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聊环保 中国零废弃推手来台交流“垃圾话”

文:言月青

地球日聊环保 中国零废弃推手来台交流“垃圾话”

廢棄物論壇的主視覺海報。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环境信息中心邀请在中国长期深耕废弃物主题的工作者来台参访,并在地球日当天举办"中国绿色人物脸谱"论坛,分别从政策演进、焚烧厂监测、垃圾分类、回收物贸易等角度,分享他们在中国废弃物议题的实践经验与分析。

考掘历史 唤起更深更细致的垃圾问题分析

人称"垃圾博士"的毛达,是环境史专家、"零废弃联盟"发起人,在演讲中勾勒生活垃圾的轮廓与政策演变:从1979年至今,中国垃圾、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量快速成长,从2500万到增加到超过2亿吨,垃圾的处理渐渐成为压力与难题。他也引用纪录片导演王久良所述"垃圾围城"一词并非新闻,早在1986年,北京到处都有固体废弃物堆放,四周有超过4000座十六平方米以上的掩埋场。

地球日聊环保 中国零废弃推手来台交流“垃圾话”

"垃圾博士"毛达。林姗桦摄。

另一讲者"农村垃圾分类基金发起人"陈立雯指出,2011年左右,北京有25%的废弃物处于失控状态,完全没有进入到任何掩埋场或焚烧厂,任意进入农村土地与自然环境中,即使是合法的处理系统,在实际操作上还是充满风险,掩埋场的灰渣直接被弃置在农田旁。

中国的废弃物处理,因为人口及消费型态演变,处理能力远跟不上制造速度,因此到处可见垃圾处置,加上垃圾的处理采混和投放、混合运输、缺乏妥善分类,以掩埋和焚烧为主,因此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

毛达认为,1986年由国家环境委员会提出的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应该是本末有别、平衡的发展,不应该过度强调末端处理,况且"无害化的概念,不等同于垃圾都有确实进入到无害的处理设施中。"作为一个"垃圾历史学家",他提醒面对垃圾处理的议题,应该有更深的视野,进行回溯与比较,否则当下火红的论述,过几年后可能很快变成笑话。

"反焚"延烧 开启资讯公开意识

从大学起就开始参与环保议题的田倩,现为零废弃联盟秘书长,她从自身行动经验跟听众分享对中国焚化政策与资讯公开的观察。关于中国的垃圾焚烧政策,始于1988年坐落在深圳的第一座垃圾焚烧厂,直到2006年,中国已有超过60座焚烧厂。且中国的焚烧厂全部采BOT的民营模式。

地球日聊环保 中国零废弃推手来台交流“垃圾话”

零废弃联盟秘书长田倩。林姗桦摄。

据田倩指出,2006年北京六里屯焚烧厂的建设议题,开启了社会大众对焚烧厂的关注宣布缓建。全国各地群起"反焚",焚烧厂预定地周边高级住宅区的居民也展开抗争行动,甚至甘冒被逮捕的风险上街抗议,焚烧厂开始被视为邻避设施,更多关注垃圾整体议题的民间力量,以及系统而全面性的讨论被催生。由于接二连三的"反焚运动",逼迫中国政府不得不面对垃圾分类的议题,这些抗争者堪称"推动中国废弃物政策最核心底层的人。"


长期追踪焚化炉的田倩一再强调讯息公开的重要性。有数据,才能掌握污染现况、进行举报等行动,"我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焚烧厂超标焚化的状况!"例如他们曾透过数据发现某座焚烧厂,三天内超标一千多次、甚至曾经喷出红色浓烟,"他们说是管道生锈的关系,但是我们私下请教欧洲的专家,红色的烟有可能是因为焚烧含碘量较高的医疗废弃物。"该厂后来以设备老旧为由停工。零废弃联盟的努力,确实加快了政府讯息公开的速度,促使政府从资讯完全不公开逐渐进步,零废弃联盟透过提供独立的焚化报告,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也间接促成政府各种讯息平台逐渐开放,让资讯取得更快速而便利。

垃圾分类共识未成 焚化厂监测待落实

追踪北京垃圾处理体系近十年的陈立雯,认为目前环卫系统主导的混合收运、不分类、只重视末端处理造成后续问题,她认为目前垃圾分类在中国还未形成社会共识。"一方面,政府积极宣导垃圾分类,但老百姓却眼睁睁看着一台垃圾车过来,收运人员又把所有垃圾全混在一起了!这是很受诟病的部分。"因为前端分类、运输没做好,连堆肥中都混杂着塑料袋。

地球日聊环保 中国零废弃推手来台交流“垃圾话”

农村垃圾分类基金发起人陈立雯。林姗桦摄。

由于厨余、资源回收物也直接入炉焚烧,衍生热值偏低的问题。焚烧比例渐从2009的12%、2015的31%,预计在2020将到达54%,在可预见焚烧成为中国废弃物处理主流的状况下,混合焚烧带来的飞灰、炉渣污染的问题终将无法解决。

焚烧过程中,世纪之毒二恶英始终是极大隐忧。田倩指出有些厂址甚至缺乏检测能力,政府虽然规定2008年后新建的焚烧厂每年需监测二恶英含量,但却极少落实。陈立雯则举在河南焚烧厂周边的家庭为例,一出生就脑部功能异常的孩子,让全家处于愁云惨雾、身陷耗时费力的环境诉讼过程,直到过了戴奥辛体内半衰期的八年后,才有勇气与幸运,产下健康的第二胎。

香港视野 禁令冲击垃圾贸易产业

来自香港、"绿惜地球"创办人朱汉强则将中国2017年宣布不再进口24种回收品的政策[1],戏称为一帖呛辣的"廿四味"(广东人常喝的青草茶)。估计该政策每个月减少7万5000个、亦即减少每天2500个装满"洋垃圾"的货柜进口到中国,减少33%的废纸进口、40%的塑料进口,强烈冲击全球回收市场。

地球日聊环保 中国零废弃推手来台交流“垃圾话”

"绿惜地球"创办人朱汉强。林姗桦摄。

中国早在2013年就提"绿篱"行动,要求提高回收物进口中国的规定,例如宝特瓶要破碎才能进口。朱汉强认为早在20年前,一向以自由贸易著称的香港,就是欧美垃圾运输到中国的重要转运站,却并未掌握政策趋势、即时转型,因而在最近这波"24味"的波澜中几乎翻船。面对中国的政策大转弯,朱汉强预期,欧美在改进前段的回收物处理系统之前,将会有一段过渡时期,造成被丢弃的可回收物增加;而中国也有环保回收业者出走到东南亚设厂,另谋生路。

四位中国废弃物专家,为台湾听众打开废弃物议题关怀的视野,在最后的综合座谈中,主持人绿色公民行动联盟理事赖伟杰连结回台湾现况,指出环保署在2003年确立垃圾零废弃政策方向后,民间对废弃物议题的讨论与关注较以往相对稀少,台湾的环境工作者对废弃物处理议题,是否也能持续深入细致的追踪与掌握,值得反思。

※ 注:2017年,中国通知世贸组织计画停止进口24种可回收废品,包括废塑料、未经分捡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