满工匠精神的广东园林,不管是北方巨富的集体宿舍比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还是被老年摄影组热烈追捧的徽派民居,要严格地讨论居住的舒适性和空间的艺术性的话,那么以拙政园、个园、留园等等为代表的江南园林都明显地要高一个档次。

我无意激起地域歧视,今天写这篇,目的只想论述一个观点——美好的建筑空间来之不易,和其他所有美好的文化现象一样,汇聚了庞大的资源和特殊的时运,经历了残酷的淘汰,终于如璀璨的焰火一般夺目地绽放,最后迅速地烟消云散,归于沉寂。这个过程远比你想象的要艰难,要短暂,因此显得格外珍贵。

明清两朝,中国的帝制王朝在滑向最后的深渊之前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当时的江南汇聚了经济和文艺两个最大资源,也就是说,在全中国范围内不仅是最有钱的,而且是最有文化的。难怪同一时期建造的其他豪宅和园林都比不上江南园林。

当时的北京虽然有强大的政治资源,可是生活上格调不高,不然乾隆也不会老是下江南,回来后就惦记着把江南园林复制到承德。而且一下手就太重,瞬间失去灵魂,搞得避暑山庄里面大而无当,有点不伦不类。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上图为承德避暑山庄 鲁仲鹏拍摄于2015年9月

当时山西汇聚了北方最大数量的资金,而且承袭了更为正宗的四合院理念,但是在建筑品位上全面败给了江南。那个时期建造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都过分强调了效率、秩序和厚重的装饰,没想到居住的品质最主要的来源其实是灵动的空间。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上图为乔家大院 鲁仲鹏拍摄于2016年02月

徽派民居外观极为炫目,各种飞檐翘角、马头墙变化多端,但里面就是一个个阴森、逼仄的超小四合院,当时的徽商也是聚集了相当可观的资金,经过了好几代人的长期努力,才汇聚成了如今誉满全国的徽派民居,但是由于土地狭窄,也可能是别的原因,总之徽派民居最多还是停留在纯住宅的层次上,距离自带园林的超级豪宅,还是差了几个级别。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上图为安徽宏村,图片来自互联网

广东园林其实很好,甚至更实用,更精巧,但是可能由于资金比不上当时的江南巨富,所以输在了规模上。没有足够开阔的水面,没有足够宏大的建筑,气魄上就小了很多。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上图为佛山梁园 鲁仲鹏拍摄于2017年1月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当时人们在各自建造的时候由于信息不通,所以也没人去相互比较,自己玩自己的,而且都很嗨的样子,因此哪里有什么输赢?我这么写只是从后世的艺术鉴赏的角度看,要成就一个最尖端的艺术作品,其代价是残酷的,那么多的人花了那么多的钱,绝大多数都成了炮灰,最后家喻户晓的,只有最走运的那一个。

毋庸置疑,江南园林的影响力远超其他各个同时期的豪宅,不仅在当时就是全国各地的抄袭和效仿的对象,而且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要不是后来的旅游开发,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哪些豪宅做了炮灰,但是没有不知道的江南园林的,它像教科书一样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

好了,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后来又怎么样了呢?呵呵,其实不怎么样,建成没有多少年,很快就随着帝制王朝一起滑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战火中被毁坏了一多半。。。。等整个中国涅磐重生、再次上路之后,又进入了工业化时代,残余的江南园林马上就过时了,成了文物,永久性地停止了发展。

但是,至少它辉煌过,纵情地绽放过,有过那么多的才子佳人、王侯将相在江南园林里面吟诗作赋、琴棋书画、醉生梦死,能够成为一幅一幅的背景,去衬托那些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美好的年代,江南园林最初的建造者们如果在天有灵的话,一定都会觉得钱和心思都没白花,一切都是值得的。

下面两张图为扬州汪氏小苑 鲁仲鹏拍摄于2016年1月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下面三张图为苏州忠王府 鲁仲鹏拍摄于2015年11月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汇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园林​​


今天,那么多的设计师,那么多的业主,大家都在各自尝试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些是欧式别墅,有些是现代大宅,有的在旧房的基础上爆改,而我们在研究的是现代四合院。。。。最终也和古代的情况一样,炮灰是绝大多数,幸存者是凤毛麟角,希望大家也都不要太在意,自己喜欢就好了。这世界便是如此的残酷,我们毕生的努力只是为了昙花一现,甚至连昙花一现的机会都没有。好吧,负能量已经完成转移,各位亲慢慢消化,咱们下周再聊!

鲁仲鹏

2018年5月28日 11:21:02

深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