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應試教育」戀愛觀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每個家長的心理。現在大多數人拼盡了全力奮鬥,只是想要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似乎一直是中國大多數家長的教育理念,所以雖然城市分幾線,但是每一個家長都未曾想過要讓自己的孩子過平凡的一生,不論哪個家庭,當然,反對教育的極端情況除外。

但是要問,“你愛TA嗎?”

先彆著急回答,看看喬爸猜的對不對。

應試教育是個花花公子,可以戀愛,但別結婚

中國父母: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應試教育”戀愛觀

中國家長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於應試教育,雖然不喜歡,但是TA確實是中國目前可以快速實現階級跨越的唯一路徑,好像也找不到其他方法了。

現在也確實有些家長面對嚴峻的教育環境,對教育開始存疑,雖然給孩子的課後補習班還在上著,但似乎都是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不是因為家長都對應試教育心有不滿,恰恰相反,中國家庭把所有的希望都依賴於教育,所以當應試教育沒有給你符合期望的結果時,你開始反對

因為我們都指著教育改變命運,認為自己一定是那個幸運兒,然而大多數的我們都是平庸者而已。

最近在看哈佛大學的幸福課,有一段大致說的就是,當很多人拿到哈佛大學的錄取書時,覺得自己人生的幸福值達到了一個巔峰狀態,人生從此改變,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會過的很美好,接下來的第一週是這樣,第二週也是這樣。

但是事情悄悄的開始發生改變,一次比中考還大壓力哈佛期中來臨,將你之前所有的幻想全部打破,你的幸福水平就這樣回到了平均水平,甚至更低。

所以說指望著應試教育改變命運,從此走上人生巔峰,從此快樂一生,喬爸送你一句話:

都是成年人了,不要天真的像個孩子。

很多家長的心態其實就是在和應試教育這個“男神/女神”談戀愛,TA對你好一點,你就會努力貼近,要是對你稍微不好,你就會覺得接近此生無望了。

你想想你談戀愛的時候,況且懂得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的簡單道理,那麼除了應試教育這一條路,也請你發揮人類貪心的本質,多撒網,培養培養應試教育之外的長處。

許伯常與劉淑芬式的愛情

中國父母: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應試教育”戀愛觀

《無問西東》裡的許伯常和劉淑芬,當劉淑芬供許伯常上完大學,就想拋棄她,劉淑芬強硬的留住他,但是之後的每一天過的都不開心,到最後都留不住愛人的愛,你覺得劉淑芬愛許伯常嗎?

不愛,她只是不想自己白白付出,沒有得到任何結果,但實際上她是在消耗自己的一生。

她沒有意識到,從最開始,他們不平等的關係,就註定不能長久。一方認為自己付出太多,所以應該得到更多。像極了給孩子掙錢上補習班的父母,企圖用金錢給孩子堆砌一個美好的未來

之前有一篇熱帖《月薪3萬撐不起孩子一個暑假》,其實很多家長都在這樣做,奧數,鋼琴,輪滑,英語,基本上我所認識的所有父母都以給孩子報很多班為自豪,幾個補習班,一個人幾個月的工資,差不多就是現在絕大多數家長對於“教育富養”的概念。

但是這樣的教育往往到最後會失敗,因為超出家庭成本的教育,很容易走上歪路。當你的孩子受到了過多的“培養”,他們也許最後和應試教育過著詩和遠方的成功生活,但是會忘了身為父母的你尚在苟且。

一味貼合應試教育的富養,補習班堆起來的成功,這樣的孩子終究不是精英,也達到不了你想要的“階級飛躍”。

就像之前很火的事件,女兒帶走父親的300萬,在國外揮霍,就是過於富養的結果。

其實造成這樣的結果,也可以說是那位父親的教育失敗,他高估了人性,一步一步的溺愛,將金錢上的補貼看作教育的標誌,將自己的孩子變成了一個陌生人。

孩子成為了補習班的寵兒,成為了應試教育的寵兒,但她唯獨不會是你的孩子。

你不用抱怨,因果循環,如此而已。

你和應試教育,亞當和夏娃

中國父母: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應試教育”戀愛觀

這個比喻其實很好理解,你是夏娃,因為你就誕生於應試教育。你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像一場舊時代女性反對社會的失敗案例。

你相信應試教育註定會貫穿你的一生,你否定不了,反抗不了,你也不相信自己能反抗。

這成為你和應試教育矛盾的第三種關係,你不相信自己可以通過應試教育改變命運,你也不肯用其他長期方法迂迴,成了失敗的起義軍。

這種情況其實很正常,人是很難反對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事,就像大象在小的時候被鏈子拴住,等長大了之後,沒有了鏈子,它也不會離開自己的小圈,因為習慣了這一種模式,早就忘了如何反抗,只知道按照老路子來不會出錯就是了。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都是沿襲了我們父母輩的教育方法,並非不想改變,因為我們自己也無法保證會一直用著最新的思維思考著問題,惰性和習慣的力量真的是太大了,對我們的大腦來說,用慣性思維真的是太舒服了。

你的慣性思維,讓你對於反抗應試教育厭倦,也懶得找迂迴的路子,讓孩子獲得更優質,更適合他的教育。

走父母走過的路,更容易,也更安全。

你的孩子長大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很好的“繼承”了你的思維。

過著與你一模一樣的一生。

三種情況我都列出來了,所以,回答文章最開始的問題:你究竟對應試教育存著什麼樣的感情?

答:

不得不愛

總是掌握不好愛的程度

愛它是一種習慣

連起來就是這答案的前3個字“不總愛”,但也無能為力。

那導致我們對應試教育的“又愛又恨”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窮人思維”,不是你方法沒用對,不是你不夠刻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缺乏長期的發展眼光。

每一次的改變都只堅持一段,每次都想要暴發戶式的增長,太想要結果,依賴於單一的模式,眼光侷限的看不見未來。

對於應試教育你也是流於形式,你只看到了“應試”忽略了教育,對於“富養”你也只浮於表面,你只看到了“富”而忽略了“養”,片面的教育註定是失敗的。

所以想要在應試教育中成功,你要先突破自己的慣性思維,掌握在“戀愛”中的主動權,沒聽過那句話嗎?

在戀愛中付出多的人註定得不到一個太好的結果。

過於熱情,會擾亂了自己的思維,找不到正確的出路,只有當兩個人是獨立的,只在乎狀態,不在乎結果時,才能讓雙方都發揮出應有的能力。

這套方法於應試教育,於孩子的教育都是如此。

你先冷靜,才會改變。

那有沒有什麼訣竅讓你一直保持冷靜?

其實很簡單,而且你早就知道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的方針早就告訴你了。

簡單,又明確。

最後多說一句,對於仍然把全部希望壓在應試上的家長,喬爸想送你這樣一段話,供你自省:

中國父母:請給孩子傳遞正確的“應試教育”戀愛觀

希望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