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交到商業化探索,日活躍用戶達1.65億,賦能自媒體收入207億

從2011年入職新浪面臨的“百廢待興”,到帶領微博廣告產品從零到一;從微博第一款正式廣告產品粉絲通的推出,到粉絲頭條的驚鴻問世,再到發力短視頻產品的未來規劃。這七年當中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分享,也有太多驚心動魄的時刻讓人難忘。

人生就是不斷自我顛覆。

郭飛入職微博前幾年所經歷的一切,只能赤手空拳地去判斷、去決策、去著手解決,之後憑藉平時累計出來的商業上的專業手法,加上一點點運氣,沉著冷靜地應對一次次考驗,成就瞭如今的微博商業化產品。

創新與血腥不勝枚舉,喜劇與悲劇愛恨交織,顛覆與反轉反覆上演...諸多故事不能逐一展開,然郭飛在微博的經歷,是微博商業化時代的史詩。

從社交到商業化探索,日活躍用戶達1.65億,賦能自媒體收入207億

九枝蘭:粉絲頭條產品做的效果怎麼樣?

郭飛:粉絲頭條上線的2013年,大家並沒看清信息流這種新變現玩法的增長潛力,只定了較低的KPI,沒想到最後的成效遠遠高於公司的預期。直到現在,這塊廣告收入的總佔比仍很大,我們依然面臨著如何提高轉化率的挑戰。

如果微博依舊賣流量,廣告主為什麼非要選擇微博?論用戶數,微信朋友圈廣告覆蓋更多;論精準度,百度關鍵詞的轉化效果可能更好。前兩年的網紅時代,我們推網紅包的產品樂此不疲,未來是否有一種可能性,平臺和用戶共建微博商業生態呢?

從社交到商業化探索,日活躍用戶達1.65億,賦能自媒體收入207億

我個人覺得現在口碑平臺的評論,存在被水軍刷好評的現象,消費者需要偏公正、有經驗的商家點評,微博不是一個商業環境,不太會存在刷好評的現象。微博上的「草」有了關係背書或者群體化背書,好比微博的網紅資源,他在微博的優勢就是引導用戶,讓草慢慢生長,最後可以到淘寶或是京東「拔草」。

我在淘寶做直通車廣告的時候,感受到淘寶更好的商業化環境。用戶進入淘寶搜索商品詞,購買意圖很明顯,所以淘寶直通車廣告的點擊率非常高。那個時候對用戶來說,在淘寶那個環境不太能分出正常搜索結果和商業推廣結果。微博賣流量並不合適,所以把微博這種輿論場所的陣地建造起來,到電商網站收割就成順理成章的事。

九枝蘭:微博的粉絲經濟和其他平臺有哪些不同?

郭飛:可以說微博很適合幫你積累忠實粉絲。微博最近正在計劃對自媒體進行扶持,若是單純提供資金補貼,短時間內能拉過來很多自媒體,並非長久之計。授人以漁才能讓自媒體沉澱下來,於是我們在想如何為自媒體提供一系列商業手段,讓自媒體的粉絲漲起來,把自媒體和粉絲的關係坐實且沉澱下來。即使自媒體不做推廣,利用忠實粉絲轉發你的內容,也能幫你做很好的傳播,這是微博平臺特有的。

我們發現很多自媒體在靠平臺的補貼過活,補貼能拿多少是不受他們自己控制的。體量大的自媒體已經有足夠的影響力去接廣告了,在內容上加一些軟植,大家還挺願意看,比如天才小熊貓(微博網紅)的廣告。中小自媒體依靠平臺扶持和粉絲打賞變現,我們希望能給他們提供商業化工具,雙方共贏。

微博的優勢就是幫助他們積累粉絲,粉絲即資產,平臺方只有為自媒體提供生存空間,自媒體才能生存下來,才有動力創造更優質的內容,填充到平臺上。所以對於微博來說,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優質內容出現,這樣才能留住微博用戶。

同時,當熱點事件發生之後,微博幫你推波助瀾,幫你藉助熱點營銷,吸引吃瓜群眾圍觀,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做一些商業化的推廣,都是我們正在探索的。

九枝蘭:微博如何管控大V?

郭飛:作為平臺方,永遠希望共贏。當然我們會專門針對網紅服務團隊,制訂相應的政策和規則,但我們的核心思路是打造共贏模式。微博和淘寶深度合作之後,通過粉絲通推廣網紅,幫助網紅漲粉,我們獲取一部分收入。我們還會跟蹤成交數據,根據成交抽成。微博核心網紅基本上都會引導粉絲去淘寶割草。

九枝蘭:微博是否在視頻廣告產品上發力?

郭飛:我們一直在嘗試「流」式的內容視頻,公司將視頻作為高戰略性的項目在做。2015年立項之初,感受到短視頻的風口,也是因短視頻形式比較靈活,可以融入個人元素,所以短視頻項目被立為A級戰略。當時已經有一些人在做短視頻了,比如Papi醬,很有個人特色,也衍生出IP。

嘗試視頻內容信息流之後,開始探索短視頻廣告產品。自媒體做的PGC或個人做的UGC內容,我們會植入商業化元素,比如貼片或角標,目前依舊處於摸索階段。在視頻內容方面,我們剛成立的酷燃項目(krcom.cn),跟NBA合作,呈現比賽的精彩片斷,還可以放決賽比賽的片段,提升視頻的觀賞性和時長。

純信息流的視頻廣告,基本上貫穿所有的渠道通路,從KA到中小。除了角標和貼片,有可能上包框這種原生型展示。無論何種展現形式,我們都在探索植入的廣告如何跟視頻內容更相關。好比一位美女正在分享化妝技巧,這時候原生出來一款眉筆,視頻下方出現廣告產品的相關介紹,這種植入的轉化效果很可期。如果美女口播提一句此產品贊助商是阿里巴巴,又對贊助商做了曝光,所以商家、贊助商和微博三方的共贏合作也是2018年我們探索的重點。

總結一下,各個平臺的品牌調性和粉絲屬性不同,呈現的視頻內容也會產生不同的化學反應。有的PGC短視頻是為了傳遞正能量,有的為了提高知名度,有的為了做活動,微博的特色是粉絲經濟,粉絲即資產,自媒體結合自身的創作優勢,同樣可以在微博找到很好的變現之路。(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