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這兩人廚藝高超,一個把兒子烹給帝王吃上位

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就象做菜一樣,這個形象的的比喻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其實在歷史上真的有人就是因為做菜做得好而走上治國的道路的。

伊尹是商湯娶有辛國的公主時,隨公主陪嫁到商國的一位廚師,因為烹調的手藝高做了商湯的御廚,但他是個不安份的人,他來商國的目的就是為了施展自己的抱負,因為他知道商湯愛惜人才,來到商湯的身邊就是想引起商湯的關注。不過,作為一個廚師如何獲得的商湯關注呢?

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這兩人廚藝高超,一個把兒子烹給帝王吃上位

他選擇了在做菜時做文章,他炒菜要麼不加鹽,要麼過量的加鹽,這樣的萊自然難吃,老是出現這種情況,商湯就納悶了,大家都說伊尹的手藝好,怎麼是這種水平呢,這一天,商湯終於決定找伊尹好好聊聊,沒想到一聊就聊到了治國上,伊尹說得一套一套的,讓商湯信服了,這伊尹確實是一個人才,於是廢除了伊尹的奴隸身份,提到自己的身邊來工作,並先後委以重任,伊尹也不負重託,幫助商湯完成了滅夏桀的大業,成為受人尊敬的一代名相。

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這兩人廚藝高超,一個把兒子烹給帝王吃上位

歷史還有一個人也是靠廚藝走上領導崗位的,這個人便是易牙,易牙應該懂得一定的食療知識,齊桓公的失眠症就是吃了他的小炒而好轉的,因此深得齊桓公的信任。

不過他也是一個不安份的人,取得齊桓公的信任後,他仍然尋找繼續往上爬的機會,不久因為齊桓公的一句玩笑話成全了他,齊桓公有天跟易牙開玩笑說,聽說人肉很好吃,但我還沒吃過。言者無意,聽者有心,易牙回家後便把自己的大兒殺了,將其肉烹給齊桓公吃了,齊桓公大為感動,後來不顧管仲的勸告重用易牙,結果最後易牙趁國家大亂的時候,聯合其他佞臣將齊桓公軟禁了,並不給飯他吃,活活將其餓死,死後六七十天秘不發喪,導致齊桓公屍體腐爛生蛆,真是悲哀。曾經稱霸中原的齊桓公竟然落得如此下場,管仲臨死前還勸其不要相信易牙,可惜他被易牙的烹子行為感動了,到死才明白上當,只是後悔晚矣。

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這兩人廚藝高超,一個把兒子烹給帝王吃上位

當然易牙這樣的小人也不可能有好結果,齊國新王上任後要治他罪,他只好逃離齊國,遠走他方避難,為了生存與人合夥開了一傢俬人飯店,他也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一個開飯店的人,現在廚師卻尊他為祖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