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做好預防措施才是關鍵!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以口腔、手足部位皰疹為特點。小兒手足口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以1 ~ 2歲的嬰幼兒為主。每年的春季是手足口病集中燥發的時段。

小兒手足口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被傳染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做好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手足口病做好預防措施才是關鍵!

症狀表現

手足口病的潛伏期為了-5天,期間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狀。1~2

天內口腔、咽、軟顎、頰黏膜、舌、齒齦出現疼痛性水皰,從粟粒至綠豆大小

不等,周圍有紅暈,破潰後由於疼痛,會經常流口水並拒食。

同時手足部位會出現皮疹,在手足的背側面和手指(趾)背側緣、指(趾)甲周圍、掌蹠部,會出現數目不定的水皰,有時臀部及肛門附近也會有,少數可見於軀幹及四肢,5~10天后消退,皮疹無瘙癢,也不痛。

個別孩子可出現全身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一

般經過良好的治療和護理, 多數可自愈。

手足口病做好預防措施才是關鍵!

如何預防

1. 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因為手足口 病菌主要通過口腔進入腸道,孩子喜歡舔手,很容易發生病菌傳染。

2. 對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應定期消毒,預防病從口入。家裡可 以備抗菌消毒的空氣淨化劑,因為手足口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接觸傳染, 抗菌噴劑可將存在於空氣中的病毒殺滅,達到預防手足口病的作用。

3. 在疾病高發期儘量避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孩子與已經患病的孩子接觸而傳染。

4. 在疾病高發期,應加強孩子的營養,保證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增強抵抗力。5.吃母乳的孩子也會得小兒手足口病,因此哺乳媽媽餵奶前要洗手,並消洗乳房。奶瓶、奶嘴使用前後也應充分清洗。

手足口病做好預防措施才是關鍵!

小兒手足口病如無併發症,多在1周內痊癒。

期間可採取如下護理方法:

1. 首先隔離患兒,接觸者應往意消毒隔離, 避免交又感染。

2. 口腔內皰疹及潰瘍產重的,需用康復新液含漱或塗惠處,也可將思 密達調成糊狀,於飯後用棉籤蘸取敷在潰瘍面上。

3. 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4. 前短孩子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孩子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5.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除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 0.5%的碘伏。

6. 臀部有皮疹的孩子,注意及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